ZD至顶网软件频道消息: “为什么中国工业,特别是重化工业增长速度下行,生意非常不好做?中国重化工业增长为什么下行?中国制造业重化工业的增长从2012年开始出现拐点和增长趋势带来了哪些相关问题?”以下为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经济学家吕政就这些话题展开的演讲实录。
我认为这是因为中国的经济发展阶段已经发生了变化。有一位前人曾经讲过这样一句话:一代人做一代人的事 。如果用简单的12个字来概括1949到2049年上下一百年中国制造业的发展或者中国工业的发展,那么可以总结为:从无到有,从少到多,从大到强。毛泽东时代解决了中国工业的从无到有的转变,奠定了中国工业化的基础。邓小平时代或者说是从1978年以来30多年,中国工业实现了从少到多的转变,成为工业生产大国。从现在开始到2049年,我们这一代人的任务是要实现中国工业从大到强的转变,也就是说中国制造业的发展,数量赶超的阶段已经基本完成,而今后的主要任务是解决生产要素的利用效果、水平和竞争力的赶超,这是从宏观角度的分析。也就是说中国经济发展阶段已经发生了变化,像过去那样高歌猛进,粗放的高增长已经结束了。
这不是短期的周期性波动,而是中国整个经济发展阶段和市场需求的方向、规模和结构发生了变化。简单的分析有这样几个原因:
1、2010年之前,我们固定资产投资平均每年增长25%以上,2010年是百分之二十四点几,而今年1月-9月固定资产投资增长速度,按当年价格计算增长是10%。由于投资品的价格下降,按照不变价格计算,增加了12%。也就是说,今年的固定资产投资增速和2010年相比下降了12个百分点。
2、大规模的基础设施建设的阶段也发生了变化。比如:高速公路我们不可能没完没了的修下去。今后几年的任务大概6000公里。我们最近这10年平均每年竣工通车的里程就是6500到7000公里。未来的5年10年高速公路的修建的总里程就6000公里。
3、城市空间扩张的速度发生了变化。2011到2012年我们的城市空间的扩张,新增的面积23000平方公里,我们城市的建成面积22000平方公里,我们12年超出了50年的水平。
4、汽车井喷式的高速增长基本结束,2011年到现在平均每年增长7%左右。
5、中国房地产开发增速放慢。在2012年以前,我们的房地产投资平均每年增速在20%以上,现在已经降到了5%左右,个别年出现了1%、2%,甚至负增长。现在的任务是把建起来的房子卖掉。这些原因导致钢材、建材等等中化工业的增速明显的下降。这就说明我们的需求规模和需求结果已经变了,所以还想期待回到2010年以前的高增长已经不可能了。
从需求层面来看:中国制造业重化工业的增长从2012年开始出现拐点和增长趋势,但因此也带来了一些问题。
我想第一个影响是政府转变职能。之前政府对企业干预的太多,十八大以后首要任务就是转变政府职能,持续推进简政放权、优化服务、提高政府效能。
1、生产要素的配制的主体是企业。企业要干什么,不干什么,干多少主要由企业说了算,不是政府说了算。
2、供求关系引导企业投资方向。
3、完善以市场定价为基础的价格形成机制和价格体系,价格信号能够正确的反映生产要素和产品的稀缺程度,来引导市场的供求关系和投资决策。
4、优胜劣汰的竞争机制决定企业的生死存亡。
总结来讲就是:宏观上救市,微观上不救市,所谓的见死不救是让市场的倒逼机制来逼迫企业改善经营管理,推进技术创新。
你不要以为私人资本可以吃掉一个油田,拿下一个大的矿山、煤矿或者是金属矿。资本进入不等于单个企业就可以吃掉一个公有企业。而混合所有制经济是当今世界所有企业做大做强必然要采取的路径。在混合所有制中,资本不大的民营企业如何找到进入公有企业的切入点?可以尝试在制造业产业链中尝试寻找切入点。比如:你做不了大飞机,你可以做大飞机的配套。你做不了军事装备制造,但可以为军事装备制造零部件。同样,汽车制造业,你不能像吉利一样建立汽车厂,但可以做汽车零配件,在产业链中找到混合经济的切入点,而不是做自家的私人的家族式企业。
要千方百计的降低企业的成本,包括:资金成本、物流成本、生产投入品的成本。
深化财税体制改革的重点:建立健全有利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形成全国统一市场、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的现代财政制度。建立税种科学,结构优化、法律健全、规范公平、征管高效的税收制度。就当前而言,尤其是对微小企业减税政策,能够减轻企业的负担。至于说将来由现在以增值税为主体的流转税如何转变为消费?要想像美国一样,卖个蛋糕增加个8%或8.5%的消费税,那就涉及到了整个财税体制的改革。目前,主要是通过减税政策,增强企业活力。
金融改革重点是:不要试图通过国有大型商业银行解决增加中小企业贷款问题。国有大型商业银行需要通过做大单,来保持他的规模效益,保持银行的规模成本是理所应当的。加快金融体制改革,第一点就是要优化金融结构,发展股份制的,多层次的地方银行,把熟人经济和银行管理结合起来,改善中小企业贷款难的问题。第二点是关于银行利率。现在已经在逐步推进银行利率的市场化。首先解决了利率向上浮动的问题,之后要解决利率向下浮动的问题。
要解决银行利率向下浮动问题,要从如下几个问题入手:
1、解决地方政府和企业的投资饥渴症。
2、保持消费者价格的稳定。
3、中国加入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有利于中国从外部调整压力。中国才有可能逐步实现低利率时代。
4、降低企业杠杆率。积极培育公开透明、健康发展的资本市场,推进股票和债券发行交易制度改革,提高直接融资比重,降低杠杆率。现在,我们的负债率平均在60%以上,或者70%、80%,能不能降到50%以下?可以从依靠贷款转向融资,从间接融资转向直接融资,降低我们企业的融资成本。
1、企业必须执行产品的技术标准,提供的产品必须符合标准、并接受政府的质量与价格监督。
2、兼顾利益相关着的利益。
3、当企业微观经济合理性导致外部不经济性时,企业必须兼顾和服从外部经济性的要求。
三次工业革命每次之间都经历了上百年的消化、吸收、改进的过程,因此我们不能老指望科学技术进步有重大的革命性的突破,而更应当重视对现有产业的改进性的技术创新。我们老想找新的经济增长点。战略性新兴产业是要搞,而且作为国家的重大专项,但是看看我们正在做的事情。这是20世纪影响人类社会生活的重大技术发明,现在能不能不做这些产品,另起炉灶,寻找所谓新的增长点?不可能。
德国工业4.0也是建立在先进的装备制造业和汽车制造业的基础上,不是完全的推倒重来。比如:圆珠笔。你到义乌小商品市场,10块钱可以买一大把,但是中国的产品可能有漏油等问题,所以最好的还是买瑞士的或者用瑞士的设备生产圆珠笔。包括剩下的列的这些东西,包括青霉素等等进一步改善性能。现在不可能另起炉灶。
我们的制造业的技术进步,首先是要建立在对现有产业的技术创新上,这叫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如果和国际先进水平相比,我们就要“行一百半九十”,要有这样的指导思想。
1、缩小工业物化的差距。
2、缩小劳动生产率差距。我们的人均的创造的增加值相当于美国的32.35%,日本的38.4%,德国的45%。5257.9万人占总量的6.8%,不存在总量不足的问题。
3、缩小制造业在国际分工中地位的差距。分横向的差距和纵向的差距。同一个产业链,发达国家在上游、韩国台湾在中游、中国大陆在下游。同一个产品,产业国际分工选择最有利于降低成本的分工方式,哪儿干最便宜,就在哪儿干,把劳动力组装型的放在中国。所以这里有一个误区,认为中国高技术产品入口规模很大,其实大部分是加工组装,这就是柳传志说的做一台电脑只赚一把大葱的钱,这就是产业链的分工。
2013年我国出口355亿件服装,出口额1572亿美元,平均单价4.43美元。需要出口2370万件衬衫才能买一架波音737中型客机。生产2370万衬衫要5000人工作一年。
虽然中国是计算机、电视机、手机生产大国,但是我们进口这些产品所需要的芯片、面板,芯片去年进口了2184亿美元,占进口总额的11.25%。彩电、电脑和收集的液晶面板也主要以来进口,“缺芯少面”。
再一个直观的例子,比如:我们的C919一个月以前下线了,我认为这是一件好事,因为总体设计中有我们的知识产权。当年的高铁投产的时候,有人说高铁上面的CRH是耻辱号,但是中国有一句成语叫知耻而后勇。没有当年的消化吸收,就没有今年的高铁出口。今天C919同样面临这样的问题。你看C919关键部件的供应商,我们基本上是做外壳,附加价值低,确实需要一个过程,急不得,不可能弄一个发动机安在飞机上,你干不了就要买。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
临近年底,苹果公布了2024年App Store热门应用和游戏榜单,Temu再次成为美国下载量最多的免费应用。
云基础设施市场现在已经非常庞大,很难再有大的变化。但是,因为人们可以轻松地关闭服务器、存储和网络——就像开启它们那样,预测全球云基础设施开支可能非常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