欺诈是蜂窝网络市场中的一个大问题,而机器学习可能会是解决这个问题的一个全新方案。通信欺诈控制协会(CFCA)的2015年全球欺诈损失调查(2015 Global Fraud Loss Survey)显示,对蜂窝网络的欺诈性使用让整个行业一年的损失大概是380亿美元。
CFCA表示,欺诈者使用包括PBX黑客、订阅欺诈、经销商欺诈、服务滥用和账户接管等方法盗窃服务供应商。
卡内基.梅隆大学的电子及计算机工程系副研究教授及智能和高性能系统实验室主任Ole J. Mengshoel表示,目前业内的欺诈监测方法依赖于预先设置量和频率阀值的静态规则。
Mengshoel撰写了一篇关于该主题的研究论文,他在论文中写道,“这意味着他们只能监测符合已知特征的欺诈类型。”他表示,“欺诈专家不断努力工作以发现新的欺诈类型,但是现代网络攻击发展的速度远比分析人员编写监测欺诈规则的速度要快。”
自适应人工智能(AI)和机器学习能够帮助弥补这些弱点,并减少蜂窝服务市场中的欺诈行为。
Mengshoel表示,“Facebook、谷歌和LinkedIn之类的创新者率先使用大数据和机器学习等方法来保护他们的订阅用户,并获得洞察力。” Mengshoel表示,“新的机器学习方法建立在这样一种看法之上:只有使用大规模采用机器学习才能够实时监测出异常状况。”
Mengshoel表示,监管和非监管机器学习的结合让分析大量数据并向欺诈分析人员发出警报的时间缩短到了几秒之内。市场上已有的产品结合了大数据的深度包检测、监管和非监管机器学习以实时完成针对欺诈、异常流量和其他网络行为网络分析。
Mengshoel表示,“它们实时的测试将成就那些能够完成数据平面以及语音网络的网络分析的供应商。流量越来越多,因此也有越来越多的欺诈发生在数据平面上。”
卡内基.梅隆大学和Argyle Data(一家为移动供应商提供大数据/机器学习分析技术的供应商)的研究报告介绍了如何利用实时异常监测实现近乎实时的欺诈识别。
这份报告展示了当前的解决方案在解决数据平面上的问题是如何无能为力,以及为什么获得数据使用特征的可见性在未来将是至关重要的。因为大量的数据流经电信网络,大数据分析的能力以及使用高级机器学习分析这些数据的能力至关重要。
在他们的研究中,Mengshoel和合著者David Staub——Argyle Data的一位数据科学家——验证了一种监管和非监管的基于机器学习的方法,这种方法能够自动学习如何根据使用数据区分正常和异常呼叫模式。
欺诈解决方案不会很快就出现。正如论文中所指出的那样,对蜂窝网络的欺诈或不可接受的使用对网络用户和运营商来说,都是越来越严重的威胁,而且欺诈方式还在不断地发展变化。在这种环境下,该报告指出,需要一种复杂的、自适应的方法来识别犯罪活动。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
在技术快速发展的时代,保护关键系统越来越依赖AI、自动化和行为分析。数据显示,2024年95%的数据泄露源于人为错误,64%的网络事件由员工失误造成。虽然先进的网络防御技术不断发展,但人类判断仍是最薄弱环节。网络韧性不仅是技术挑战,更是人员和战略需求。建立真正的韧性需要机器精确性与人类判断力的结合,将信任视为战略基础设施的关键要素,并将网络韧性提升为国家安全的核心组成部分。
华南师范大学团队开发的GraphTracer框架,通过构建信息依赖图解决多智能体系统高失败率问题。该方法摒弃传统时间序列分析,追踪信息流网络精确定位错误根源,在失败归因准确率上比现有方法提升18.18%,并已开源供实际应用。
自计算机诞生以来,人们就担心机器会背叛创造者。近期AI事件包括数据泄露、自主破坏行为和系统追求错误目标,暴露了当前安全控制的弱点。然而这种结果并非不可避免。AI由人类构建,用我们的数据训练,在我们设计的硬件上运行。人类主导权仍是决定因素,责任仍在我们。
杜克大学研究团队通过几何框架分析发现,AI推理过程呈现连续"流动"特征而非离散跳跃。研究表明逻辑结构像河床般调节推理流的速度和方向,即使面对不同语言和领域的内容,相同逻辑结构的任务在AI内部表现出惊人的几何相似性。这一发现颠覆了AI为"随机鹦鹉"的传统认知,证明AI具备真正的逻辑理解能力,为AI可解释性和系统优化开辟新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