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D至顶网软件频道消息: 近日,中国移动与阿里巴巴在北京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在随后12月20日举行的2016中国移动全球合作伙伴大会上,阿里云总裁胡晓明表示,双方的合作空间超乎想象,这将是生态体系跟生态体系的合作。
胡晓明表示,“我们原来是一个运营商跟互联网公司的合作,下一步是互为生态。……我们看到的是跟中国移动非常广大的合作空间,在接下来的5年到10年当中机会远远大于我们自己能够想象的。”
中国移动是一个生态体系,阿里巴巴也是一个生态体系,这两个生态体系在面对互联网产业发展的时候合作共赢,有大量的创新机会。
产业互联网的升级机遇
胡晓明说,在产业互联网领域一些企业遇到发展瓶颈,一是业务孤岛,二是数据孤岛,如何通过信息流动让企业内部连接起来,如何通过数据的联动能够让企业跟消费者联动起来,让制造跟销售连接起来,阿里云跟中国移动有大量的合作可能。
以阿里云的典型客户中国石化为例,当前双方合作实现的项目不仅仅服务于中石化内部的企业,而且服务了大量的央企。
阿里巴巴与中国移动在整个企业级的服务上有着共同的机遇。包括云计算、大数据、微服务,以帮助这些企业进行升级,进行转型。
共同参与人工智能工程——杭州城市大脑
在另一个重要的民生交通领域,阿里云也与中移动展开了密切的合作关系。
“我们发现今天对一个城市管理者而言要做到路不堵是不可能的,是因为对于城市管理者不知道每一个出行者去哪里,每一辆车去哪里,他们不知道每一个红绿灯应该如何优化配置,因为所有的数据不被流动,所以我们发现交通行业是一个非常典型的可以通过新型技术、科技的发展去帮它解决问题的行业。”胡晓明表示。
在今年的云栖大会上,杭州市宣布了一个新的城市级人工智能尝试,推出了城市大脑,这一项目聚集13家企业,其中中国移动、阿里云同为参与企业,通过数据的积累、影像的处理,利用人工智能应用去改善交通,提高交通的效率。
携手G20安全之战
安全已经成为影响互联网发展的关键之一。
胡晓明介绍说,当前为中国30%以上的网站提供了服务,每一天受到的攻击是8亿次,每天拦截的恶意IP35000个。
与中国移动的合作使得整个网络环境有更好的安全表现。在G20期间,中国移动和阿里云联手实施了大量的安全防御。
国际化的云计算与全球化的运营商
当前,在全球部署云计算、人工智能成为阿里云的主要战略,这当中与中国移动也有着丰富的合作空间。
“我们沿着“一带一路”把中国的云计算服务全球,我们现在已经在十多个国家提供了我们的计算能力和服务能力,下一步可以跟中国移动在高可用的基础设施上提供弹性、海量和更好的融合,把双方的优势整合起来。在全球的云计算服务、IoT服务、存储服务、安全服务提供更多的创新机会,使用中国的科技服务。”胡晓明说。
开放性的合作未来
除了上述空间之外,胡晓明也表示双方在电商、会员体系、农村淘宝以及支付等各领域展开合作的巨大空间。
他举例说,“一个城市是否可以没有现金,我们认为是可能的,如果说是一个城市没有现金流通的时候它需要有更多本身的支付能力、连接能力和安全能力,这时更重要的是信用被留下来的,所以我们希望跟中国移动在信用级创新上,降低本身交易成本上有更多的合作。”
阿里云正围绕着新零售、新金融、新制造、新技术以及新能源战略上推进大连接的战略。“面对未来,我们看到的是机会,看到的生态体系跟生态体系的合作,看到的是共赢。”胡晓明说。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
Meta宣布为Facebook Dating推出AI聊天机器人助手,帮助用户找到更匹配的对象。该AI可根据用户需求推荐特定类型的匹配者,并协助优化个人资料。同时推出Meet Cute功能,每周提供算法选择的"惊喜匹配"。尽管18-29岁用户匹配数同比增长10%,但相比Tinder的5000万日活用户仍有差距。AI功能已成为约会应用标配,Match Group等竞争对手也在大力投资AI技术。
字节跳动团队提出RewardDance框架,首次系统性解决视觉生成中的奖励模型扩展问题。该框架通过将奖励预测转为生成式任务,并将模型规模扩展至260亿参数,同时集成任务指令、参考样例和推理能力,有效解决了"奖励作弊"问题。实验显示,在文本生成图像任务中质量提升10.7分,视频生成性能改善49%,达到行业领先水平,为AI视觉创作提供了更强大可靠的技术基础。
Neo4j认为已找到让生成式AI访问图数据库记录的方法。图数据库专注于数据点之间的关系建模和查询,在欺诈检测、推荐引擎等场景中表现出色。2024年4月,ISO批准了图查询语言GQL标准,Neo4j的Cypher查询语言完全符合该标准。现代工具提供拖拽式工作流程,GenAI可作为自然语言接口,将用户请求转换为Cypher查询。
ByteDance团队开发的Mini-o3系统通过深度多轮推理突破了传统AI视觉理解的局限。该系统能像人类侦探般进行几十轮的视觉探索,在困难的视觉搜索任务上准确率达48%,相比现有模型提升显著。核心创新包括挑战性的Visual Probe数据集、多样化推理策略训练和突破性的过轮掩码技术,实现了测试时思考轮数的自然扩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