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D至顶网软件频道消息:Red Hat升级其OpenShift Container Platform,加入本地和远程应用中动态存储配置的支持。该软件是一款内部部署的平台即服务产品,让企业机构可以使用Kubernetes调度和Docker容器运行应用。
该软件的最新版本也就是OpenShift Container Platform 3.4通过Red Hat Gluster Storage,一个针对内部部署和公有云安装的软件定义文件存储系统,提供了即时的容器原生存储。
OpenShift软件现在允许开发者按需分配存储并且实现轻松部署。
Red Hat副总裁、OpenShift总经理Ashesh Badani在声明中表示,这次升级解决了“跨混合云的状态应用和无状态应用不断增长的存储需求,允许现代工作负载与未来工作负载在单一的、企业就绪平台上的共存”。
OpenShift高级产品经理Joe Fernandes在接受电话采访时解释说,OpenShift Container Platform自从一年半前过渡到支持Kubernetes和Docker以来就已经支持状态应用和存储。
Fernandes此前曾表示,额外的存储需要涉及到管理员的参与。“动态配置意味着可以在开发者实时配置的时候为每个应用分配存储。”
这次升级还改进了多租户能力,可以通过可细分集群的Kubernetes命名空间来实现。开发团队现在可以将搜索与项目细节分隔开,通过修改的Web控制台管理项目成员。
Fernandes表示,这次新增了通过OpenShift管理多租户。“这减轻了管理员为企业机构配置系统的负担。对我们最大的客户来说,他们可能在平台上有数百个租户,他们不希望为每个群组都设置不同的集群。”
客户还可以访问参考指南以便在不同的基础设施上运行该软件,包括AWS、Google Cloud Engine、微软Azure和OpenStack。
“我们想做的是以最好的方式提供更多细节,在不同的提供商平台上管理和安装该软件,”Fernandes表示。
此外,Fernandes还透露,Red Hat正在致力于实施Kubernestes联合,以简化多集群的管理。当API越来越成熟的时候,他预计这将在未来的升级中实现。
OpenShift Container Platform 3.4预计将通过Red Hat Customer Portal提供。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
数字孪生技术正在改变网络安全防御模式,从被动响应转向主动预测。这种实时学习演进的虚拟副本让安全团队能够在威胁发生前预见攻击。组织可以在数字孪生环境中预演明日的攻击,将防御从事后反应转变为事前排演。通过动态更新的IT生态系统副本,团队可在真实条件下压力测试防御体系,模拟零日漏洞攻击并制定应对策略,从根本上重塑网络安全实践方式。
香港中文大学联合上海AI实验室推出Dispider系统,首次实现AI视频"边看边聊"能力。通过创新的三分式架构设计,将感知、决策、反应功能独立分离,让AI能像人类一样在观看视频过程中进行实时交流,在StreamingBench测试中显著超越现有系统,为教育、娱乐、医疗、安防等领域的视频AI应用开启新可能。
Linux内核开发面临动荡时期,Rust语言引入引发摩擦,多名核心开发者相继离职。文章介绍了三个有趣的替代方案:Managarm是基于微内核的操作系统,支持运行Linux软件;Asterinas采用Rust语言开发,使用新型framekernel架构实现内核隔离;Xous同样基于Rust和微内核设计,已有实际硬件产品Precursor发布。这些项目证明了除Linux之外,还有许多令人兴奋的操作系统研发工作正在进行。
Atla公司发布Selene Mini,这是一个仅有80亿参数的AI评估模型,却在11个基准测试中全面超越GPT-4o-mini。通过精心的数据筛选和创新训练策略,该模型不仅能准确评判文本质量,还能在医疗、金融等专业领域表现出色。研究团队将模型完全开源,为AI评估技术的普及和发展做出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