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D至顶网软件频道消息:英国《金融时报》(Financial Times)2月28日报道称,阿里云持续的高速增长让投资届出现“看涨”风潮,这家在中国市场占据40%以上份额的云计算服务商正在将触手延伸到全球互联网市场,与亚马逊、微软形成“3A” (Alibaba, AWS, Azure)竞赛刚刚开跑,技术实力将决定谁是胜者。
报道援引国际投行CLSA证券的观点称,阿里云正在重演亚马逊AWS的增长神话。
主管亚洲互联网行业的分析师Elinor Leung表示,“我们在阿里云身上看到和AWS一样的潜力。关键在于规模和技术。规模越大,均摊到每个用户的成本也就越低。这样(的规律下)基本上留给规模小的云服务商很少生存空间。”
在上一季度,阿里云营收同比增速达到115%,连续第七个季度保持三位数的增幅。这让分析师们看到清晰的成长路径:一方面阿里云在中国公有云市场的份额超过40%,并保持高速的增长,另一方面万物互联产生出越来越多的数据,对云计算的需求也在同步增长。
“云计算是大生意。” PwC香港合伙人Marin Ivezic指出大数据和云计算是相互依存的,中国消费者的生活方式越来越数据化,自下而上推动各个产业链增加对云计算的使用。
《金融时报》对比美国市场分析,云计算是创造出真金白银的生意,即将上市的Snap就是一个例子,在招股书中Snap披露与Google云签署了一项高达20亿美元的合同,用于在未来五年内购买Google云的计算、存储、带宽等服务。
在中国市场,公有云的整体市场规模正在迅速增长,增速大幅高于西欧和美国市场。据研究机构Gartner,中国公有云市场整体规模将从2016年的112亿美元增长至今年的142亿美元。同期,美国市场规模达到了1410亿美元。
公有云提供的服务也在进化,从云服务器、存储等延伸到如阿里云首席科学家周靖人说的“高度集中化的信息管理系统”,可以处理从工资账单到安全的所有事物。
早年就采用云计算为中小型企业提供基于云的软件厂商金蝶软件主席Robert Xu表示认同,“大数据在传统IT架构里是被浪费了的。但是在云计算平台上,我们已经能够更好的利用这些数据,为用户提供价值。”
在BAT之中,百度和腾讯也开始提供云服务。此外,华为、中国电信等也提供不同形式的云服务。AWS以合资公司的形式在中国运营,微软也用同样的方式寻求落地。
权威研究机构IDC的统计数据显示,阿里云在中国市场的份额几乎是其他所有追随者的总和,其中第二位中国电信份额为8.4%,腾讯为6.8%。
在中国市场之外,中国云服务商们开始逐步扩展海外市场,但腾讯更多是依赖合作伙伴来提供海外的云服务。
咨询公司Bain & Co在一份报告中曾提及,阿里云等中国云服务商在海外设立数据中心,说明了他们以全球市场的概念来看待云计算市场。
阿里云国际业务总经理喻思成表示,希望在未来几年内在全球市场获得可观的市场占有率,同时为全球各个区域市场提供本地化的服务。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
谷歌地图将集成Gemini人工智能技术,旨在将其升级为一个"全知型副驾驶"助手。这一整合将大幅提升地图服务的智能化水平,为用户提供更加个性化和全面的导航体验。通过AI技术的加持,谷歌地图有望在路线规划、地点推荐和实时信息服务等方面实现重大突破。
这项由圣母大学和IBM研究院联合开展的研究,开发出了名为DeepEvolve的AI科学助手系统,能够像人类科学家一样进行深度文献研究并将创新想法转化为可执行的算法程序。该系统突破了传统AI要么只能改进算法但缺乏创新、要么只能提出想法但无法实现的局限,在化学、生物学、数学等九个科学领域的测试中都实现了显著的算法性能提升,为AI辅助科学发现开辟了新的道路。
微软研究人员发布新的仿真环境来测试AI智能体,研究显示当前智能体模型容易受到操纵。该名为"Magentic Marketplace"的合成平台让客户智能体与商家智能体进行交互实验。测试包括GPT-4o、GPT-5和Gemini-2.5-Flash等模型,发现智能体在面临过多选择时效率下降,且在协作方面表现不佳。研究揭示了AI智能体在无监督环境下的性能问题。
卡内基梅隆大学研究团队通过3331次大规模实验,系统揭示了代码训练如何提升AI推理能力。研究发现,代码的结构特性比语义内容更重要,适当的抽象形式(如伪代码)可以达到与原始代码相同的效果。不同编程语言产生差异化影响:低抽象语言有利于数学推理,Python更适合自然语言任务。这些发现为AI训练数据的科学化设计提供了重要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