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D至顶网软件频道消息:将计算机接入我们的意识——听起来很有搞头。
三年之前,特斯拉与SpaceX公司CEO Elon Musk曾痴迷于人工智能技术,并认为其可能成为人类历史上最大的威胁。
然而,随着AI由迫在眉睫的社会洗牌器转化为技术厂商不容错过的营销机遇,Musk亦重新审视这一领域,并着手探索如何将计算机接入人类大脑。
这位恰好对脑后插管技术抱有浓厚兴趣的亿万富翁成立了一家名为Neuralink的公司,希望研究如何弥合电子硬件与生物网络之间的鸿沟。
Transcriptic公司(一家实验室自动化初创企业)创始人兼CTO Max Hodak在接受《华尔街日报》采访时表示,他亦是Neuralink公司创始团队的成员之一。
加利福尼亚州发表的一份声明将Neuralink公司描述为一家医学研究企业。该公司的官方网站亦仅包含一个极简风格图形外加一条电子邮箱地址:jobs@neuralink.com。
Musk目前尚未正式公布这家公司的建立,不过他曾于今年1月发布一条推文,暗示他对于“神经网络”抱有兴趣,希望通过植入式电极实现大脑与机器之间的数据传输能力。
发布于2015年的研究论文《注射针注射式电子元件》表明,这种电路体系可通过“微创”与无线技术实现,而不必采取极易引发化脓感染的颅骨穿刺接入USB-C线缆。
其它多个组织机构亦在积极推进类似的目标。
来自美国波士顿的Neurable公司正在为虚拟现实应用开发一套人脑至计算机接口。
在线支付企业Raintree公司创始人Bryan Johnson计划投资1亿美元建立一家名为Kernel的初创企业,旨在为各类医学应用创建人脑-机器软件/硬件接口。
而美国军方DARPA(即美国国防部高级研究计划局)亦计划投资6000万美元在四年时间内“开发一种能够在人脑与数字化世界之间提供前所未有之信号分辨率与数据传输带宽的植入式神经接口。”
神经网络发展需要突破,因为目前对接人与计算机间的方法对于众多实时应用而言速度太过缓慢。去年,DARPA神经工程系统设计项目项目经理Phillip Alvelda表示:“目前最好的脑-机接口系统,也仍然像是在利用陈旧的300波特率调制解调器对接两台超级计算机进行会话。”
这显然远不足以直接向人脑提供富媒体资讯。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
OpenAI于周二发布AI浏览器ChatGPT Atlas,目标是让ChatGPT成为搜索和问答的首选界面而非谷歌。该浏览器目前仅支持Mac,但正在开发Windows、iOS和Android版本。Atlas将ChatGPT设为默认搜索选项,并具备记忆功能,可结合浏览历史提供个性化答案。与其他AI浏览器不同,Atlas更专注于强化ChatGPT生态系统,为OpenAI提供更多用户数据和分发控制权,而非改善传统浏览体验。
这项由伊利诺伊大学厦巴纳-香槟分校和滑铁卢大学联合完成的研究,开发了名为VideoScore2的AI视频评估系统,能够像人类专家一样从视觉质量、文本对齐和物理一致性三个维度对AI生成视频进行详细评估,并提供透明的分析过程。该系统在多项测试中显著超越现有评估工具,在准确率上提升近6个百分点,为AI视频行业提供了标准化、可解释的质量评估解决方案,有望推动整个领域的技术进步。
通用汽车宣布计划于2028年推出自动驾驶系统,允许驾驶员双眼离开道路、双手离开方向盘,首先应用于凯迪拉克Escalade IQ。该系统基于现有Super Cruise技术,采用激光雷达、雷达和摄像头感知技术,初期在高速公路使用。通用整合了已关闭的Cruise子公司的技术栈,包括基于500万英里无人驾驶数据训练的AI模型。目前美国仅奔驰拥有商用L3级自动驾驶系统。
滑铁卢大学研究团队提出批评强化学习新方法,让AI模型在学习编程的同时学会批评代码质量。CRITIQUE-CODER模型采用8:2混合训练,不仅保持编程能力还获得代码评价能力。实验显示,该方法让小参数模型超越大模型,4B参数版本在LiveCodeBench达59分,超越基础模型4.8分。更重要的是,批评能力可迁移到逻辑推理等其他领域,为AI训练范式转变指明新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