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D至顶网软件频道消息:微软又购入一千万条DNA,此举为微软研究数字数据新存储方法的一步。
微软和华盛顿大学的研究人员将利用购入的长链寡核苷酸DNA对数字数据进行高密度编码研究工作。
DNA的主要用途自然是存储控制所有已知生物的生长和发育的基因指令,DNA几十亿年来一直都在做这件事。现在科学家们试图将该功能用于数字数据的存储。
微软一年前曾从Twist Bioscience首次购入DNA,买了1000万条合成DNA。其间,两家机构提高了存储密度,因此降低了DNA数字数据存储的成本,每条DNA可编入更多数字数据;去年7月,微软和华盛顿大学的研究人员宣布,他们创纪录地将200 MB的数据存储在铅笔尖大小的DNA里。
华盛顿大学Torode家庭职业发展中心的计算机科学和工程教授及该项目的主要研究者之一的Luis Ceze表示 ,“重要的是, DNA不仅可以提供高密度长期数字数据存储解决方案,而且,与现有的存储技术相比,该技术所需的静态能源很少。“
他还表示,“此外,DNA作为信息存储介质永远不会过时,因为我们总是会要读取DNA的。再也无需将数据从磁盘迁移到磁带再迁移到密集磁带了。”
Karin Strauss是微软高级研究员,也是该项目的主要研究人员之一。Strauss指,要将DNA存储用于主流存储仍存在许多挑战,但Strauss表示研究团队对目前取得的进展感到鼓舞。
Strauss 表示,“对数据存储的需求一直都在以惊人的速度增长。各种机构和消费者均需要存储大量的数据,例如,医疗数据或个人视频,用户肯定可以受益于新型长期存储解决方案。我们相信DNA大有可能提供新型长期存储的答案。”
DNA用于数据存档可以避免传统数字存储媒体的两个关键局限:有限的寿命和低密度数据。DNA数据存储可以持续2000年,不会变质。研究人员的实验已经表明,几克DNA就可以存储一个 EB的数字数据,而且,存储密度还可以改善,几克的DNA有潜力存储一个ZB的数字数据。
不过,DNA存储目前的写入速度还非常慢,华盛顿大学的科学家们花了一个星期才存储了一百万个字节的数据,而且也非常昂贵。DNA存储技术还要克服许多困难,但DNA大有可能最终将取代诸如磁带一类的长期存储媒体。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
泰国SCBX公司研究团队首次针对泰语开发了语义对话结束检测技术,通过分析文字内容而非声音停顿来判断对话是否结束。研究比较了多种AI模型方案,发现微调的小型变压器模型能在110毫秒内做出准确判断,显著优于传统静音检测方法。该技术能识别泰语特有的句尾助词等语言特征,为银行客服、智能家居、教育等场景的语音交互系统提供了更自然流畅的解决方案。
OpenAI推出全新Sora应用,打造完全由AI生成视频的社交媒体平台。美国、加拿大、日本和韩国用户现可直接下载使用,无需邀请码,但该开放政策仅限时提供。其他地区用户仍需等待更广泛的开放或通过Discord等渠道获取邀请码。用户可使用ChatGPT账户登录,立即开始观看、分享和创建AI视频内容。
浙江大学研究团队提出Graph2Eval框架,这是首个基于知识图谱的AI代理自动化评测系统。该框架通过知识图谱持续生成新测试任务,解决传统固定数据集评估的局限性。框架支持文档理解和网页交互两类任务,构建了包含1319个任务的测试集。实验验证显示该方法能有效区分不同AI系统能力,为AI代理评估开辟新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