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D至顶网软件频道消息:API驱动型业务的概念近年来逐步兴起。事实上,人们发现在数字化业务领域,应用程序编程接口与产品间的界线正变得愈发模糊。
其基本概念确实非常强大:发布API、允许客户参与、最终利用其实现价值交换。
为了切实完成这项目标,我们当然需要具备一定规模的严肃业务以及与之相匹配的技术架构。举例来说,API最好得到严格定义,否则您的业务可能遭遇意想不到的影响。另外,API必须易于使用,否则将带来噩梦般的客户体验。另外,API必须能够进行成功整合,从而通过切实起效以实现对接、监控及获利。
Amazon Web Services在将产品转化为API形式方面表现得相当出色。事实上,AWS整体即是由一系列API所构成:需要计算资源?提供对应API以实现。需要追踪资源使用量?提供对应API以实现。需要添加额外功能与容量?提供对应API以实现。
不过AWS方面已经开始超越API驱动型业务的基本范畴。通过AWS市场(AWS Marketplace),他们转而尝试API驱动型生态系统。这一宏伟愿景也许会在未来给软件市场带来深远影响。
在今天于旧金山召开的AWS峰会上(如上图),该公司扩展了AWS市场以引入“SaaS合同功能(SaaS Contracts Feature)”。具体来讲,AWS客户现在能够通过AWS购买多年期SaaS合同,并利用AWS购物车及计费流程实现获取、支付与购买行为监控。
更重要的是,任何SaaS服务都将独立于EC2或者相关资源而自行存在。这意味着在选择实例时,客户能够通过AWS合同进行购买并随处运行,包括AWS云内、内部设施中甚至是其它云供应商环境下。
AWS合同服务的实现流程非常简洁。AWS方面指出,其需要指定两位工程师在四周时间内审查并应用指向软件厂商业务的API。这种简单方式直接将软件公司的产品许可模式转化为服务配置模式。尽管其它厂商同样在这方面作出了尝试,但AWS在精简性方面无疑表现得最为出色。
大型用户亦可深入思考如何利用AWS作为其服务目录。一旦将软件(包括内部开发软件)发布至AWS目录当中,用户即呆享受软件供应商提供的全部功能。如果您身为首席信息官且喜爱商用软件当中的AMI机制,那么无疑应当尝试将这种新模式与您的内部软件加以结合。虽然具体执行细节可能仍存在问题,但这一改进方向确实值得称道。
那么这种解决思路是否适用于一切问题?答案当然是否定的。AWS公司表示其致力于消除软件市场中的“摩擦”因素,但软件行业中的交易成本仍然种类繁多且规模庞大。举例来说,AWS宣称(来自第三方数据)目前全球拥有75000家软件供应商,且每年通过风险投资建立的新兴软件厂商约为1000家。那么,我们未来是否能够利用Alexa Fund这类工具改变软件融资方式?
如果着眼于未来几年,可以想象AWS将持续发布一系列用于软件业务活动的API,包括在组合产品中嵌入第三方服务及数据以建立新的合作伙伴关系。但至少就目前来看,微软、甲骨文以及谷歌等企业还不一定会认同这种动作方式,而用户则将继续维持现有采购模式。
不过如果软件注定要统治整个世界,那么我们自然有必要让其变得更为小巧,而这也将给企业用户带来巨大助益。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
如果美国有一家公司可以称得上是AI落地标杆,那么很多人大概率会提及Palantir。
南京大学LINK团队发布OmniVideoBench,这是首个专门评估AI音视频协同理解能力的测试基准。研究基于628个真实视频设计了1000道测试题,要求AI必须综合音频和视频信息才能回答。测试结果显示,即使最先进的Gemini-2.5-Pro准确率也仅58.90%,未达及格线,特别是在背景音乐理解方面表现最差,揭示了当前AI在复杂多模态推理方面的显著局限。
网络流量保护专家Cloudflare因其Access零信任平台发生故障向客户道歉,该故障导致包括OpenAI的ChatGPT、DownDetector和社交媒体平台X在内的多个面向公众的服务中断。故障始于英国时间上午11点20分左右,最初被描述为"内部服务降级"。Cloudflare后续确认故障根本原因是自动生成的配置文件超出预期大小并触发软件系统崩溃,强调这并非攻击所致。
中科大和上海创新院团队开发出RLFR技术,通过分析AI内部"思维流动"来优化推理训练。该技术不只看答案对错,而是评估整个推理过程质量,就像监控河流流向一样引导AI形成连贯逻辑。在数学推理等测试中显示显著提升,让AI推理过程更稳定可靠。这项开源技术为构建更智能可信的AI系统提供了新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