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顶网软件频道消息: 美国时间5月2日,Red hat Summit 2017拉开了序幕。今年也Red hat连续第13次举办该活动。由于红帽在开源领域的领导者地位,Red hat Summit已经成为了开源领域最重要的活动,历年来每年都会聚集上万名的参会者,今年也不会例外。
大会第一天的主角应该属于Red hat执行副总裁兼产品和技术总裁Paul Cormier,而从产品角度上而言则是OpenShift无疑。在Red hat总裁兼CEO Jim Whitehurst 为一位获得年度最佳RHCP(red hat certified professional)的高级系统管理员颁奖并做简单致辞后,时间就交给了Paul Cormier。接下来第一天所有的演讲都在围绕应用(Application)展开,所有的产品发布也都是围绕如何更简单地开发、部署和管理应用。
“今天的IT环境正在变得日益复杂:异构的底层IT基础设施、传统应用与云原生应用并存,特别是容器、微服务、多云环境的引入更是加剧了这种复杂性。而对企业而言,即使它们再复杂也是值得的,因为它们赋予企业前所未有的创新能力。”Paul在演讲时表示,红帽的使命和目标急救室将通过一致、开放和创新的技术来降低这种复杂性。
软件正在成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未来每一家公司都应该是软件公司”这句话很好地诠释了软件的价值,然而,软件应用程序的开发、部署和管理正变得越来越复杂,在此背景下容器的价值被凸显出来,而成为近两年市场关注度最高的词汇之一。
不过,从容器的兴起到开始商用毕竟只是一两年的时间,市场上可信赖的企业级容器平台并不多,OpenShift正是一个业已经过验证的企业级容器平台。OpenShift是Red hat在2015年推出的一个PaaS平台,随着容器的升温,Red hat开始强化了对容器技术的支持,特别是对Kubernetes(K8S)的全面支持,其定位也从最初的PaaS转变成为容器平台。由于同时拥有PaaS和K8S两大属性,再加上Red hat的背书使得OpenShift很快成为市场上的一颗明星,也成为容器商用最主要的推动者。
在今天的大会上,红帽公布了一批采用OpenShift的客户名单,其中不乏汉莎航空、德意志银行、沃尔沃汽车等知名的企业。从中也可以看出,容器进入生产环境已经不是一个梦想,而是一个现实。 根据大会提供的资料,在大会期间会有近30名客户来到这里讨论他们在生产环境中的容器部署。
“OpenShift是目前业内最全面的企业级容器+Kubernetes平台。”Paul在发布会上表示。
为了强化OpenShift的技术领先性,Red hat一直在不断丰富和完善。在今天的大会上,Red hat对外发布了几个与OpenShif有关的产品。
OpenShift.io :这是一个免费的、端到端的SaaS开发环境,用于帮助开发人员使用最新技术基于流行的开源代码来构建云原生应用程序。它基于Eclipse Chees开发。OpenShift.io中包含有支持团队远程协作的工具,用于分析和分配工作。OpenShift.io中开发的代码自动进行容器化,可以轻松地部署到OpenShift。
OpenShift Application Runtime:一个与OpenShift原生集成的用于多语言微服务(Spring Boot,Java EE,Eclipse MicroProfile,Eclipse Vert.x和Node.js)的运行时。和Red Hat OpenShift Application Services(运行在OpenShift上的容器化的中间件服务)一起工作,已经容器化了,借此这个强大的组合可以创建、集成、部署和管理云原生应用程序。
Container Health Index (容器健康指数):红帽正在为企业级容器制定新标准,用于评估容器的安全性和可靠性。该指数检查和评估所有红帽和经认证的ISV合作伙伴的容器产品,使客户部署安全、稳定和支持的容器。红帽将在未来90天内认证20个ISV合作伙伴产品。
Gluster Storage with OpenShift Container Platform on AWS:一个新的存储解决方案,可帮助客户为有状态应用程序提供一致性、软件定义的存储。
大会第一天的另一个重大发布是与AWS的一个战略合作,基于Red hat和AWS的这项合作,用户能够把AWS的各项服务集成到Red hat的产品中,包括OpenShift Container Platform、JBoss Middleware、Enterprise Linux 等,这也就意味着Red hat的用户可以无缝配置和部署如Amazon的Aurora、Redshift、EMR、Athena、CloudFront、Route 53和Elastic Load Balancing等AWS服务,而无论Red hat的这些软件产品是运行自己的数据中心还是在AWS的云上,并且由双方提供联合的支持。
这可以大大简化适用AWS服务的难度。传统上,AWS的这些服务需要通过API来调用的,但现在用户即便不是程序员也可以使用服务,因为可以直接从OpenShift控制台中访问这些服务。
“ 这是一个具有里程碑意义的联盟,我们对通过将世界上最受欢迎的公共云与行业最全面的企业Kubernetes平台相结合的潜力感到兴奋。”在红帽的新闻稿中如此评论说。
当然,这件事情的价值不只是在OpenShift中调用AWS服务,还有将AWS和OpenShift集成起来整合到了一个混合云平台里, 从而践行了Red hat现在所倡导的一致性的体验。
实际上,一致性体验是在大会第一天被频频提及的一个词汇。“无论这个应用是预装软件、还是运行在虚拟化、私有云、公有云以及多云中,我们都要保证用户的一致性体验,而不用担心复杂性来统治他们的生活。”Paul在演讲时表示,红帽的最终目的是要“开发一切、随处可部署、实现所有功能(Build anything. Deploy everywhere. Do everything.), 这是计算的未来,红帽正在使其成为可能。而无论这个应用是采用哪种语言、运行在哪个环境中(传统预配置、虚拟化、私有云或者公有云)、要完成何种功能。”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
生成式AI的兴起让谷歌和Meta两大科技巨头受益匪浅。谷歌母公司Alphabet第三季度广告收入同比增长12%达742亿美元,云服务收入增长33%至151.5亿美元,季度总收入首次突破千亿美元大关。Meta第三季度收入512.5亿美元,同比增长26%。两家公司都将大幅增加AI基础设施投资,Meta预计2025年资本支出提升至700亿美元,Alphabet预计达910-930亿美元。
上海交通大学团队提出EPIC框架,通过渐进一致性蒸馏技术解决多模态AI的计算效率问题。该方法采用师生教学和分层压缩策略,让AI模型逐步适应视觉令牌压缩,在保留128个视觉令牌时仍达到完整模型准确率,同时计算量减少83.9%,为资源受限环境下的AI部署提供了实用解决方案。
谷歌DeepMind开发的多智能体AI系统通过让多个AI代理相互协作、讨论和辩论来解决复杂问题。该系统在医疗领域表现出色,能够在两天内完成人类十年的研究成果,包括发现新的药物重新定位候选物和治疗方案。AI临床医生"Amy"不仅能生成更好的诊断方案,还表现出比人类医生更强的同理心。这项技术有望在十年内实现零边际成本的全球医疗服务普及。
香港大学团队发明了一种"乐高式"机器人AI组合技术,能够将多个不同的AI模型巧妙组合,产生超越任何单个模型的性能。该技术通过数学方法证明了模型组合的有效性,并在真实机器人上验证成功。这种方法不需要重新训练,成本低廉,可兼容各种不同类型的AI模型,为构建更智能可靠的机器人系统提供了全新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