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顶网软件频道消息: 众所周知,Kubernetes已经成为云容器编排的一种程序。红帽在2015年年初的时候加入Kubernetes阵营。今天,红帽全力投入,发布了红帽 OpenShift Container Platform 3.7。
这个最新版本的红帽企业级Kubernetes容器应用平台旨在构建和管理从数据中心到公有云的容器。当红帽说公有云的时候,它可不是在开玩笑。红帽现在让客户可以直接从红帽 OpenShift Container Platform 3.7直接访问Amazon Web Services (AWS)。这项集成也让AWS用户可以更容易配置和部署来自OpenShift的这些服务,提供了单一的企业级支持路径以满足客户需求。
在发布的时候,可通过红帽 OpenShift Container Platform 3.7直接访问的AWS服务包括:
• Amazon Simple Queue Service (SQS)
• Amazon Relational Database Services (RDS)
• Amazon Athena
• AWS Route 53
• Amazon Simple Storage Services (S3)
• Amazon Simple Notification Service (SNS)
• Amazon ElastiCache
• Amazon Redshift Simple Email Service (SES)
• Amazon DynamoDB
• Amazon Elastic MapReduce (EMR)
红帽并没有放弃私有云。相反,认为未来是混合云的未来。,并且计划通过将跨公有云和本地资源的服务捆绑到基于OpenShift应用,来帮助打造这一愿景。这将为云原生的企业应用提供一致的、基于开放标准的基础。
红帽公司OpenShift首席开发者Steve Pousty,最近在Linux基金会举办的Open Source Summit峰会上表示,Kubernetes是一个"面向使用容器的云原生计算的通用操作平台"。他补充说,"对于红帽来说,Kubernetes是云Linux内核。未来所有人都将在这个基础设施上构建应用"。
事实上,红帽并不是唯一一个把Kubernetes视为混合云未来粘合剂的公司。451 Research在报告中指出,实施了云战略的企业正在使用两种(或者更多)不同的云环境,包括本地私有云、托管私有云、以及多种公有云。而且有越来越多为数字化转型开发的现代应用,依赖于松散耦合的组件和微服务,让云之间的一致性成为一个重大挑战,但是红帽声称红帽 OpenShift Container Platform 3.7可以解决这个问题。红帽并不是唯一一家尝试这种做法的厂商,Cloud Foundry也在采取类似的方法。
OpenShift Container是通过为开发者和系统管理员提供单一平台,在此之上一致地跨混合云基础设施构建、部署和管理应用,从而做到这一点的。这帮助企业为现代应用和传统应用缩短开发周期、降低运营成本,从而实现更大价值。该平台是构建在开源程序上的,包括Docker、Red Hat Enterprise Linux (RHEL)以及Kubernetes。
为了实现这一点,红帽 OpenShift Container Platform 3.7包含了OpenShift Service Catalog。这让IT组织能够将任何运行在这个OpenShift平台上的应用连接到各种服务,不管这些服务是运行在哪。
这个OpenShift Service Catalog采用Open Service Broker API标准,让开发者能够搜索、配置和将应用服务捆绑于OpenShift应用。这还让管理员可以更加安全、更一致地为最终用户提供新服务。这有助于让开发团队从深度了解服务创建或者服务使用情况的工作中解放出来,把更多精力放在开发应用以提供业务价值而不是采购服务上。
为了进一步简化,OpenShift Container中也包含了OpenShift Template Broker,这项功能可以将任何OpenShift Template转换成为使用OpenShift应用开发者可发现的服务。这里的模板就是OpenShift对象列表,这些对象可以在特定参数中实施,使得用户可以更容易部署基于微服务的、可复用的复合程序。
有了这次新发布的红帽OpenShift Container Platform 3.7,你可以使用Ansible DevOps程序通过OpenShift Service Catalog用于配置和管理服务。OpenShift Ansible Broker让用户在OpenShift平台上或者平台外配置复杂的服务,帮助简化和自动化复杂的工作流程。
此外,OpenShift Container还包含了OpenShift Application Runtimes。这是一套测试版运行时间,可以帮助程序猿构建和部署他们的第一个云原生应用。此外还包括Red Hat Container-Native Storage 3.6,这是一个软件定义的存储,源自于Red Hat Gluster Storage,可处理内部和来自云的容器存储。
最后,Red Hat OpenShift Container Platform 3.7的功能还包括:
• Network Policy已经不在Technology Preview中了。这让项目管理员可以讲网络规则和策略用于针对特定OpenShift池中的入站流量。
• Prometheus是一个开源系统监控和警告生态系统,现在是Tech Preview的状态。
• 通过所有这些,你可以清楚地看到,Red Hat的长期目标是成为混合云强大玩家。Linux虽然重要,但是达到目的的手段。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
在AI智能体的发展中,记忆能力成为区分不同类型的关键因素。专家将AI智能体分为七类:简单反射、基于模型反射、目标导向、效用导向、学习型、多智能体系统和层次化智能体。有状态的智能体具备数据记忆能力,能提供持续上下文,而无状态系统每次都重新开始。未来AI需要实现实时记忆访问,将存储与计算集成在同一位置,从而创造出具备人类般记忆能力的数字孪生系统。
中国人民大学和字节跳动联合提出Pass@k训练方法,通过给AI模型多次答题机会来平衡探索与利用。该方法不仅提升了模型的多样性表现,还意外改善了单次答题准确率。实验显示,经过训练的7B参数模型在某些任务上超越了GPT-4o等大型商业模型,为AI训练方法论贡献了重要洞察。
OpenAI首席执行官阿尔特曼表示,公司计划在不久的将来投入数万亿美元用于AI基础设施建设,包括数据中心建设等。他正在设计新型金融工具来筹集资金。阿尔特曼认为当前AI投资存在过度兴奋现象,类似于90年代互联网泡沫,但AI技术本身是真实且重要的。他承认GPT-5发布存在问题,并表示OpenAI未来可能会上市。
南加州大学等机构研究团队开发出突破性的"N-gram覆盖攻击"方法,仅通过分析AI模型生成的文本内容就能检测其是否记住了训练数据,无需访问模型内部信息。该方法在多个数据集上超越传统方法,效率提升2.6倍。研究还发现新一代AI模型如GPT-4o展现出更强隐私保护能力,为AI隐私审计和版权保护提供了实用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