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顶网软件频道消息:11月22日,在云栖大会·广东分会上,阿里云天池宣布了广东政务数据创新大赛的最终成绩。北京邮电大学团队和浙江大学团队分别获得“土地智能监管”赛题和“数字城市可视化”赛题的冠军。

阿里云天池广东政务数据创新大赛获奖选手合影
这场为期75天的大赛吸引了来自全球的3677支队伍报名参赛。大赛聚焦如何用人工智能实现政务创新,赛题分为智能算法赛“土地智能监管”和应用创新赛“数字城市可视化”。
在智能算法赛中,要求选手利用机器视觉技术,对2015年和2017年广东省佛山卫星图片进行对比分析,识别出两年之间新增的建筑物(不包括道路)位置。
在国土监察中,很重要的一项工作是监管地上建筑物的建、拆、改、扩。比如,土地未批先建、开发商捂地、居民违建等,传统的靠人力来调研取证的方法,费时费力。
“我们希望靠高分辨率卫星图像(米级分辨率)和深度学习算法来革新现有的工作流程,更好的保护城市土地资源,帮助佛山市南海区政府实现信息化向智能化的转变。”佛山市测绘地理信息研究院副院长朱广堂说。据了解,这场比赛由佛山市南海区政府执行承办,佛山市测绘地理信息研究院提供了大量高清卫星图像。

天池选手用人工智能识别卫星图像中的新增建筑
北京邮电大学团队以86.1%的准确率取得了这场比赛的冠军。在比赛中,他采用改进的hed网络作为基础,融合多种先进图像识别网络,能够准确识别出新建建筑。
卫星图像与人工智能技术的结合带来的想象来远不止于此。大赛评委中国规划设计院高级规划师徐辉举例说,如果卫星影像能够拍摄到工业园区的一些物流大货车,那么货车的多少就能够客观地反映出企业的经济运营的状态,通过这样大量深度学习的这种挖掘,就能够从宏观层面上了解一个城市乃至各区域经济态势。
另一道赛题,“数字城市可视化”则要求选手采用数据可视化的技术,将整个城市的运行状态直观的呈现出来,以便更好的把握城市脉搏。
冠军团队选择了城市区域内充电桩的优化设置这一新能源问题,基于真实的城市数据设计了简洁明了的数据挖掘模型,并把模型挖掘结果采用表达力强的可视化界面呈现,完美地增强了充电桩优化的探索过程。
阿里云机器智能首席科学家闵万里说,这次大赛选手成绩超过预期,产生了一批具备可落地性的优胜成果。阿里云ET大脑将考虑集成这些优秀成果,以众智形式推动城市大脑的发展。
天池大赛是阿里云同广东合作,推动社会治理、公共服务智能化的努力之一。在交通领域,他们还在尝试用人工智能管理红绿灯。试点结果显示,南华中路-宝岗大道9时~13时和15时~20时的平均拥堵指数分别下降了25.75%和11.83%。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
浙江大学研究团队开发了ContextGen,这是首个能够同时精确控制多个对象位置和外观的AI图像生成系统。该系统通过情境布局锚定和身份一致性注意力两大创新机制,解决了传统AI在多对象场景中位置控制不准确和身份保持困难的问题,并创建了业界首个10万样本的专业训练数据集,在多项测试中超越现有技术。
上海交通大学研究团队开发的SR-Scientist系统实现了人工智能在科学发现领域的重大突破。该系统能够像真正的科学家一样,从实验数据中自主发现数学公式,通过工具驱动的数据分析和长期优化机制,在四个科学领域的测试中比现有方法提高了6%-35%的精确度。这标志着AI从被动工具转变为主动科学发现者的重要里程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