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顶网软件频道消息:红帽(Red Hat)公司本周二表示,已经同意以2.5亿美元收购得到Google投资部门支持的新兴容器技术先驱开发厂商CoreOS。
这次收购让位于北卡罗来纳州的开源巨头与位于旧金山的初创公司合体。CoreOS宣称自己是Docker生态系统的早期成员,拥有一个轻量级Linux发行版,适合大规模运行容器化的工作负载。
在谷歌的支持下,CoreOS后来向市场中推出了第一个运行Kubernetes的商业平台,这是一项容器编排技术,已经成为红帽OpenShift开发平台的一个组成部分。
红帽公司OpenShift项目管理高级总监Joe Fernandes在一篇题为“CoreOS赌注”的博客文章中表示,两家公司近年来一直紧密合作,在他们早期的Kubernetes项目中寻找常见案例。
Fernandes说:“CoreOS对Linux、Kubernetes和容器技术的承诺与我们是一致的。”
红帽合作伙伴、专注于容器的Nebulaworks公司首席执行官Chris Ciborowski表示,此次收购可能是容器领域整合浪潮的开始。
Ciborowski表示:“从像Nebulaworks这样具有深厚容器专业知识的系统集成商,到平台提供商,我们将看到成熟的独立软件开发商和IT工具公司开始打造他们的容器能力。”
在谷歌风险投资公司(Google Ventures)牵头的1200万美元融资结束之后,CoreOS于2015年4月发布了自己的Kubernetes平台——Tectonic。在Google开源Kubernetes之前,这项技术最初是作为Google的一个内部项目开发的。
“他们为Kubernetes做出了实质性的贡献,经常与红帽工程师一起工作,今天他们在跨多个Kubernetes特殊利益集团的贡献和领导力方面继续发挥着引领作用。”Fernandes谈到CoreOS时这样表示。
作为业内最大的开源软件和Linux开发厂商,红帽公司在四年前决定投身容器领域。
Fernandes表示:“我们容器作为未来的一个重要赌注——未来如何跨混合云构建、部署和管理应用。”
这包括让Kubernetes成为OpenShift平台即服务“核心”的愿景。
CoreOS是由首席执行官Alex Polvi于2013年创立,在创立CoreOS不久之前他刚刚把一家名为Cloudkick的云管理初创公司出售给Rackspace。
作为Docker生态系统的早期初创公司,CoreOS希望精简操作系统以最有效地运行容器,来促进Docker的新兴技术。
但是CoreOS随后发布了rkt——Docker容器实施或者运行时的替代方案——向合作伙伴发起挑战。
这个代号“火箭”的项目从未真正威胁过Docker。但是CoreOS率先向企业级市场中推出了Kubernetes——Docker Swarm容器编排器的竞争对手,并迅速获得了成功。
在Kubernetes几乎成为行业标准的同时,Tectonic赢得了eBay、Salesforce、Veritas和Verizon等知名企业客户使用这一平台。
位于华盛顿特区的容器解决方案提供商BoxBoat公司首席技术官Will Kinard认为,两家容器公司的合并,将再次对Docker构成威胁,加强OpenShift对抗Docker企业版的立场,后者是最近在原生Swarm编排器之外推出支持Kubernetes的一个容器管理平台。
Kinard表示:“鉴于RedHat过去几年的合作关系,RedHat对CoreOS的收购并不完全出乎意料。”
位于加拿大多伦多的HighVail Systems公司是红帽的容器合作伙伴,该公司首席执行官Bradley Brodkins表示,红帽公司正在主导着容器领域——根据Fernandes的博客文章,红帽并不认为自己独自就可以做到这一点。
Brodkins表示:“这对红帽合作伙伴来说是否有利?我会说,是的,非常重要,因为这将把CoreOS带入企业领域,并带来收入机会。”
Kinard说,如果这项容器标准与OpenShift相匹敌,那么“火箭”项目可能会再次加码。最近向Kubernetes增加Container Runtime Inteface使得可以替换掉Docker的运行时间。
Kinard说:“无论哪种方式,这种新的关系对于容器市场来说都是有利的,因为这将更加关注企业将容器解决方案带到IT路线图和预算的最前沿。”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
英伟达在SIGGRAPH大会上发布了全新的AI世界模型、库和机器人开发基础设施。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Cosmos Reason,这是一个70亿参数的"推理"视觉语言模型,专门用于物理AI应用和机器人。新发布的还包括Cosmos Transfer-2模型,能够从3D仿真场景加速合成数据生成,以及速度优化版本。公司还推出了神经重建库、RTX Pro Blackwell服务器和DGX Cloud云平台,旨在为机器人开发提供完整的解决方案。
清华大学团队开发出DPoser-X人体姿态AI系统,使用创新的扩散模型技术统一处理全身、手部、面部姿态建模。该系统采用混合训练策略和截断时间步调度,在8个权威测试基准上比现有方法准确度提升61%。技术可广泛应用于动画制作、体育训练、医疗康复、虚拟现实等领域,代表AI理解人类行为的重要突破。
两大企业基础设施厂商宣布产品线扩展,为客户提供更多大规模部署人工智能工作负载的选择。戴尔更新AI数据平台,新增非结构化数据引擎,并推出搭载英伟达RTX PRO 6000 Blackwell GPU的PowerEdge服务器。HPE扩展AI优化系统配置,支持自主AI和物理AI应用。两家公司均集成英伟达最新Blackwell架构GPU和AI软件套件,提供从数据处理到模型推理的完整解决方案。
Meta研究团队推出FACTORY测试系统,这是首个大规模人工验证的AI事实准确性评估基准,包含超过1万个高难度问题。测试结果显示,即使是最先进的AI系统在面对复杂事实性问题时准确率也仅约60%,远低于传统测试中的90%以上表现。该研究揭示了当前AI系统在专业知识覆盖和复杂推理能力方面的不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