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顶网软件频道消息:IBM公司的Watson将以一颗重量为11磅的人工智能笑脸球为载体前往国际空间站,并在那里展开自己的太空之旅。
这颗球体名为CIMON,将于今年6月由德国宇航员兼科学家Alexander Gerst带入国际空间站。其将作为一套实验辅助系统,用以支持宇航员们的日常工作。
作为一颗拥有“极富表达能力的面孔”的球体,CIMON将首先协助Gerst进行一系列测试,包括晶体实验、根据视频解开魔方并执行复杂的医学实验。
IBM公司在本周一发布的博文中指出,“CIMON的数字化面孔、语音与人工智能应用将使其成为宇航员们的‘同事’。这种‘合作关系’将有利于宇航员们顺利按照指定的实验清单逐步完成工作,并与这一交互式助手进行真正的对话。”
利用Watson作为其人工智能基础,CIMON正在接受训练以识别所处环境及人类交互伙伴,同时获得文本、语音与图像处理能力以及检索特定信息及发现的能力。
在另一份声明当中,负责CIMON硬件设计的空中客车公司微重力负载负责人Manfred Jaumann解释称,“CIMON将成为首套基于人工智能的任务与飞行辅助系统”,其属于一种“自由飞行器兼飞行大脑”,将与宇航员们进行互动、援助与学习。
CIMON研究项目的核心在于研究宇航员群体在执行长期太空任务时所发生的群体性心理效应。考虑到未来可能尝试将人类送往火星,心理因素对于此类太空探索而言无疑是一种重要的考量因素。IBM公司指出,“我们预计这种援助系统在地球上也将拥有光明的发展前景,包括服务于医院或者支持日常护理工作。”
按照计划,CIMON将于今年6月6日在哈萨克斯坦拜科努尔航天发射场随ISS Expedition 56/57机组人员一同进入太空。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
随着AI技术不断发展,交通运输行业正迎来重大变革。MIT研究显示,AI将很快自动化价值650亿美元的交通工作,大幅提升运输效率。从陆地到海空,AI正在推动全方位的交通创新。斯坦福专家强调,AI将通过基础模型、合成数据和数字孪生等技术,实现从单一车辆自动化到整个交通网络优化的跨越式发展,同时解决可持续性、安全性和公平性等关键挑战。
香港科技大学团队发表重要研究,开发GIR-Bench测试基准评估统一多模态AI模型的推理与生成能力。研究发现即使最先进的AI模型在理解与生成之间也存在显著差距,无法有效将推理过程转化为准确的视觉生成,为AI行业发展提供重要警示。
波兰研究团队开发ORCA数学基准测试,对五个主流大语言模型进行评估。结果显示ChatGPT-5、Gemini 2.5 Flash、Claude Sonnet 4.5、Grok 4和DeepSeek V3.2的准确率均低于63%。测试涵盖生物化学、工程建筑、金融经济等七个领域的500道数学题目。研究发现模型主要在四舍五入和计算错误方面存在问题,表明自然语言推理进步并未直接转化为可靠的计算能力。
Meta超级智能实验室联合麻省理工学院开发了SPG三明治策略梯度方法,专门解决扩散语言模型强化学习训练中的技术难题。该方法通过上下界策略为AI模型提供精确的奖惩反馈机制,在数学和逻辑推理任务上实现了显著性能提升,为AI写作助手的智能化发展提供了新的技术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