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竞争对手谷歌面向云客户推出新的基础设施的背景下,微软也宣布增强了Azure平台的分析功能。
微软推出Azure SQL数据仓库服务的重度升级版本,在速度方面进行了全面提升,据称查询执行时间缩短达5倍,而这主要归功于一种名为自适应缓存的技术。
升级之后的数据仓库运行在配备高速NVMe闪存驱动器的服务器上。正如微软在博客文章中详细介绍的,这种自适应缓存可以识别最频繁使用的记录,并将其存储在机器上以实现快速访问。让信息靠近处理信息的地方,这可以更加显著地提升速度,因为请求无需往返于远程存储环境之间。
除了这项缓存技术之外,微软还对可扩展性进行了一系列改进。微软表示,现在他们的数据仓库计算能力提升了5倍,并且可以保留更多的数据。最重要的是,现在这项服务能够在繁忙时段同时运行多达128个查询。
这些增强功能对微软最大型客户的吸引力最大。微软的竞争对手也在积极跟进大型客户,最近谷歌取得了巨大的进展。3月底,谷歌与Shopify达成协议,谷歌将托管这家电子商务巨头的后端系统。
但尽管谷歌近期取得了一系列进展,AWS和微软仍然以第一和第二的份额领跑整个云计算市场。对Azure SQL数据仓库的升级进一步巩固了微软的地位,特别是在关键分析领域。
据悉,新版本服务马上将提供给客户,之前的迭代版本仍然作为一个单独的产品层进行访问。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
OpenAI和微软宣布签署一项非约束性谅解备忘录,修订双方合作关系。随着两家公司在AI市场竞争客户并寻求新的基础设施合作伙伴,其关系日趋复杂。该协议涉及OpenAI从非营利组织向营利实体的重组计划,需要微软这一最大投资者的批准。双方表示将积极制定最终合同条款,共同致力于为所有人提供最佳AI工具。
中山大学团队针对OpenAI O1等长思考推理模型存在的"长度不和谐"问题,提出了O1-Pruner优化方法。该方法通过长度-和谐奖励机制和强化学习训练,成功将模型推理长度缩短30-40%,同时保持甚至提升准确率,显著降低了推理时间和计算成本,为高效AI推理提供了新的解决方案。
中国科技企业发布了名为R1的人形机器人,直接对标特斯拉的Optimus机器人产品。这款新型机器人代表了中国在人工智能和机器人技术领域的最新突破,展现出与国际巨头竞争的实力。R1机器人的推出标志着全球人形机器人市场竞争进一步加剧。
上海AI实验室研究团队深入调查了12种先进视觉语言模型在自动驾驶场景中的真实表现,发现这些AI系统经常在缺乏真实视觉理解的情况下生成看似合理的驾驶解释。通过DriveBench测试平台的全面评估,研究揭示了现有评估方法的重大缺陷,并为开发更可靠的AI驾驶系统提供了重要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