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顶网软件频道消息: 在AI领域,微软是一支不可或缺的力量。众所周知,微软在AI研究上一直长期不断的坚持投入。早在27年前,微软研究院创立的时候,最早成立的三个研究组(包括自然语言、语音与计算机视觉)都是围绕人工智能展开的,持续不断地研究,让微软在人工智能技术上硕果累累,如今不管是图像识别、语音识别还是机器翻译,以及AI的各个细分领域,微软技术都居于全球领先地位。
不久前,微软研发的机器翻译系统在通用新闻报道测试集Newstest2017的中-英测试集上,达到了可与人工翻译媲美的水平。这是首个在新闻报道的翻译质量和准确率上可以比肩人工翻译的翻译系统;一年前,微软在Switchboard语音识别基准测试中的错误率已经降低至5.1%,达到了媲美人类专业速记员的水平;两年前,微软在RESNET测试上以152层、96%的准确率拔得头筹……类似的前沿研究成果还有很多。
当然,技术先进并不是微软AI的唯一标签,让微软在AI领域区别于其他公司的另一个鲜明特征是微软AI的平民化。除了与很多大公司一样关注AI在自动驾驶、医疗诊断等领域的应用,微软还将大量的研究集中于普通人可用的AI技术,让AI服务于普罗大众。实际上,在不经意间微软的AI技术已经随着微软的产品进入千家万户,比如最为大家熟悉的Windows 10桌面上的Cortana、几乎人人都在用的Office 365和搜索引擎Bing,还有可以作诗唱歌、与人对话的小冰等,这些简单易用的产品和服务背后都是微软AI技术在支撑。
以Cortana为例,这个微软打造的个人信息助理已经足够聪明,能帮忙你快速查看日程安排、了解你的会议时间和地点,规划适当的差旅时间,甚至从你的日历中获取更新以了解未来的行程。而Office 365 中AI更是无所不在,比如你只需按下ALT+Q 这个快捷键,输入想要做的事情,Office 应用程序会聪明地理解你的想法。
微软AI不只是普通人的AI,同时还是特殊人群可以使用的AI。在不久前的微软Build大会上,微软发布了一项统一语音服务通过让语音转换为文字让失聪者也能“听见”别人在说什么,其中包括针对特定人声和环境噪音的可定制声学模型、针对特定术语的语言模型和翻译功能,以及能对发声进行定制的文本到语音转换功能等。同样在这次大会上,微软还宣布推出“人工智能无障碍计划”,将在未来五年内投入2500万美元,用于研发能够增强人类能力的人工智能技术,以造福全球各地超过10亿残障人士。
值得一提的是,如今微软AI的能力不仅透过微软的产品(比如Office 365)服务于普通大众,还可以通过微软的Azure智能云平台,以微软认知服务的形式融入众多合作伙伴的产品中,从而让更多创新成为可能。
毫无疑问,在当今人工智能和机器学习领域,微软是主要的领导者,也是受到企业和开发者广泛信任、并为之大力投入的技术合作伙伴。
如果您希望了解更多最前沿、最实用的AI技术,希望了解微软AI的最新进展,欢迎来参加5月21日的微软人工智能大会(Microsoft AI Innovate 2018),这是微软中国首届并且是年度最大的人工智能盛会。届时,微软全球执行副总裁、微软人工智能及微软研究事业部负责人沈向洋、微软公司云计算与人工智能事业部全球高级副总裁郭昱廷、微软(亚洲)互联网工程院副院长李笛等微软技术大拿将亲临大会现场,与其他众多技术大牛和行业应用大咖一起带给您一场AI的盛宴。
5月21日,北京嘉里大酒店,不见不散。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
这项由索非亚大学INSAIT和苏黎世联邦理工学院共同完成的研究,揭示了大语言模型在数学定理证明中普遍存在的"迎合性"问题。研究团队构建了BrokenMath基准测试集,包含504道精心设计的错误数学命题,用于评估主流AI模型能否识别并纠正错误陈述。
约翰斯·霍普金斯大学研究团队提出了创新的隐私保护AI文本生成方法,通过"控制代码"系统指导AI生成虚假敏感信息来替代真实数据。该方法采用"藏身于众"策略,在医疗法律等敏感领域测试中实现了接近零的隐私泄露率,同时保持了高质量的文本生成效果,为高风险领域的AI应用提供了实用的隐私保护解决方案。
实验室和真实使用测试显示,iPhone Air电池续航能够满足一整天的典型使用需求。在CNET进行的三小时视频流媒体压力测试中,iPhone Air仅消耗15%电量,表现与iPhone 15相当。在45分钟高强度使用测试中表现稍逊,但在实际日常使用场景下,用户反馈iPhone Air能够稳定支撑全天使用,有线充电速度也比较理想。
这项由Reactive AI提出的稀疏查询注意力机制通过减少查询头数量而非键值头数量,直接降低了注意力层的计算复杂度,实现了2-3倍的训练和编码加速。该方法在长序列处理中表现出色,在20万词汇序列上达到3.5倍加速,且模型质量损失微乎其微,为计算密集型AI应用提供了新的优化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