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中心环境正在发生变化,未来的数据中心系统将是包括超大型集中式云数据中心、区域边缘数据中心以及小型本地边缘数据中心的“混合”IT应用环境。
451 Research最新数据显示,预计到2019年,企业只有不到一半的IT负载将在内部IT环境中运行,一半以上将在外部IT环境中运行。同时,还将呈现以下趋势:
在近期另一项针对数据中心运营商和专业人士的全球研究项目中,451 Research揭示,在混合
IT环境下将面临如下挑战:
可视化——用户需要一个单一的窗口来了解基础设施所有的活动状态信息,包括资产状态、相关风险、应对方法、整体表现、行业动态等。
洞察力——运营和管理流程中如何做出日常决定,如何完成容量计划,如何规划和执行工作流程,以及哪些KPI对于运行数据中心和最终业务是有用的。对于托管数据中心服务供应商,还可能涉及到如何对租户进行收费,并跟踪总容量的使用情况以及剩余容量的情况。
开阔的视野——如何确定最佳托管虚拟环境的位置,以及判断是否应该采用私有数据中心,或是放在云端或采用托管服务。无论是在财务效率、数据隐私、可扩展性方面,还是在风险方面,这都将是一个非常复杂的决定。成本显然是一个很大的因素,而财务计算并不容易——在这里需要的是基于事实的决策,而不是靠猜测、直觉,或跟风去做决定。
与此同时,对于国际化的互联网或托管数据中心业主,他们面临的挑战还包括:
不幸的是,数据中心管理又是一件非常复杂的事情
从本质上来讲,数据中心是非常复杂的系统,因为需要管理电力和制冷基础设施与IT设备的交互,同时最小化总运行成本。对于数据中心持续运行并最小化停机时间的需求持续增加。当出现问题时,我们期望管理系统提供必要的关键信息以解决此问题,并分析根本原因以防止再次发生。
可以发现,这个行业已经演变成两种数据中心管理方法。一种方法是利用“特定领域”系统进行电源、冷却和白区的管理。第二种方法更为“本土”,其中基于SCADA类型的系统被定制化编程以履行管理职责。每种方法都有其优点和缺点,然而,我们相信这两种方法在未来都将面临局限性,并将需要新方法对其加以解决,以充分发挥基于云的工具和大数据分析的潜力。
施耐德电气EcoStruxure IT:基于物联网的、开放的、可互操作的系统架构和平台
EcoStruxure IT是施耐德电气所开发的开放的、可互操作的、基于物联网的系统架构与平台,可为客户提供在安全性、可靠性、效率、可持续性和互联互通方面的更高价值。并通过利用先进的物联网、移动、传感、云、分析和网络安全等技术的发展,实现在互联互通的产品、边缘控制,以及应用、分析与服务三个层面的全面创新。
互联互通的产品是物联网智能运行的基础,施耐德电气的第一信念是以创新为核心,生产伟大的互联互通的产品。EcoStruxure IT在互联互通的产品层,从数据中心和周围建筑的各种连接传感器和众多供应商设备(UPS、PDU、配电和制冷系统等)收集数据。在边缘控制层,无论是楼宇系统,还是在IT系统或配电系统,EcoStruxure IT可使客户实现本地控制和监测,并本地自主地对任何警报进行监测并采取行动。在应用、分析与服务层,EcoStruxure IT通过分析数据,使用人工智能提取信息,为预防性维护、能源效率和其他工作,提供可执行的情报信息。
通过在应用、分析和服务层采取人工智能方法,来推动最高水平的可用性和效率——实现这一目标的途径将从构建基于云的最大的数据资源池开始。由互联互通的设备产生的数据资源池越大,分析就越精确。EcoStruxure IT还支持定制化的解决方案,为监测和控制其设施提供了一种有效、一致的方法。
即使数据中心所有者采用各种设备和软件平台,EcoStruxure IT都能够读取所有健康和状态的数据。然后,数据中心所有者可以与客户共享这些数据。
在澳大利亚,施耐德电气与Pulse Data Centre合作共建的大型托管数据中心项目,是施耐德电气基于EcoStruxure IT架构,在集中式大型数据中心领域的重要实践。在互联互通的产品层面充分运用了高效的气流管理系统以及锂电池储能技术,以及模块化产品。施耐德电气通过为客户提供一套经过优化的,集成式模块化解决方案,有效降低了制冷损耗和能源成本,并确保了设备100%正常运行。此外,Pulse Data Centre还采用了施耐德电气楼宇监控系统、电力监控系统、DCIM软件套件,以及基于云端的远程监控专家服务,实现了高效管理和绿色运营,并成为澳大利亚首个取得Uptime Tier3认证的数据中心。
综上所述,IT大环境趋势给数据中心运营商及国际化互联网公司带来了更多挑战。通过EcoStruxure架构和平台,施耐德电气将可以为客户整体业务提供高可用性、高效的产品和服务,通过预测分析和可操作的智能驱动更多价值,优化业务,最终实现数据中心或IT机房基础设施的可用性和运用效率的持续优化。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
全新搜索方式出现,字节发布宽度优先搜索基准WideSearch,垫底的竟是DeepSeek
阿里巴巴团队推出DeepPHY,这是首个专门评估AI视觉语言模型物理推理能力的综合平台。通过六个不同难度的物理环境测试,研究发现即使最先进的AI模型在物理推理任务中表现也远低于人类,成功率普遍不足30%。更关键的是,AI模型虽能准确描述物理现象,却无法将描述性知识转化为有效控制行为,暴露了当前AI技术在动态物理环境中的根本缺陷。
GitHub CEO声称AI将承担所有编程工作,但现实中AI编程工具实际上降低了程序员的生产效率。回顾编程语言发展史,从Grace Hopper的高级语言到Java等技术,每次重大突破都曾因资源限制和固有思维遭到质疑,但最终都证明了抽象化的价值。当前AI编程工具面临命名误导、过度炒作和资源限制三重困扰,但随着技术进步,AI将有助于消除思想与结果之间的障碍。
AgiBot团队联合新加坡国立大学等机构开发出Genie Envisioner机器人操作统一平台,首次将视频生成技术应用于机器人控制。该系统通过100万个操作视频学习,让机器人能够预测行动结果并制定策略,在多个复杂任务上表现优异,仅需1小时数据即可适应新平台,为通用机器人智能开辟全新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