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前的Inspur World 2018大会上,浪潮集团董事长兼CEO孙丕恕提出,浪潮将通过云、数赋能构建平台型生态企业,向“云+数”新型互联网企业转型。围绕这一战略,浪潮根据自身的产业布局,将自身生态体系细分为了云中心生态、云服务生态、政府数据运营生态、爱城市网生态、智慧城市运营服务生态、云ERP应用市场生态6大生态平台。
其中,作为生态平台之一的云ERP将是浪潮面向企业市场的重要角色,也是其布局工业互联网的中流砥柱。
据浪潮集团执行总裁王兴山介绍,浪潮云ERP目前已经为全球超过60万家企业提供数字化转型服务,如中国交建、中国中铁、中国铁塔、东阿阿胶、百果园、鲁花集团、呷哺呷哺、方太等等。可以说,已经积累了相当多的数字化案例库,对于企业数字化转型有着深刻的洞察。
数字化转型的三个误区和三个方向
总结来说,浪潮认为,数字化转型是企业全面“进化”的过程,这个过程涉及到的不仅仅是技术问题,还触及企业的方方方面,如业务流程、管理模式、商业模式等等。
然而,不少企业对此还存在一些思想误区。譬如数字化的颠覆已经使得传统大型企业“回天乏力”,譬如数字化只是提高运营效率的后台问题,再譬如企业只要成立数字业务部门并雇佣CDO就能转型成功。
“实则不然”,王兴山说,“企业数字化转型不仅需要思想观念和企业文化转型,同时还要进行业务流程的重构,通过技术与管理创新双驱动,在明确数字化战略和方向基础上,联动云和数构建‘企业大脑’,只有如此才能推动企业管理变革与创新。”
然而,正因上述误区的存在,也造成了国内许多企业推进数字化的程度和进度参差不齐。王兴山表示,对于不同的企业来说,关键环节提升、融合扩展、全面转型是不同阶段转型的重点。
具体来说,他认为,在关键环节提升阶段,企业应推行精益模式,提升客户体验和供应链等环节的信息化水平;在融合拓展阶段,企业应通过上云,建立大连接、全共享,应用大数据技术进行业务优化;智能是企业数字化转型的目标,在全面转型阶段,企业将从传统IT承载转向AI等新IT承载,进行业务模式变革与创新。
对此,浪潮还总结了企业数字化转型的三大方向:即重塑客户体验、运营数字化与智能化、实现颠覆式创新。这意味着企业要在战略上坚持客户立场,文化上注重数字化人才培养和敏捷组织建立,转型过程中运用工业互联网支撑平台,实现与用户、产品、设备、供应商、开发者的全连接。
“但就目前来看,中国传统产业的数字化标准和规范还远未形成,因此我们认为这将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大概会经过10-15年的时间。”王兴山说,“当下对企业来说有两件最重要的事,一是企业上云,二是精细化管理。”
推动企业差异化上云的三类云平台
其中,企业上云是数字化转型的重要途径。
如今云基础架构已经成为企业生产经营的“标配”设施,借助上云,可以实现与客户、供应商的广泛连接,将企业流程由内部延伸到整个产业链,建立更全面的端到端流程。在浪潮看来,企业上云应以应用优先,与具体的信息化应用相结合,诸如财务、人力、采购、营销等。
为此,在本次大会上,针对大型企业云服务的GS Cloud平台也重磅亮相。作为基于全新一代计算架构的云平台,浪潮GS Cloud采用了微服务、DevOps、嵌入式AI等为代表的云原生基础架构,支持双模IT及混合云模式,为企业提供财务共享、智能制造、数字营销等6大核心应用以及人力云、采购云、协同云、差旅云、税管云5大公有云。
该平台支持多云的部署方式,其中差旅云、税管云、人力云等公有云服务还能够与携程、12306、京东等第三方采购平台进行无缝连接,实现端到端的流程。
在架构层面,GS Cloud采用了微服务、DevOps、容器技术等为代表的云原生基础架构,可以多云部署、弹性伸缩,实现企业管理流程的流程驱动、模型驱动与实时分析;支持企业共享服务、产业协同、C2M、B2M等管理创新;同时还为企业提供各种智能应用及场景化的平台服务,包括低代码+高控制力双引擎平台、APP Engine、以及应用市场等,帮助企业构建生态共同体。
另一方面,针对中小企业,浪潮还与Odoo合作,正式上线了开源云ERP产品PS Cloud。据了解,PS Cloud采用的是分布式架构,支持微服务、容器服务、DevOps等为代表的云原生基础架构,并且独创性地将“开源PaaS”与“SaaS”进行了融合,一站式覆盖了协同研发、产业链协同、智能制造、财务共享等多种应用场景。
“PS Cloud的目标是要在2023年成为中国国内中小企业SaaS第一,持续引领中小企业SaaS开源的潮流。”王兴山指出。
除此之外,为了满足小微企业的需求,浪潮还在去年基于SaaS应用云平台推出了云会计、云进销存等在线产品,通过便捷、分享、协作的互联网平台,让企业能够方便地对外连接服务商和税务、银行等相关机构。
云ERP应用市场生态的两年“小目标”
基于这三大平台的支撑能力,财务云、人力云等云产品的技术能力,以及开源的模式,浪潮聚合了企业应用服务、大数据服务、云平台服务、行业云服务、云解决方案等8大类企业服务。同时,加上包括销售伙伴、开发伙伴、咨询伙伴和交付伙伴在哪的四类合作伙伴,就构成了浪潮云ERP生态市场。
一言蔽之,浪潮的核心思想是“平台+生态”,其中平台的核心在于开放,而开源则是构建生态的新动能。
开源是今年Inspur World大会的一个关键词,也是当下浪潮非常重要的策略之一。可以说,浪潮正在通过积极地加入开源、基于开源、贡献开源,让浪潮的生态更加地开放,更加具备竞争力。
除了开源云ERP产品PS Cloud,浪潮还在本次大会上正式发布了开源工业PaaS平台,借此将浪潮积累30余年的企业信息化经验微服务化、开源化和社区化,通过浪潮开源社区吸引合作伙伴和用户,最终构建以浪潮为核心的生态体系,加速企业数字化转型,成就智慧企业。
王兴山表示:“云ERP应用市场生态的目标的是在未来两年,发展聚集10000个开发者,开发20000个SaaS应用,有1.3万个插件,为200万家企业提供云服务。”“这也是浪潮‘平台+生态’战略中非常重要的部分。”
“这样的底气来自于浪潮ERP 30多年的沉淀和积累,其中无论是经验还是教训,都是浪潮引领中国企业数字化转型的重要基础。”王兴山总结说,“基于此,我们还将继续和各类合作伙伴展开合作,和大家一起开启数字化之旅。”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
微软近年来频繁出现技术故障和服务中断,从Windows更新删除用户文件到Azure云服务因配置错误而崩溃,质量控制问题愈发突出。2014年公司大幅裁减测试团队后,采用敏捷开发模式替代传统测试方法,但结果并不理想。虽然Windows生态系统庞大复杂,某些问题在所难免,但Azure作为微软核心云服务,反复因配置变更导致客户服务中断,已不仅仅是质量控制问题,更是对公司技术能力的质疑。
Meta研究团队发现仅仅改变AI示例间的分隔符号就能导致模型性能产生高达45%的巨大差异,甚至可以操纵AI排行榜排名。这个看似微不足道的格式选择问题普遍存在于所有主流AI模型中,包括最先进的GPT-4o,揭示了当前AI评测体系的根本性缺陷。研究提出通过明确说明分隔符类型等方法可以部分缓解这一问题。
当团队准备部署大语言模型时,面临开源与闭源的选择。专家讨论显示,美国在开源AI领域相对落后,而中国有更多开源模型。开源系统建立在信任基础上,需要开放数据、模型架构和参数。然而,即使是被称为"开源"的DeepSeek也并非完全开源。企业客户往往倾向于闭源系统,但开源权重模型仍能提供基础设施选择自由。AI主权成为国家安全考量,各国希望控制本地化AI发展命运。
香港中文大学研究团队开发出CALM训练框架和STORM模型,通过轻量化干预方式让40亿参数小模型在优化建模任务上达到6710亿参数大模型的性能。该方法保护模型原生推理能力,仅修改2.6%内容就实现显著提升,为AI优化建模应用大幅降低了技术门槛和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