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顶网软件频道消息:2018年10月25日,Dynatrace 亮相在上海世博中心举办的2018微软技术暨生态大会,展示了Dynatrace针对微软Azure云的人工智能自动化监控方案。这一解决方案的监控范围包括Windows Server容器(Docker for Windows),可对微软Azure云环境实现全方位的自动监控,并基于AI进行问题识别和自动化分析,从而帮助众多SaaS企业在微软Azure云环境下具备更全面、深入的可视化能力,实现自动化问题识别,从而更快地进行软件开发、运维和产品迭代。
微软Azure是软件即服务(SaaS)市场上全球最大的云服务供应商之一。在数字化转型的浪潮下,越来越多的SaaS企业将业务和应用迁移至微软Azure。不过,如何能够快速实现云迁移,以及在Azure云环境下时刻保障系统稳定高效的运行,进而及时获得真实的用户体验反馈,让企业的SaaS服务交互更快,效率更高,是企业核心关注的问题。
对此,拥有全栈式自动化监控能力的Dynatrace通过加入对Windows Server容器(Docker for Windows)的支持,加强了对微软Azure的全方位、可视化监控服务。无论企业客户是基于Azure构建云原生应用,还是将遗留应用或整个数据中心迁移到云环境中,都能获得全程可靠的性能监控支持,洞察用户体验,并在三个方面为企业创造价值。
Dynatrace可以对微软Azure进行基于人工智能的全栈式可视化监控
作为被Gartner连续八年评为APM领导者的企业,Dynatrace可以帮助正在准备云迁移的企业打消由于部署Azure云导致IT复杂性急剧攀升的后顾之忧。通过目前业界唯一采用人工智能技术的全栈式自动监控解决方案,Dynatrace实现与微软Azure 平台的无缝集成,无需其他步骤即可开箱即用,为向微软Azure云迁移道路上的每一步提供细致入微的支持。
Dynatrace大中华区总经理琚伟表示: “今天,许多SaaS企业客户都在基于微软Azure云环境开展应用,对此的监控也变得刻不容缓。
Dynatrace软件智能平台可全面监控微软Azure云环境,让运营团队不仅能掌握应用性能的全面情况,还能深入洞察云环境下的运行表现,而这些深入分析又使开发人员能够改进其软件架构。我们相信,Dynatrace将帮助企业用户,尤其是SaaS企业用户更好地实现云迁移,为企业开发、运维,乃至业务团队带来卓越的应用价值。”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
随着AI模型规模不断扩大,GPU内存容量已成为瓶颈。Phison和Sandisk分别提出了软硬件解决方案:Phison的aiDAPTIV+软件通过创建跨GPU内存、CPU内存和SSD的虚拟内存池,支持高达700亿参数的模型;而Sandisk的高带宽闪存(HBF)则采用类似HBM的硬件架构,通过TSV连接器将NAND闪存与GPU紧密集成。Phison方案适合中小企业和边缘系统,Sandisk方案则针对大型GPU服务器,两种技术可共存互补。
上海AI实验库推出YUME系统,用户只需输入一张图片就能创建可键盘控制的虚拟世界。该系统采用创新的运动量化技术,将复杂的三维控制简化为WASD键操作,并通过智能记忆机制实现无限长度的世界探索。系统具备强大的跨风格适应能力,不仅能处理真实场景,还能重现动漫、游戏等各种艺术风格的虚拟世界,为虚拟现实和交互娱乐领域提供了全新的技术路径。
法国AI初创公司Mistral AI发布了首个大语言模型全面生命周期评估,量化了AI的环境代价。其Mistral Large 2模型训练产生20,400吨二氧化碳当量,消耗281,000立方米水。运营阶段占环境影响85%,远超硬件制造成本。研究表明地理位置和模型大小显著影响碳足迹,企业可通过选择适当规模模型、批处理技术和清洁能源部署来减少环境影响。这一透明度为企业AI采购决策提供了新的评估标准。
上海AI实验室研究团队开发了革命性的AI编程验证方法,让大语言模型能够在最小人工干预下自动生成和验证程序规范。该方法摒弃传统的人工标注训练,采用强化学习让模型在形式化语言空间中自主探索,在Dafny编程验证任务上显著超越现有方法,为AI自主学习开辟新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