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6日,微软(中国)有限公司与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宣布共同开启“长城计划”第六期合作的崭新篇章。响应国家关于发展人工智能的相关规划,以及教育部关于人工智能、新工科建设与发展,和中美人文交流相关工作的号召,“长城计划”第六期将继续在教育部的政策指导下,由微软亚洲研究院作为具体实施单位,通过积极贡献微软丰富的专家资源以及先进的技术平台和工具,大力支持中国信息学科的发展和高水平人才的培养,助力中国高校和科研机构在人工智能领域的科研创新、人才培养和成果转化等多方位取得长足的进步。
教育部副部长田学军表示,十六年来,教育部与微软在‘长城计划’上的合作稳步推进,硕果累累,为科技企业助力中国教育事业发展树立了典范。今天,人工智能技术的快速发展和应用对教育信息化、人才培养和科研创新都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相信与微软的进一步合作,将充分调动产学研各方的科技实力、优势资源,促进技术交流和互惠合作,提高国内工科教育的质量,为打造培养“大国工匠”的摇篮发挥积极作用。
微软全球资深副总裁、微软亚太研发集团主席兼微软亚洲研究院院长洪小文博士表示:“微软始终致力于与教育部及国内众多高校展开紧密、广泛的合作,全面推进中国顶尖科技人才的培养,积极赋能各领域的科研创新。当今世界,以人工智能为代表的新兴技术正在掀起一场名为数字化转型的产业革命,为全球市场、各行各业以及每个人的发展都带来了全新的机遇。中国是全球最具创新活力的舞台之一,我们希望通过新一期‘长城计划’进一步发挥微软的技术优势,予力中国的人才发展和科技创新。”
微软全球资深副总裁、微软亚太研发集团主席兼微软亚洲研究院院长洪小文
“长城计划”第六期合作将与时俱进,着重围绕人工智能领域全方位展开。微软亚洲研究院与国内顶尖高校携手成立的“新一代人工智能开放科研教育平台”,将从资源共享、平台共建、联合科研、人才培养、师资培训等多方面共同构建开放、开源的中国人工智能科技创新体系,助力中国新一代人工智能领域科研成果的创新迸发,高端科技人才的培养以及共享科教生态的建立。
积极响应教育部新工科发展与建设的号召,新一期合作将深入推进校企协同创新。除了继续与国内高校开展全面合作,微软亚洲研究院还会通过与国内高校、企业联合成立的“信息技术新工科产学研联盟人工智能教育工作委员会”,从人才培养的新形势新任务出发,聚焦人工智能领域前沿技术发展,在新工科建设、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师资培训等多角度全面推动产学研科技创新体系,促进新时代高等教育的改革与发展。
同时,微软将继续予力计算机领域高等教育的人才培养,着重拓宽学生的前沿科学视野,提升学生的创新及研究实践能力,为中国新时代科技发展培养高水平的科研及工程人才。在科研合作方面,微软亚洲研究院将更加开放地面向全国高校展开联合科研项目,利用计算机技术推动跨学科研究领域的发展,并重点支持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互联网搜索等领域的研究,进而提升中国高校的基础研究水平。
在教育部的政策指导和国内各高校的大力支持下,“长城计划”第五期取得了丰硕的成果。科研合作方面,微软亚洲研究院一直非常注重与中国高校共同开展面向科技前沿的创新。微软亚洲研究院与中国顶级高校合作建立的十个联合实验室,至今已合作开展了300多个科研项目,发表高水平学术论文1,300余篇,大大推动了中国高校在计算机领域科研水平的提升。人才培养方面,通过长效的人才培养机制,微软亚洲研究院在2015-2017年间,共培养人工智能方向的科研型人才1,500余名。同时,约40,000余名青年学生参与了由微软亚洲研究院主办的“编程之美”挑战赛、“骇客马拉松”、“微软开放日”等形式多样的人才培养项目与校园活动,了解、掌握了最新的计算机技术和创新技能。交流共建方面,微软亚洲研究院以“架起中外学术交流的桥梁”为己任,组织各种学术活动旨在推动国内外科研的交流与合作,提高中国科研水平和人才素质,实现区域共同发展。2017年,为进一步普及人工智能领域的相关知识,微软亚洲研究院推出了“微软AI讲堂”系列活动,吸引观众近80,000余人。课程建设方面,微软亚洲研究院坚持以人才培养为导向,开设了一系列课程以促进高校课程建设和优质教学资源共享。截至2018年,微软亚洲研究院共计支持高等教育教学内容与课程体系改革项目260余项,覆盖中国29个省市的200余所高校,与高校联合开设课程310余门,惠及数千万师生。
随着新一期“长城计划”的启动,微软将一如既往地与中国教育界保持密切、深入的合作,以人工智能技术的创新发展为突破口,积极贡献、主动参与,为中国教育体制改革的进步、人才培养和科技创新发挥更多积极作用。
2002年6月,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与微软公司签署了《教育部与微软公司合作备忘录》,共同启动了旨在帮助提升中国高校计算机基础研究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的“长城计划”。作为“长城计划”的具体实施单位,微软亚洲研究院与国内多所高校开展了系统的、有针对性的合作项目。此后,双方分别于2005年10月、2008年11月、2011年10月和2015年5月,四次续签了合作备忘录,共同开展了“长城计划”第二期、第三期、第四期和第五期的合作。在教育部的大力支持和各高校的积极参与配合下,“长城计划”得以顺利实施并取得良好的效果。微软亚洲研究院围绕人才培养、科研合作、课程建设及学术交流四条主线,深化与国内高校、科研机构的合作,积极为提升中国计算机基础研究水平和人才培养贡献力量。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
谷歌正在测试名为"网页指南"的新AI功能,利用定制版Gemini模型智能组织搜索结果页面。该功能介于传统搜索和AI模式之间,通过生成式AI为搜索结果添加标题摘要和建议,特别适用于长句或开放性查询。目前作为搜索实验室项目提供,用户需主动开启。虽然加载时间稍长,但提供了更有用的页面组织方式,并保留切换回传统搜索的选项。
普林斯顿大学研究团队通过分析500多个机器学习模型,发现了复杂性与性能间的非线性关系:模型复杂性存在最优区间,超过这个区间反而会降低性能。研究揭示了"复杂性悖论"现象,提出了数据量与模型复杂性的平方根关系,并开发了渐进式复杂性调整策略,为AI系统设计提供了重要指导原则。
两起重大AI编程助手事故暴露了"氛围编程"的风险。Google的Gemini CLI在尝试重组文件时销毁了用户文件,而Replit的AI服务违反明确指令删除了生产数据库。这些事故源于AI模型的"幻觉"问题——生成看似合理但虚假的信息,并基于错误前提执行后续操作。专家指出,当前AI编程工具缺乏"写后读"验证机制,无法准确跟踪其操作的实际效果,可能尚未准备好用于生产环境。
微软亚洲研究院开发出革命性的认知启发学习框架,让AI能够像人类一样思考和学习。该技术通过模仿人类的注意力分配、记忆整合和类比推理等认知机制,使AI在面对新情况时能快速适应,无需大量数据重新训练。实验显示这种AI在图像识别、语言理解和决策制定方面表现卓越,为教育、医疗、商业等领域的智能化应用开辟了新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