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顶网软件频道消息:2018年11月29日,由亿欧公司主办的以“智能产业,美好生活”为主题的2018亿欧创新者年会暨第四届创新奖颁奖盛典在北京国贸大酒店正式举行。
大会现场,汇聚了5000名各产业创新者、行业领袖、国内外知名专家学者共同参与讨论,他们对未来行业发展趋势做出预判,对面临新机遇,企业应该如何做也给出了建议。本次峰会采取“1+6”的组织架构,除了11月29日的“2018创新者领袖峰会”外,30日还将举办包括新技术·新动能创新者论坛、大健康创新者论坛、小程序创新者论坛、金融科技创新者论坛、企业智能服务创新者论坛、未来零售创新者论坛在内的6场垂直峰会。
在2018亿欧创新者年会下午,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教授、博导王田苗、三角兽创始人兼CEO王卓然、将门联合创始人兼CEO高欣欣、商汤科技 联合创始人、资深工程师陈宇恒就《新技术与智能产业》做圆桌讨论。
圆桌环节核心观点为:
1、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教授、博导王田苗:无论是产业还是智能技术,智能机器人也好都会带来很大的一个机会。
2、三角兽创始人兼CEO王卓然:人工智能语义这块要比人工智能语音、图像,从技术上难度更高。因为现在还没有在理论上突破让机器能够跟人一样完全领悟到一门语言,于是语义这种技术,在实地落地过程中经常遇到一个难题。
3、商汤科技 联合创始人、资深工程师陈宇恒:商汤科技作为人工智能平台公司,要打破学术、实验室与行业的边界,去跟各个合作厂商、伙伴通力合作,赋能各个产业,实现真实场景下的AI应用落地。
以下为演讲实录:
高欣欣:大家好,我是将门的CEO高欣欣,也是这个环节的主持人,我相信在一天丰富的内容下来,大家都心潮澎湃,但是仰望星空,还需脚踏实地,所以在今天最后一定要回归一个主题,就是落地。这个环节就专注研究如何落地这件事情,2018年对于智能技术来说是风云变幻的一年,一方面看到所有创投环境趋于理性,另一方面看到头部好公司资源聚集效应明显。一个维度我们看到全世界都在支持创新,全中国都在支持创新,可另一方面又看到每个用户在创新上的投入更加谨慎。这一切都使我们要把智能技术和产业结合变得越来越落地,越来越务实。
接下来就请来三位在智能技术领域的思想者和引领者,一起来谈谈技术和产业的务实落地问题。
今年9月份有一个重大的消息,科技部宣布商汤成为智能视觉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开放创新平台,我第一个问题想请问商汤科技联合创始人陈宇恒。先给我们一个整体概念,在今天不管是技术已经成熟的安防行业,还是大家相信未来的智能汽车行业,都进行了实实在在的落地,在你看来,今天已经落地的这些行业,他们的现状怎么样,你觉得未来哪些行业最有可能激活全新的产业变革?
陈宇恒:近些年,人工智能在核心技术上得到了一个非常快速的发展,技术落地也在不断取得进展。以商汤科技专注的计算机视觉来说,目前已经在各个行业快速落地,这得益于国家政策的支持,人才数量与高校合作等的优势,以及丰富的行业场景与需求。
商汤科技有十几个重点落地的垂直领域,包括智慧城市、智能手机、互动娱乐及广告、汽车、金融、零售、教育、地产等。比如在智慧城市领域,目前我们已经在部分一线城市落地上万路的超大规模视频分析系统,可以为整个城市的安全和管理带来帮助。在手机行业,我们的人脸解锁、美颜、AI双摄、美体塑形等技术,赋能各个不同合作厂商,提升终端用户的使用体验。我认为在2019年、2020年,甚至之后几年,在各个行业都会有更大规模的落地。
同时,我们认为有一个非常有意义的行业,就是人工智能教育。今年,我们发布了全球第一本高中版人工智能的教材,使学生能够更早接触、理解人工智能的概念。同时还有配套的实验平台,让学生可以去做实验,以寓教于乐的方式掌握知识,推动人工智能基础教育的普及发展。
高欣欣:说的特别好,刚才用了一个词叫赋能百业,特别提到了智慧城市在手机上以及在下一代教育上的赋能,一会儿我会展开问一下。接下来想问一下三角兽创始人兼CEO王卓然,在你看来,人工智能语义技术目前所处的阶段是什么样的情况?
王卓然:感谢主持人,刚才陈总说得特别好,“赋能百业”也是我们的一个愿景。但是人工智能语义这块要比人工智能语音、图像,从技术上难度更高,为什么?因为现在还没有在理论上突破让机器能够跟人一样完全领悟到一门语言,于是语义这种技术,在实地落地过程中经常遇到一个难题,就是说我们要为不同的应用场景去优化,每个应用场景不同,优化目标也不同,可能使用的技术脉络就完全不同,所以我们在赋能百业的过程中没有那么快速去扩张。作为一个创业公司,我们就把业务聚焦在三个方向:
第一个是选择了手机这个场景,手机是目前互联网最大的入口,我们在手机上做了一款产品叫做“智能识屏”。我们觉得语音助手向用户主动说话的交互方式在手机上还没有大家的习惯,于是换了一个思维模式,你在手机上看到一个文本,如果对里面内容感兴趣,用触碰的方式触发我们语义理解能力,就能让你一步触达你想要的信息或者服务。
第二块我们选择了智能IoT,在家里、在生活中各个场景的语音交互。我们也是看到这个行业的痛点,现在智能音箱、智能手表这类设备逐渐开始普及了。但是在跟这个设备交互过程中,一旦说一个开放类的话题,它的能力就有限了。于是我们的智能交互平台主打开放类对话,也是接入了有大几千万的设备,每天有千万级的交互次数,来解决现在这个行业的痛点。
作为一个创业公司,尤其是语义这个行业没有那么通用的情况下,我们要找到一个合适的落地场景,在这个合适落地场景之下,我们要建壁垒。我快速说一下壁垒这个概念,主要是两方面,一个是人才壁垒,我们团队身经百战,这些核心做NLP的工程师有十几年经验,所以对不同场景下的需求、产品以及技术怎么排列组合的理解,有一定优势。第二块是数据壁垒,我们找了两个非常合适的场景,满足用户的使用习惯,所以能收到大量数据,这个数据为我们训练模型提供了一个基础,让我们能在行业内保持一个领先的地位。第三块是行业壁垒,我们有第三个业务方向,是智能客服。但是智能客服应用很广,会不会遇到我说这个问题,在不同行业的定制优化都不一样,很难去扩张。于是我们把技术优势着力在两个行业,分别是是电信运营商和券商,我们会精耕细作这两个行业,让智能客服变得更自觉更智能。
高欣欣:太感谢了,接下来请问的是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教授博导王田苗教授,机器人有太多太多的应用场景了,您也在医疗机器人,特种机器人等做了各种各样的尝试,场景特别丰富,在您看来,今天我们国家机器人的发展现状,它的机会和挑战到底是什么样的情况?
王田苗:这个问题提的非常好,也非常大,我试着来理解一下,首先在中国的场合,我们先从产业理解这样一个机会。目前有两个现象,一个现象是医保、教育、住房、商保越来越全,这样就造成很多年轻人不太愿意从事危险、单调,没有创意、简单重复的工作。第二个是目前企业发展过程中,机器人特别工业机器人的价格每年以10%的速度在下降,人员的成本在以每年10-15%的速度提高。这一差就到了十万的临界值,也就是说一个工种如果机器人成本在10万能替代两个人的时候,它就会加速,这个原因是社会背景决定的,所以像我们所说的一线工人、清洁、焊接等等,从产业上带来了很大的需求。
中美贸易的问题造成我们海外订单会有影响,但是从整个社会形态来看,按照国际数据公司统计的数据,未来五年,整个中国的机器人市场将会达到700亿,现在全世界才500亿美元的市场,这是这个时代发生的变化。
高欣欣:而且还是保守估计。
王田苗:我认为我们也带来了技术,分两条线,一条是传统线,材料技术,加工技术,设计制造技术,这些东西是要往重负载、高精度、高速来发展,我们和国外有很大的差别。第二就是人工智能和新材料,人工智能举个例子,机器视觉分解,现在分解在工业中出现一个问题就是工业问题和技术问题有点脱节,技术在实验室很高,搁到工厂里,环境不一样,对象不一样就会下降,这个坎目前在突破,还有像企业大数据BI,我们称之为工业物联网,这也是很有机会的。所以我认为从产业也好,智能技术也好,智能机器人也好都会带来很大的一个机会。
高欣欣:我觉得您说的特别好,其实是给我们打了一剂强心针,接下来我想问的是陈宇恒,咱们今天做的是一个全新的智能技术,所以在每一个落地过程中,平台和伙伴之间的边界就是一个非常有意思值得探讨的事情了,我想请教的是在行业落地的时候,哪些是我们商汤科技这样平台技术公司去做的,哪些应该伙伴着力的,如何通过生态的拉动去加速我们的产业升级?
陈宇恒:落地过程中合作的价值体现在两个方面,一个方面是我们可以给合作伙伴带来什么,另一个方面是合作伙伴在整个合作过程中,给商汤科技这个平台沉淀下来什么。刚才王教授也说到,人工智能技术特别是机器学习技术,在工业应用里面存在一个很大的问题,在实验室里面用实验室数据做的模型或实验,放到真实生产环境里一般不能很好的运行。所以在这个方面,商汤科技作为人工智能平台公司,要打破学术、实验室,与行业的边界,去跟各个合作厂商、伙伴通力合作,赋能各个产业,实现真实场景下的AI应用落地。
我举两个例子,第一个例子是手机行业的,我们的人脸解锁,或者美颜算法,最终要部署到oppo、vivo等手机,或者高通芯片等这些特定的硬件平台上。在这个时候,就需要有很多用户体验上的优化。为什么大家这么喜欢用人脸解锁?因为只要把手机拿起来就可以了,能在各种环境下使用,解锁速度快、准确率好,这些都是需要我们和合作伙伴一起不断优化的。
第二个例子来自我现在负责的智慧城市这块业务,智慧城市领域有非常多的参与者,有系统集成商、有摄像头生产商,包括我们自己作为一个算法平台公司,大家都是生态里面很重要部分。这些参与者需要通力合作,针对业务需求去优化平台、打磨产品,使产品真正能起到作用,比如协助一线警察破案,寻找走失的儿童、老人,这都是我们曾经做过的案例。
通过与合作伙伴更通力的合作,人工智能技术可以更好地落地,更好地在实际场景里面产生价值。
高欣欣:好的,谢谢。接下来问下王卓然,对于创业者来说,选择一个细分领域活下来是致命的关键,所以您能不能跟我们分享你是如何做细分领域的选择,在这个过程中,有没有什么值得分享给我们创业者的经验。
王卓然:好的,首先简单地说,为什么选这三个行业,手机是现在互联网流量最大的载体,但是流量变现这件事,本身要赌长线,而客服是现在的短线,我做生意是为了赚钱,这是我短线的收入。为什么做对话平台,做智能IoT,这个是大家公认的未来,所以我们必须为未来布局,这是简单概括为什么选了这三个行业。深层次的原因是,如果做人机对话,有一个最核心的问题——就是数据在哪?我们其实经过很多实践想到两个办法,智能IoT上面开放的对话,我能洞察用户的意图,默认的有限技能突破不了,你还在跟他聊什么,这是未来我们要覆盖的领域。已有领域中包含意图的人机交互的最大数量文本从哪来,你每天在手机上收到的文本可以近似于一个对话消息,我们用非对话的形式把数据拿到,然后去反哺我们对话的模型,就是在构建我们自己的数据生态。
高欣欣:我觉得其实说的非常好,活下来确保今天的覆盖和为明天做布局,这样落地了三个行业非常清晰的去定义了您的选择,而且它之间是有连续性和延展性的,特别感谢。
接下来要问王田苗教授,刚才两位都是创业者,这几年随着人工智能等行业的发展,出现了一大批机器人创业公司,可是在这些创业公司出现的时候有一个不能否认的事实,比如说工业机器人这个领域里面60%到70%的市场还是被四大家族占据着,所以我想问您的一个问题,从整个产业战略思考者维度,我们的机器人如何构建壁垒呢?
王田苗:关于机器人还是处在一个比较尴尬的发展时代,比如说工业机器人,其实真正做工业机器人不赚钱,很辛苦,高端的工业机器人比进口的还贵。四大家族也好,智能企业也好,在成套的自动化生产线,像整车几乎他们有绝对话语权,因为安全、效率、解决方案的意义。
这个对于初创的机器人公司目前可以看到有两个明显的路径:一个路径,不去跟大企业进行运营开发,因为这些企业都是大企业,我去进入小企业,小企业相对来说精度、重量、速度要求不高,所以我们称之为小型机器,目前中国还很有优势,现在发展很快。还有一个路径,进入到四大家族没有触及到的一些行业,四大家族为了保证它的利益、规模,对于非标的东西是不碰的,中国人服务成本低,基本上都从非标所集中到的,像我刚才说的从小B到社会服务,像我们所说的接待、清洁,甚至我们说其他的。
另外一点,我认为就新的一些小企业更多的放到了新技术,这里包括激光、视觉、交互,还有智能的组合等等,现在的企业非常之多,做机器人相关的大概1000多家,主机厂大概20多家,做系统应用的大概500多家,但是最后也会大浪淘沙,事实是这样。
高欣欣:说的太好了,我觉得您真的是正能量爆棚,而且说的非常有理有据,太多想继续聊的了,意犹未尽。
技术的美好就是让我们不断刷新着对于美好生活的体验和想象,解决着我们之前想都没有想过可以解决的问题,作为创业者、创新者,我们的使命就是仰望星空,然后脚踏实地,自己创造美好的未来。
谢谢各位来宾,谢谢大家。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
DeepSeek 的 AI 模型在处理效率方面取得重大突破,可能对数据中心产生深远影响。尽管引发了科技股抛售,但业内专家认为,这项创新将推动 AI 应用普及,促进大规模和分布式数据中心基础设施需求增长。更高效的 AI 算法有望降低成本、扩大应用范围,从而加速数据中心行业发展。
Rivian 正全面推进 AI 技术整合,开发下一代电动车平台,以挑战特斯拉的市场地位。公司计划于 2025 年实现免手驾驶,2026 年达到 L3 级自动驾驶。Rivian 还将在车载系统中广泛应用 AI 技术,提供语音交互等功能,并计划推出更实惠的车型,扩大市场份额。
Postman 发布了 AI 代理构建器,这是一款创新的生成式 AI 工具。它允许开发者通过整合大语言模型、API 和工作流程来设计、构建、测试和部署智能代理。这一工具旨在简化 API 交互、优化工作流程,并支持创建能执行复杂任务的智能代理,标志着 API 优先的 AI 开发迈出了重要一步。
微软第二财季利润同比增长10%,人工智能年化收入达130亿美元。然而,云计算业务未达预期,下季度指引不及预期,导致盘后股价下跌。公司资本支出创新高,以满足AI和云需求。尽管Azure增长放缓,但微软对下半年增速加快持乐观态度。同时,中国AI初创公司DeepSeek的崛起引发业界对AI基础设施投资的重新审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