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顶网软件频道消息:2018年11月29日,由亿欧公司主办的以“智能产业,美好生活”为主题的2018亿欧创新者年会暨第四届创新奖颁奖盛典在北京国贸大酒店正式举行。
大会现场,汇聚了5000名各产业创新者、行业领袖、国内外知名专家学者共同参与讨论,他们对未来行业发展趋势做出预判,对面临新机遇,企业应该如何做也给出了建议。本次峰会采取“1+6”的组织架构,除了11月29日的“2018创新者领袖峰会”外,30日还将举办包括新技术·新动能创新者论坛、大健康创新者论坛、小程序创新者论坛、金融科技创新者论坛、企业智能服务创新者论坛、未来零售创新者论坛在内的6场垂直峰会。
在2018亿欧创新者年会上, 松鼠AI 联合创始人兼CEO周伟发表了《AI如何重构传统学习体系》的演讲。
他表示:
1、网络教育发展有6大浪潮,分别是互联网+浪潮、工具化浪潮、O2O浪潮、真人一对一的浪潮、内容获客浪潮、人工智能浪潮。
2、第7次我们对于未来的教育也有一个美好的猜想,叫无人教室,这个无人教室没有老师,只有助教,是对未来教育领域的探索。
3、传统的教学一个老师带100个学生,学的好不好就要看这100个学生和老师之间能力值的匹配度,未来基于AI我们将重构这种教学关系,仿佛有100个老师在我们的学习系统里面只服务一个学生。
以下为演讲实录:
今天最主要跟大家分享的是我们在教育这个领域里面所经历过的这些浪潮,大会的主题是智能生活、智能时代,其实智能不是一蹴而就的,它是伴随着前面有很多次其他技术的改革,和其他技术的发生演变而来的。
可以看到网络教育到今天的发展经历过六次浪潮的演变。第一次是互联网+浪潮,第二次是工具化浪潮,第三次是O2O浪潮,第四次是真人一对一的浪潮,第五次是内容获客浪潮,第六次才是人工智能的浪潮。每一次浪潮都孕育着新技术和新硬件设备的提升。
互联网+浪潮:最优质的教育资源普及化
第一次浪潮起源于互联网+浪潮,国内典型的公司有沪江、新东方在线等。沪江网成立于2001年,新东方在线2005年,大家可以看到第一次浪潮发展的时间都是在2001年到2005年之间。为什么2001年之前没有互联网+浪潮?什么叫互联网+浪潮?就是把过去传统的优质教育资源放到互联网上,大家可以随便的通过互联网去获取。
为什么发展的时间是在2001年以后?这里面有两个大的技术背景,第一个技术背景是感谢我们伟大的祖国、伟大的党,中国的网络建设真正的高速发展就是在2001年以后,大家家里用了光纤,有了宽带,不像2000年之前上网要用Modem拨号上网,不能从网上来宕下来任何的东西。
第二个就是影像储存技术,2000年以后慢慢有了视频网站,影像存储成本低了,所以你可以把优质教育资源的影像资料放在互联网上供大家获取,它是有一个技术背景在那儿的。可以看到很多公司投了重资去做互联网+,YY旗下的100教育,当时雷军和李学凌老师投了10个亿进去,他们的口号就是解放教育力量,实现百分愿望,把优质的资源放在互联网上。
互联网+有一个好处,就是将最优质的教育资源进行普及化,所有人在世界任何一个角落,只要能上互联网就能获取。但是它的劣势非常明显,就是完成率低、辍学率高,因为学习是反人性的,非常枯燥,如果是单向输出的话很难有人坚持下来。坦白讲互联网+还有一次浪潮叫电视浪潮,90年代有一种成人教育叫做电大,每个星期礼拜二下午在教育电视台可以进行电视大学的学习,一个老教授在上面讲,那种教育方式是单向输出,没有互动,不是个性化的,所以完成率低、辍学率比较高。
我们可以看到MOOC这种形式的互联网+辍学率达到85%到90%,大家可以想想你自己在线上完成过多少课程?很少。我看了看微信读书的朋友圈里面看完整本书的都没有几个,更别说学习了。
工具化浪潮:教学系统才是核心,工具只是辅助
第二次浪潮是工具化浪潮,它的诞生基本上是从2011年到2014年,什么叫做工具化浪潮呢?就是教学教育这个过程当中的一些工具化,比如说拍照搜题,如果有孩子的一定能够感受到现在孩子的作业越来越多、越来越难,大学毕业的学历辅导一个初中的孩子,是有心无力的,那怎么办?我们可以通过手机把这道题一拍上传到某一个工具类型的网站,答案和解析步骤马上就出来了。
为什么是2011年以后这个浪潮兴起呢?这里面有两大技术背景,一个就是移动互联网的兴起,4G信号出来了。原来2G信号也没有办法拍照搜题,拍完照它要打转打半天,根本没有办法上传,获取一道题的答案8分钟、10分钟,也没有那个时间,这是一方面。第二个方面是什么?智能手机的普及,中学生现在只要花1000块钱就可以买到一个国产像素非常不错的智能手机。有了这两项硬件和无线技术的支持,我们可以看到这个浪潮来的非常凶猛,每一家公司注册都是几千万用户,月活都是几百万,高峰就在4点半到8点之间,大量的学生去使用。有了这些工具,我们再也不用为做作业犯愁了。
工具化浪潮可以导入大量的免费流量和用户,他们的注册用户和日活非常好,但是却无法介入到教学过程,因为他没有教的过程,只有给你答案的过程。在这个行业里面,教学体系和教学系统才是真正的核心,工具只是一个辅助。
O2O浪潮:老师质量良莠不齐
第三次浪潮就是O2O浪潮,这个基本上发生在2014年,我们也是2014年创立的,当时出来融资,不叫O2O融不到钱。O2O公司有两个大的技术背景,一个就是移动互联,第二个就是移动定位的技术完善。
出来了很多这样的公司,它能匹配到个人用户和老师之间的位置关系,当然这些公司随着O2O浪潮泡沫破了之后,现在非常少了。因为O2O是高频的,教育不太适合O2O。像我们点外卖是高频的,我每天会两顿饭使用外卖系统,出门打车,无论是快车、滴滴也好,天天都是要出门的,需要高频。但是老师这件事情不用天天找,找一个老师,这个老师教的好,我能跟他一年、两年,甚至三年,所以它不是高频的。
第二个,就是对接闲散资源减少成本,这是O2O大的核心,优质的老师一定不是闲散资源,闲散资源的老师一定不是优质的,大家都知道你的孩子如果找到一名好的老师,你还得去排队,还得托关系交学费才行,哪有那么多闲散的资源呢?所以整个供给端也是不匹配的。
内容获客浪潮:有效吸引用户,竞争壁垒低
第四次浪潮就是内容获客了,慢慢的开始切入教育的本质,因为教育你不做内容,不做教学上的研发,不做教育内容品质上面的研发,是没有办法提供好的教育资源给到学生的,我们可以看到很多设计公司做得非常好,从2013年到2015年是一个爆发期,像洋葱数学、爱学堂等等,他们通过把优质的教学内容进行知识点化,然后放到互联网上提供给学生,小的知识点式的学习对于用户吸引非常有效,这里面唯一一个不好可能先发优势和后发优势形成的壁垒不够强,因为有钱就可以去做,做内容主要还是看财力上面的投入。
真人1对1浪潮:经济效益低
第五次浪潮就是真人一对一的浪潮,这里面比较典型的就像vipabc、VIPKID、51Talk、掌门的兴起,这些公司成长的非常好,像VIPKID一年能做五六十亿的销售,掌门也能做到四十亿。对传统教育行业来说,如果想做到四十亿的规模必须得用十年以上,四年是不可能做到的。为什么在线能够做到?因为它没有违背教育的本质,它还是以教为主,我们刚才提到的前面那四个,它都是在教育这个细分市场整个闭环里面的某一个环节,像工具化、内容等等,它不是一个完整的教学过程,我们可以看到真人一对一在线教育最大还原了线下的传统教育模式,只是改变了物理的空间,有了资源上面一些对接的便利性,所以这类公司发展会非常快。
说老实话,一对一教学无论是线上,还是线下,经济效益相对来说都比较低,同时在不断扩张的时候,还会受到老师资源因素的困扰,如果扩张的大,你的教学水平就会被稀释。
接下来就是人工智能浪潮,也是从2014年开始兴起,最主要是因为有了AlphaGo开始下棋,2015年AlphaGo没有下棋这件事情发生之前,大家对于人工智能的了解不是很深,都认为人工智能只有6岁孩子的智力,你不能靠6岁孩子的水平去教学生,随着AlphaGo下了两场棋,大家会认为在这个领域里面有很多时候其实人工智能已经胜于人类的功能,所以出来了大量公司,国内外都有很多,国内现在涌入这个赛道的差不多有500家。
第7次浪潮猜想:无人教室
回顾了前6次,第7次我们有一个大胆的猜想,刚才看论坛上大家对未来美好生活有一个猜想,我们对于未来的教育也有一个美好的猜想,叫无人教室,这个无人教室没有老师,只有助教,是对未来教育领域的探索。
我们准备开启松鼠AI教育新零售的先河,通过人工智能的技术把教师的成本控制的比较低,整个运营的效率会提升,然后实现教育的平等化,线上线下的无人教室都有30%的真人助教,背后的教育团队是全职的特级或高级教师,这样就能够把优质的教育资源通过人工智能、互联网的形式在每一个教室里面进行传播。
为什么新零售一定要线下?特别教育场景为什么一定要线下?因为教育要形成闭环,提供一个非常好的教育场景化给到学生,他的学习才有效,这种教育叫做有监督无干扰。
新的零售是按需分配,教育对学生是按学生的学习进度来分配,我们将基于人工智能去打造一个新的学习关系。过往的学习关系都是以教师为核心的教学体系的构建,有了人工智能以后,完全可以构建一个以学生个体为核心的学习体系。
目前我们在全国已经有1600多家的无人教室,涉及到300多个城市。大家可以看到整个的无人教室长的还是很漂亮的,因为没有人的存在,所以它的空间会比较大。
我们希望通过AI这项技术能给每个孩子一位像苏格拉底、达芬奇、爱因斯坦合体的超级AI老师,它将彻底解决我们学生和老师之间的配比关系。传统的教学一个老师带100个学生,学的好不好就要看这100个学生和老师之间能力值的匹配度,未来基于AI我们将重构这种教学关系,仿佛有100个老师在我们的学习系统里面只服务一个学生。
这是我们对未来教育里面AI能给我们带来的一些畅想,谢谢大家。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
DeepSeek 的 AI 模型在处理效率方面取得重大突破,可能对数据中心产生深远影响。尽管引发了科技股抛售,但业内专家认为,这项创新将推动 AI 应用普及,促进大规模和分布式数据中心基础设施需求增长。更高效的 AI 算法有望降低成本、扩大应用范围,从而加速数据中心行业发展。
Rivian 正全面推进 AI 技术整合,开发下一代电动车平台,以挑战特斯拉的市场地位。公司计划于 2025 年实现免手驾驶,2026 年达到 L3 级自动驾驶。Rivian 还将在车载系统中广泛应用 AI 技术,提供语音交互等功能,并计划推出更实惠的车型,扩大市场份额。
Postman 发布了 AI 代理构建器,这是一款创新的生成式 AI 工具。它允许开发者通过整合大语言模型、API 和工作流程来设计、构建、测试和部署智能代理。这一工具旨在简化 API 交互、优化工作流程,并支持创建能执行复杂任务的智能代理,标志着 API 优先的 AI 开发迈出了重要一步。
微软第二财季利润同比增长10%,人工智能年化收入达130亿美元。然而,云计算业务未达预期,下季度指引不及预期,导致盘后股价下跌。公司资本支出创新高,以满足AI和云需求。尽管Azure增长放缓,但微软对下半年增速加快持乐观态度。同时,中国AI初创公司DeepSeek的崛起引发业界对AI基础设施投资的重新审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