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个充满各种变化,机会转瞬即逝,挑战不断出现的世界,企业想要生存和战胜挑战、抓住机会,就需要不断的进行转型和适应变化。数字化转型是能够帮助企业加快创新、优化资源、提升竞争力的重要手段,而以云计算为代表的第三平台技术成为各种组织进行数字化转型不可缺少的工具。对于这些组织来说,是否需要向云平台迁移早已不是需要去验证的问题,如何向云平台迁移,如何更好的把云服务和自己的业务相结合才是他们更多思考的问题。比较起私有云,公有云提供的服务往往更丰富,但是对对于数据安全有更多要求或者需要满足行业监管,希望云平台能够提供更多个性化或者行业性功能,把IT能力作为核心竞争力掌握在自己手中的组织来说,私有云才是他们上云的首选。
2017年中国私有云平台建设市场的规模达到了54.6亿美元 (约合380.75亿元人民币)。IDC预测,未来五年整个市场仍将以24.8%的复合增长率快速增长,到2022年整个市场的规模将会达到165.4亿美元 (约合1153.41亿元人民币)。整体市场份额占比最大的是基础架构硬件,其次是服务和基础架构软件,2017年,这三者的比例分别是51.1%、44.4%和4.5%。虽然在整体市场中的占比最小,但是基础架构软件增速最快。预计到2022年,市场占比上升到6.6%。硬件是构建私有云平台不可缺少的基石,可是云平台的核心却在于软件,软件的发展将影响到硬件和服务的发展方向。
进入快速增长期的私有云将从2018年开始迎来新一轮的迭代更新和建设热潮,其增长来自于:更多的企业和行业开始部署或者建立更大规模的私有云;新应用(数据分析,AI,IoT,移动)和新场景(边缘计算,智慧/平安城市,行业云)对云平台的需求;多样化的商业模式促使更多不同类型的用户使用私有云;国家出台的信息化建设相关的各种政策和指导意见大力推动政府和企业利用云计算技术提高效率和进行业务创新。另外,受到服务器核心部件内存涨价导致服务器价格全面上涨的影响,IDC预计私有云平台建设市场在未来两年都会有较高的增长率。
从行业来看,相比2016年,2017年政府、金融和电信仍然是在私有云平台建设上花费最多的行业,但是其他行业的投入都有不同程度的增长,其中制造、能源和服务行业的投入增长都超过50%。IDC相信,随着企业对数字化转型的需求越来越迫切,云相关技术越来越成熟,私有云的成功案例越来越多,各行业未来对私有云的投入也会越来越大。
IDC 中国企业级研究部研究经理李昭表示:"私有云市场在中国仍然处于快速发展的增长期,各种新技术、新应用、新场景、新架构成为了私有云平台建设市场能够保持快速持续增长的助推器,全栈的云解决方案,云一体机以及混合IT环境的管理和编排将是未来发展的热点。私有云市场拥有庞大的生态体系,企业在发展自身技术和服务能力的同时需要积极扩展生态圈,才能在激烈的竞争中处于不败之地。"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
本文介绍了 Mastercard 推出的 Agent Pay,通过将 AI 搜索平台与支付系统整合,使用户无需切换窗口即可安全完成交易,同时利用代币化技术和大数据风控,实现企业级无缝支付。
Salesforce 最新研究发布多个企业级 AI 模型、数据集和测试平台,旨在提升 AI 在复杂业务场景中的一致性与可靠性,为企业提供实用、可信赖的智能工具。
Anthropic 推出可让 Claude 实时检索最新信息的 web 搜索 API,助力开发者构建定制 AI 应用,挑战传统搜索模式。
Stripe在年度大会上推出多款支付创新产品,包括基于亿级交易训练的AI模型提升反欺诈能力、稳定币多币卡以及多支付渠道管理工具,并快速协助 Nvidia 完成账单迁移,全面扩展全球支付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