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软宣布已经收购了Express Logic——一家相对低调但有影响力的软件制造商,其技术可以为全球大部分互联网连接的设备提供支持。
微软尚未披露这次收购的交易条款,不过考虑到Express Logic在互联设备生态系统中所扮演的突出角色,收购价格有可能是相当可观的。
Express Logic打造了ThreadX——一种专门用于功率受限的小型电子产品的操作系统,从智能灯泡到工厂中用于生产调度的工业控制系统,大多数应用中都可以找到ThreadX的身影。
ThreadX甚至被用于太空任务中——NASA选择了ThreadX为2005年从卡纳维拉尔角起飞的Deep Impact探测器提供动力。Express Logic方面称,自20多年前首次发布以来,ThreadX已经总计部署在62亿台设备上。
ThreadX平台最显着的特点是占用空间小,只需要几兆的存储空间即可安装,并且启动只需要不到120个处理器周期。
ThreadX将成为补充微软自主开发的Azure Sphere操作系统在互联设备领域的一个补充。Azure Sphere软件也相当轻巧,但对于某些低功耗系统来说可能过于耗费资源,这次收购正好填补了这一空白。
微软Azure IoT总监Sam George在博客文章中解释说:“我们会向客户推荐使用Azure Sphere实现最安全的云连接,但是Azure Sphere在高度受限的设备中无法使用,所以在这个领域我们会推荐使用Express Logic的ThreadX RTOS,而不是其他RTOS选项,因为它具有额外的认证以及与Azure IoT Hub的现成连接。”
IoT Hub是微软Azure公有云中的一套互联设备管理服务。收购完成后,微软可能会在ThreadX及微软云服务之间增加更多集成以推动企业采用Azure。
ThreadX目前也还在为AWS和Google云平台提供连机器,微软方面没有具体说明收购后是否会继续提供这些支持。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
全新搜索方式出现,字节发布宽度优先搜索基准WideSearch,垫底的竟是DeepSeek
阿里巴巴团队推出DeepPHY,这是首个专门评估AI视觉语言模型物理推理能力的综合平台。通过六个不同难度的物理环境测试,研究发现即使最先进的AI模型在物理推理任务中表现也远低于人类,成功率普遍不足30%。更关键的是,AI模型虽能准确描述物理现象,却无法将描述性知识转化为有效控制行为,暴露了当前AI技术在动态物理环境中的根本缺陷。
GitHub CEO声称AI将承担所有编程工作,但现实中AI编程工具实际上降低了程序员的生产效率。回顾编程语言发展史,从Grace Hopper的高级语言到Java等技术,每次重大突破都曾因资源限制和固有思维遭到质疑,但最终都证明了抽象化的价值。当前AI编程工具面临命名误导、过度炒作和资源限制三重困扰,但随着技术进步,AI将有助于消除思想与结果之间的障碍。
AgiBot团队联合新加坡国立大学等机构开发出Genie Envisioner机器人操作统一平台,首次将视频生成技术应用于机器人控制。该系统通过100万个操作视频学习,让机器人能够预测行动结果并制定策略,在多个复杂任务上表现优异,仅需1小时数据即可适应新平台,为通用机器人智能开辟全新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