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软和Docker今天发布了彼此产品之间具有里程碑意义的首个集成,旨在简化基于云的容器应用开发。
在上个月举行的Docker DockerCon线上发挥期间,微软和Docker这两家长期合作伙伴宣布扩大联盟关系,这次的重点是简化面向双方共同客户的应用开发。为此,厂商表示将把微软Azure公有云和Virtual Studio Code代码编辑器与Docker Desktop(用于构建容器化应用的Docker开发者工具包)进行集成。
现在这项集成已经开始面向用户提供,但还处于边缘发布阶段,意味着仍需要进行一些测试和收尾才能完成。
Docker Desktop包含几种不同的工具,与微软合作的主要是命令行工具Docker CLI和Docker Compose方面,其中Docker CLI可以让开发者通过这个命令行工具使用Docker容器,而Docker Compose则是用于构建多容器应用的一款软件。
开发者现在可以通过Docker CLI登录Azure,而不必单独打开一个窗口。然后,开发者可以访问微软管理容器托管服务Azure Container Instances,并通过同一个命令行界面在服务中创建新的Docker容器。用户还可以使用Docker CLI定义配置设置,并运行其他常见命令来执行例如检查容器之类的任务。
Docker首席执行官Scott Johnston在DockerCon大会上接受采访时表示:“有大量的自动化和预先配置的智能默认值或合理的默认值,都是在幕后进行的,Docker和微软合作中有大量硬核的工程设计工作,旨在简化这个部分,使其易于使用。”除了他之外,微软开发者工具企业副总裁Amanda Silver也接受了采访。
较大的Docker应用通常由多个单独的容器组成。微软已经增加了与构建多容器应用的Docker Compose的集成,让此类工作负载也可以直接部署到Azure Container Instances。
初始部署后,开发者可以使用命令行界面来维护和管理应用。微软Amanda Silver解释说:“另一个我们真正要确保的事情是,即使在部署之后,你也可以检查和诊断这些容器和图像,而不必抛弃该工具。”
“如果出现问题,你可以打开一个shell,并以交互方式运行,能够查看容器中的日志,甚至可以检查其中一个容器,以便查看环境变量或其他容器的详细信息,”Silver说。
微软的Visual Studio Code代码编辑器是此次双方合作的一个重点。微软为该工具提供了一项Docker扩展,让开发者可以通过同一个界面启动、关闭和管理他们的容器和相关文件,在这个界面中,开发者可以编写代码使其运行在这些容器中。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
印度理工学院研究团队从大脑神经科学的戴尔定律出发,开发了基于几何布朗运动的全新AI图像生成技术。该方法使用乘性更新规则替代传统加性方法,使AI训练过程更符合生物学习原理,权重分布呈现对数正态特征。研究团队创建了乘性分数匹配理论框架,在标准数据集上验证了方法的有效性,为生物学启发的AI技术发展开辟了新方向。
英伟达和诺基亚宣布战略合作,将英伟达AI驱动的无线接入网产品集成到诺基亚RAN产品组合中,助力运营商在英伟达平台上部署AI原生5G Advanced和6G网络。双方将推出AI-RAN系统,提升网络性能和效率,为生成式AI和智能体AI应用提供无缝体验。英伟达将投资10亿美元并推出6G就绪的ARC-Pro计算平台,试验预计2026年开始。
Sony AI开发出SoundReactor框架,首次实现逐帧在线视频转音频生成,无需预知未来画面即可实时生成高质量立体声音效。该技术采用因果解码器和扩散头设计,在游戏视频测试中表现出色,延迟仅26.3毫秒,为实时内容创作、游戏世界生成和互动应用开辟新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