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anning is dead(规划已死)。”三年前的红帽峰会上,时任红帽CEO的 Jim Whitehurst 在演讲中提出了这样的观点。
他认为创新不能依靠规划,因为现在有越来越多的创新已经不是计划的产物,很多时候计划在完成之前就已经过时了,因为这世界变化太快。这就意味着企业必须加快创新速度,以技术支持业务的创新与发展。
一方面,要以开放、包容、创新的心态迎接变化;另一方面,需要优化现有的IT资源来提升效率,构建更加现代化的应用,以便快速响应业务需求。开源,正是企业走向创新的关键所在,开源在IT业务的启动、成本、质量和更新迭代时间方面优势明显,能够提高开发效率并降低运营成本。
日前,由企业开源实践联盟和红帽共同举办的“2020红帽论坛IT高管线上沙龙”活动中,红帽全球副总裁兼大中华区总裁曹衡康、格力电器计算中心主任科栋伟、海信集团IT与数据管理部/技术开发部长单奇聪就“大变革下的IT创新与领导力”的主题,探讨了企业如何拥抱变局下的数字化转型、开源给企业创新带来了哪些价值、以及企业组织中领导力的管理范式等话题。
变局下的数字化转型
相信对于很多企业和个人来说,今年是个特殊的一年——远程办公是员工日常,急速上线各种系统成为IT部门常态,数字化营销也成了业务渠道的常规思路,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了数字化转型的试水,据统计,在全球仅过去10个月就产生了比过去10年更多的数字化转型。
很多企业的“免疫力”也在这场疫情中经受了不同程度的考验,企业IT云化架构可靠、灵活、敏捷也面临着诸多突发场景的极限检验。拿海信集团为例,年初突如其来的疫情,给公司带来了很大的影响,IT部门需要快速响应,就疫情进行科学防护,面临工作高效协同、营销模式转变、及时保障复工复产等诸多业务需求压力。
对于格力集团来说,据科栋伟介绍,此前进行VPN远程办公的主要是IT部门的运维人员,现在需要开放给营销部门等,但是由于他们缺乏IT基础知识,这给远程办公带来了困难。同时,利用信息化手段进行防疫时,IT部门也面临很大的工作压力,需要急速上线各种系统。“这对于数据的收集和处理来说,是个很大的挑战。”他说。
当然,这些挑战也并不意外。在曹衡康看来,就好像一个“翘翘板”,一边是速度,一边是敏捷,要达到平衡状态,需要拥有开放的技术和人才,建立开放式的组织与文化。企业若能引入开源的方法,系统架构将会灵活很多,也能在很大程度上减少IT人员的开发和运维压力。
拥抱开源 创新不易
尽管优势明显,企业的开源之路并不是一帆风顺,真正部署开源技术还面临很多挑战。
比如技术的获取。开源技术迭代速度很快,枝繁叶茂的开源代码带来了惊人的技术创新,任何人都可以获取免费的上游社区版本,但这真的安全吗?企业在获得开源软件代码自由权利的同时,也要承担开源带来的风险。比如,自有知识产权代码泄露、许可证违规、开源软件开放之后和原有软件之间的兼容性等等一系列问题。
“红帽在其中充当的角色,就是园丁,修修剪剪,提供一个多样、开放、安全健康的生态环境。”曹衡康解释说,致力于开源开放的红帽,在技术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提供稳定、安全的企业级商业软件,助力企业进行数字化创新。
例如,格力集团使用了很多红帽开源的技术,引入OpenShift,通过容器化的编排,基于容器的开发者平台提升企业研发软件效率和自动化能力,能够快速交付软件系统,同时搭建了跨机房跨云,私有云/混合云的方案实现业务的快速发布,红帽提供了OpenShift技术支持、开发者平台技术支持,以及开发人员的相关培训和认证工作。
从用开源,到学开源,再到懂开源,人才,是企业拥抱开源与创新的入口。科栋伟表示,如今格力集团内部的技术栈、系统结构,甚至开发模式,逐渐变得越来越开源,怎么给IT人员培训是格力一直以来思考的问题。格力借助红帽的技术能力和服务能力,对IT人员进行培训,包括开源技术使用培训、开发代码能力的培训、项目管理的能力培训。
根据曹衡康介绍,红帽联合全国数十家红帽学院合作伙伴及大专院校,目前有3万多客户、合资伙伴、工程师得到认证;每年合作举办红帽挑战赛,加速开源人才培养;针对企业,红帽有专门的企业培训和技术认证机制;设立红帽开放创新实验室,除了在技术方面帮助企业注入创新血液,红帽也让企业从思维、管理、流程各个方面学习如何让内部流程更具敏捷性,运维更灵活。
开源,是技术更是一种文化
实际上,开源推动企业数字化转型的重要作用不言而喻,得到了越来越多企业的认可,这是开源技术和开源软件所带来的巨大优势,特别是在推动创新方面。开源和开放创新,是相得益彰的。开源,本质上就是一个代码分享和交互的平台,任何人都可以把自己的创新贡献出来,分享代码并和更多人分享,大家互相激发最后产出更好的产品。
从这个角度来说,不少公司已经从开源思想中受益。近几年,海信集团的工作性质和价值创造的方式正在发生变化,对接受新事物的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单奇聪表示,海信集团内部经常鼓励同事们要有主人翁精神,主动去迭代优化工作流程,对工作的业务结果负责。“借鉴开源共享的精神,我们也发动IT部门全员都参与到营销创新的活动中去,我们会从流程、数据、技术等多个视角,以业务的管理能力和运营效率提升为目标,利用现有系统来改善提案工作,截止目前,已经给我们带来了很多新的思路和新的方案。”他说。
这里说的“主人翁精神”,正是红帽所一直提倡的,曹衡康解释说,开放式组织,是“自下而上”的思维,也就是当所有人都把公司放在第一位时,每个人都从中获益;每个人都有一些特殊的东西可以贡献;每个人都有未开发的潜能;每个人都有责任担任领导角色;当所有人都把公司放在第一位时,每个人都从中获益。
这样开放的领导力和组织架构正是应对每时每刻纷繁变化的最佳办法。因此,越来越多的IT决策者,正把这种开放的领导力思维全面引入到自己的组织当中来。
对此,作为多年来一直扎根IT行业的单奇聪感触良多,他说IT部门希望成为业务部门可信赖的伙伴,与业务部门一起对企业的发展负责,从他个人的工作经验上看,一个合格的IT领导者要激励、包容员工,同时使用多元化开源技术,构建一套高标准、高质量的研发框架和体系,将工作最佳实践固化到平台上,实现工作流程方法的标准化与度量化,让团队全员在日常工作当中可以持续受益;第二,以绩效为导向对工作结果负责,这是开放领导力更为落地的一种方式。
“开放式组织”,创造了一个良性循环,或称之为飞轮效应,简单来看,一个企业的开放领导管理范式越多,开放文化越多,新想法越迸发,刺激更多的技术创新,企业的数字化创新才能更加持久、有活力。
这才是真正的开源,也是红帽持续努力目标之一。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
随着IT成为企业运营的核心支撑,IT服务台的重要性日益凸显。现代ITSM平台已从简单的帮助台发展为复杂的管理系统,集成了工单跟踪、资产管理、性能监控等功能。这些平台的核心是工单门户,确保请求得到及时处理。许多产品强调自助服务功能和AI集成,通过智能路由、预测分析和生成式AI来提高问题解决效率。本文详细介绍了21款主流ITSM工具,帮助企业选择适合的解决方案。
韩国AI研究院团队深入研究了大型语言模型的置信度评估机制,发现AI有时会对错误答案表现出过度自信的"幻觉"现象。研究揭示了AI内部"置信度计算器"的系统性偏差,提出了"内部一致性检测"方法来识别AI的真实确信程度,为开发更可靠的AI系统提供了重要科学基础。
思科与英伟达、VAST Data合作推出安全AI工厂,整合服务器、GPU和存储设备为企业提供一体化AI基础设施。该方案采用融合基础设施形式,以AI POD作为核心组件,搭载英伟达RTX PRO 6000 Blackwell GPU和思科UCS服务器。存储方面支持NetApp、Pure Storage或VAST Data产品。VAST声称其InsightEngine能够加速RAG管道,将响应延迟从分钟级降至秒级,支持企业级智能体AI应用。
苹果公司研究团队通过创新的GSM-Symbolic测试方法,发现当前先进AI系统在数学推理方面存在严重缺陷。研究表明,AI虽然在标准测试中表现优异,但面对表述稍有变化的同类问题时准确率显著下降,暴露出其缺乏真正的逻辑理解能力,主要依赖模式匹配而非推理。这项发现为AI评估提供了新标准,并为未来开发更可靠的AI推理系统指明了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