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从古至今有着“上有天堂,下有苏杭”之美誉,既是我国的历史文化名城,也是长江三角洲重要的中心城市之一。
苏州是非常重要的工业基地,成规企业有一万两千多家,民营、私营企业众多,商业类型丰富,为数字化的实践场景提供了充足的施展空间,是数字化创新和生态发展的绝佳舞台。
同时,苏州也是典型的区县经济发展均衡且快速的地市典型,从2020政府工作报告汇总来看,苏州GDP突破2万亿,昆山、张家港、常熟、太仓等区县均保持了5%左右的经济增速,这其中ICT生态的繁荣与数字化的赋能提速功不可没。
后疫情时代,借着数字经济成长的“东风”,各行业正加速数字化转型,从区域竞争角度看,能否把握住数字化发展的机遇,决定了能否走在新一轮高质量发展前列。从企业发展角度看,能否抓住这一轮风口,决定着企业能否赶上下一轮发展的快车。
今年1月,苏州市发布了《苏州市推进数字经济和数字化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21-2023年)》,这意味着数字苏州开始提速,以苏州市区为中心,向周边区县辐射产业集群,将形成巨大的势能。
苏州的区县产业结构也颇具特色,比如昆山就是著名的工业制造业基地,目前已拥有电子信息和装备制造2个主导产业链,培育了13家享誉全国的龙头企业;张家港的支柱产业是传统的纺织和冶金,在造新能源、新材料和新装备等创新领域都有很好的建树,如先进特色半导体产业就是特别的亮点。
目前,华为的生态合作伙伴已经遍及昆山、张家港、常熟、太仓和几大城区,深入服务于当地的数字化转型。
华为与苏州的各区县缘分由来已久。
近年来,数字化成为政企行业共同的认知,数字化转型也逐渐深入区县,其中张家港已成长为县级市数字化转型的新标杆。在与“懂行人”华为合作,走向纵深数字化发展的过程中,张家港成绩斐然。
在智慧城市方面,19年4月,张家港与华为签署战略合作协议,抢先布局,打响“全国智慧城市县域标杆”拔尖战;在智慧金融方面,张家港农商银行与华为深度合作,以“平台+AI+生态”为基础,共建金融鲲鹏开放生态,以最终实现智慧金融,打造“数字张家港农商银行”的愿景。
在常熟,2019年华为云(常熟)工业互联网创新中心揭牌成立,以常熟市为样板,优先建设成为全国工业互联网应用和产业创新发展高地,让在常熟市范围内注册的公司都可以使用该中心提供的服务。
在吴江,吴江区与华为签署工业互联网框架合作协议,双方将共同推动工业互联网建设,加快吴江区发展智能制造产业生态,打造数字化转型标杆企业,并进行全方位的合作。双方将以“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为实施路径,打造“城+市+产”三位一体的数字吴江。
不难发现,苏州及其区县数字化的提速,已离不开华为这位数字化的合作伙伴。华为也将进一步提升区县营商环境,打造区县品牌影响力,更好地联合当地伙伴服务区县客户数字化建设。
华为坚持“从行业场景的实践中来,到行业场景的开拓中去”,携手合作伙伴打造繁荣生态,进一步释放生态潜能。
回顾2020年华为苏州政企业务稳步前行,携手合作伙伴,共同助力客户数字化转型加速、推动智能升级。始终坚持“让利伙伴”,助力伙伴成长,目前在苏州,华为已经与200家以上的合作伙伴携手同行,联合伙伴服务客户超过500家,其中有30%伙伴和客户在区县进行合作。
展望2021年,“懂行人”华为将持续与苏州携手同行、重点投入,加大对伙伴支持。同时聚焦行业,下沉区县,牵引总代、分销伙伴投入区县,完善区县伙伴组织架构,提升整体运营能力。
3月30日开始,华为启动“2021苏州区县合作伙伴招募会”,首站已在张家港举办完毕。随后将在常熟(4月7日),吴江(4月8日),昆山(4月12日),太仓(4月14日)陆续举办,持续扎根苏州各区县,加速苏州的数字化转型升级!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
CarMax 作为美国最大的二手车零售商,年收入超过 265 亿美元。在 Shamim Mohammad 的领导下,公司成功实现了数字化转型,成为汽车行业的领先者。通过建立强大的技术基础、优化数据策略、应用人工智能技术,以及采用产品运营模式,CarMax 正在重塑汽车零售的未来。Mohammad 的前瞻性领导力和对创新的不懈追求,使 CarMax 在数字化时代保持竞争优势。
数据中心对我们的数字生活至关重要,但也给环境带来负担。为应对生态挑战,数据中心正向可持续、可再生能源、高效技术和可回收材料转型。这一转变不仅符合日益严格的环保法规,还能为企业带来竞争优势。从"白色空间"到"绿色建筑"的转型,将提高运营效率,降低成本,减少碳排放,为行业树立可持续发展的典范。
Nvidia最近改变了GPU的定义方式,将单个芯片die视为一个GPU,而非之前的整个模块。这一变化可能导致Nvidia AI Enterprise许可证费用翻倍。新的HGX B300 NVL16系统现在被视为拥有16个GPU,而非8个,这可能使年度订阅费用从36,000美元增至72,000美元。Nvidia表示,这一改变源于技术原因,但也可能是为了增加软件订阅收入。
一项新研究表明,OpenAI 可能在未获授权的情况下,使用 O'Reilly 出版社的付费图书来训练其先进的 AI 模型。研究发现,与早期模型相比,OpenAI 的 GPT-4o 模型对 O'Reilly 付费内容表现出更强的识别能力。这一发现引发了对 AI 训练数据来源和版权问题的讨论,同时也凸显了 AI 公司在寻求高质量训练数据方面面临的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