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进一步提升佛山各区的核酸检测效率,今日,凯普南海“普济号”负压硬气膜实验室(简称:“普济号”负压硬气膜实验室)正式投入使用,这是佛山引入的首个负压式硬气膜实验室,由华大智造提供技术支撑,检测能力可达3万单管/天,按照“10合1”的采样模式,每日检测量可达30万人次。

“普济号”负压硬气膜实验室在8小时内完成快速安装搭建
据悉,“普济号”负压硬气膜实验室在8小时内完成快速安装搭建,24小时内完成设备调试。实验室占地约210平方米,严格按照二级生物安全实验室标准设计,采用三仓并列布局形式,实现人流、物流、样本独立运行,利用单向连接窗进行规范操作,最大可能杜绝交叉感染发生。
华大智造移动实验室项目负责人林思远介绍,“普济号”负压硬气膜实验室不仅能在疫情突发时完成快速搭建,还采用抗菌膜和负压环境,有效保证实验人员的安全。值得一提的是,该实验室采用金属骨架支撑,有强大的稳固性,可实现+10Pa至-20Pa的气压调节,能承载足够安全的负压环境,能够有效防止气溶胶污染,保证实验人员的安全。

“普济号”负压硬气膜实验室能有效防止气溶胶污染,保证实验人员的安全
“这是自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佛山首个负压硬气膜实验室。”南海区卫健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引进硬气膜实验室,将极大地减少物流消耗的时间,在最短的时间内快速提升全区大规模人群核酸检测的能力,减少群众等待检测结果的时间,也将大大加快南海大规模核酸检测的速度。

华大智造全自动MGISTP-7000分杯处理系统
“普济号”负压硬气膜实验室强大检测能力背后的硬核科技支撑,源于华大智造自主研发的抗疫设备——全自动MGISTP-7000分杯处理系统,能实现自动化样本条码扫描、录入和样本分装程序。操作时全程样本零接触,可在40分钟内完成192样本的分装以及信息处理,解决了核酸检测中最耗费人力和感染风险最高的样本分装工序工作。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
国际能源署发布的2025年世界能源展望报告显示,全球AI竞赛推动创纪录的石油、天然气、煤炭和核能消耗,加剧地缘政治紧张局势和气候危机。数据中心用电量预计到2035年将增长三倍,全球数据中心投资预计2025年达5800亿美元,超过全球石油供应投资的5400亿美元。报告呼吁采取新方法实现2050年净零排放目标。
维吉尼亚理工学院研究团队对58个大语言模型在单细胞生物学领域的应用进行了全面调查,将模型分为基础、文本桥接、空间多模态、表观遗传和智能代理五大类,涵盖细胞注释、轨迹预测、药物反应等八项核心任务。研究基于40多个公开数据集,建立了包含生物学理解、可解释性等十个维度的评估体系,为这个快速发展的交叉领域提供了首个系统性分析框架。
AMD首席执行官苏姿丰在纽约金融分析师日活动中表示,公司已准备好迎接AI浪潮并获得传统企业计算市场更多份额。AMD预计未来3-5年数据中心AI收入复合年增长率将超过80%,服务器CPU收入份额超过50%。公司2025年预期收入约340亿美元,其中数据中心业务160亿美元。MI400系列GPU采用2纳米工艺,Helios机架系统将提供强劲算力支持。
西湖大学王欢教授团队联合国际研究机构,针对AI推理模型内存消耗过大的问题,开发了RLKV技术框架。该技术通过强化学习识别推理模型中的关键"推理头",实现20-50%的内存缩减同时保持推理性能。研究发现推理头与检索头功能不同,前者负责维持逻辑连贯性。实验验证了技术在多个数学推理和编程任务中的有效性,为推理模型的大规模应用提供了现实可行的解决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