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6日,由中国科学院《互联网周刊》、中国社会科学院信息化研究中心、eNet研究院等主办2021(第三届)创新发展论坛成功召开,论坛以“分享创新成就与案例,全面推进数字化转型”为主题,对一年以来在数字化转型创新层面作出巨大成就的企业进行盘点与表彰。
其中,以人工智能为驱动的企业服务平台——Testin云测凭借以云测试等为代表的数字化转型服务能力荣膺“2021数字化转型优秀服务商”。
云测试是面向企业及开发者,基于云平台提供测试服务的新模式,具备弹性可伸缩的特征,以AI+RPA的测试能力部分或全部取代人工测试为主要发展趋势。通过云端调配和使用测试工具、测试设备、测试工程师,可以解决企业软件和系统等的全周期测试需求。
此次Testin云测入选“2021数字化转型优秀服务商”并不令人惊讶。在前不久的电信日期间,Testin云测就曾作为数字化转型领域杰出标杆企业,受到新华网的专题报道。
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坚持创新发展,就是要把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让创新贯穿国家一切工作,让创新在全社会蔚然成风。”2021年既是十四五规划开局之年,也是数字化转型关键之年,通过数字化实现企业在技术层、产品层、业务层的全面创新是时代大势所趋。
就云测试来说,是较传统人力测试截然不同的创新型测试模式,企业的数字化转型,离不开应用、软件、系统等信息化基础设施的运用,通过使用云测试服务,企业可以在保障自身信息化基础设施稳定运行的同时,实现测试成本降低30%,测试效率提升50%,深化内部测试管理的数字化升级。
众所周知,软件和系统是数字化的底层架构,随着数字化时代到来,企业数以亿计的业务交互、数据流转都必须建立在一个功能完备、安全稳固的载体基础上,这导致软件和系统的质量成为掣肘企业数字化落地效率的核心因素。
作为企业数字化转型的重要手段之一,云测试的价值已经在行业各个层面愈发显性,此前,中国软件行业协会发布的“2021中国软件和系统测试十大趋势”中就曾提到:软件和系统企业在测试预算分配中正在向云测试倾斜,云测试在软件企业测试预算占比中上升至30%以上。
就像过去云计算取代传统IDC机房一样,作为一个新模式取代旧模式,实现生产力攀升的另一个典型代表,云测试也正在取代传统人力测试,随着数字化转型在企业层面的优先级不断提升,云测试降本增效的价值也将更加凸显。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
在AI智能体的发展中,记忆能力成为区分不同类型的关键因素。专家将AI智能体分为七类:简单反射、基于模型反射、目标导向、效用导向、学习型、多智能体系统和层次化智能体。有状态的智能体具备数据记忆能力,能提供持续上下文,而无状态系统每次都重新开始。未来AI需要实现实时记忆访问,将存储与计算集成在同一位置,从而创造出具备人类般记忆能力的数字孪生系统。
中国人民大学和字节跳动联合提出Pass@k训练方法,通过给AI模型多次答题机会来平衡探索与利用。该方法不仅提升了模型的多样性表现,还意外改善了单次答题准确率。实验显示,经过训练的7B参数模型在某些任务上超越了GPT-4o等大型商业模型,为AI训练方法论贡献了重要洞察。
OpenAI首席执行官阿尔特曼表示,公司计划在不久的将来投入数万亿美元用于AI基础设施建设,包括数据中心建设等。他正在设计新型金融工具来筹集资金。阿尔特曼认为当前AI投资存在过度兴奋现象,类似于90年代互联网泡沫,但AI技术本身是真实且重要的。他承认GPT-5发布存在问题,并表示OpenAI未来可能会上市。
南加州大学等机构研究团队开发出突破性的"N-gram覆盖攻击"方法,仅通过分析AI模型生成的文本内容就能检测其是否记住了训练数据,无需访问模型内部信息。该方法在多个数据集上超越传统方法,效率提升2.6倍。研究还发现新一代AI模型如GPT-4o展现出更强隐私保护能力,为AI隐私审计和版权保护提供了实用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