恩智浦资深副总裁兼大中华区主席李廷伟博士、恩智浦大中华区汽车事业部总经理刘芳女士、上汽零束CEO李君、上汽零束首席架构师孟超及相关业务部门负责人出席了签约仪式。恩智浦执行副总裁兼汽车电子处理业务部总经理Henri Ardevol通过连线方式见证了签约。

双方进行战略合作签约
当前,智能汽车产业正在重构,产业边界不断拓展,产品和服务正在重新定义,智能汽车加速迈入软件定义汽车时代,并催生出全新的合作生态。恩智浦作为全球领先的汽车芯片供应商,有着深厚的技术积累和行业洞察;上汽零束立足上汽集团前瞻技术发展战略优势,聚焦软件定义汽车时代智能汽车全栈解决方案,为智能汽车产品创新、产业生态共创、以及商业模式变革全价值链赋能;双方强强联手,突破汽车产业链传统的合作模式,必将加速汽车产业和生态的进化与变革。
此次合作,恩智浦和上汽零束将建立联合创新实验室,以此为载体开展新一代电子架构的定义和研发,探索全新一代中央集中式电子架构应用解决方案。未来,双方还将基于全球汽车市场及先进技术趋势,共同定义整车需求与芯片功能,全力支持上汽零束新一代智能车云管端全栈技术解决方案。

双方为联合创新实验室揭牌
恩智浦资深副总裁兼大中华区主席李廷伟博士表示:“汽车产业正经历一个充满机遇的大变革时代,整个行业需要更加积极地开展创新合作。恩智浦很高兴能够与上汽零束跨界合作,探索下一代电子架构为智能汽车释放的更多潜能。我们希望强强联手,站在行业未来发展的高度在汽车产业生态中发挥重要的赋能作用,为产业的新型本地化合作打造成功的新范式。”
上汽零束CEO李君表示:“智能车时代是软硬件融合发展的新时代,探索创新商业合作模式、形成合力,将加速产业真正落地,惠及全行业。恩智浦拥有先进的汽车电子芯片技术及产品,与零束在智能车电子架构领域进行的创新研发非常契合,希望双方携手从芯片层打通电子架构的底层逻辑,共同推动智能汽车产业的创新升级。”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
阿布扎比科技创新研究院团队首次发现大语言模型生成的JavaScript代码具有独特"指纹"特征,开发出能够准确识别代码AI来源的系统。研究创建了包含25万代码样本的大规模数据集,涵盖20个不同AI模型,识别准确率在5类任务中达到95.8%,即使代码经过混淆处理仍保持85%以上准确率,为网络安全、教育评估和软件取证提供重要技术支持。
国际能源署发布的2025年世界能源展望报告显示,全球AI竞赛推动创纪录的石油、天然气、煤炭和核能消耗,加剧地缘政治紧张局势和气候危机。数据中心用电量预计到2035年将增长三倍,全球数据中心投资预计2025年达5800亿美元,超过全球石油供应投资的5400亿美元。报告呼吁采取新方法实现2050年净零排放目标。
斯坦福大学研究团队首次系统比较了人类与AI在文本理解任务中的表现。通过HUME评估框架测试16个任务发现:人类平均77.6%,最佳AI为80.1%,排名第4。人类在非英语文化理解任务中显著优于AI,而AI在信息处理任务中更出色。研究揭示了当前AI评估体系的缺陷,指出AI的高分往往出现在任务标准模糊的情况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