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WS re:Invent
作为为期一周的年度盛会,本届AWS re: Invent同样带来众多重量级消息。这一次,AWS带来了从存储到网络、再到计算领域的一系列重大公告。下面请大家跟随我们的脚步,一同探索这片吸引到全世界目光的云技术舞台。
目前亚马逊正致力于投资芯片的设计与开发,致力于为企业带来全面具体的解决方案。
为什么说亚马逊的关注重点在于企业?通过以下几段内容,可以了解AWS的创新成果为什么是以企业为导向、这对整个云计算行业又意味着什么。此外,这场会议对于ARM服务器架构也有着重大影响。
首先——从零散信息中整理出的发展思路
如前所述,ARM发布了多项与计算相关的公告。作为企业简报的一部分,他们把下一阶段的创新工作划分成三大类别——支持各类工作负荷、建立并扩展客户的全球网络、随处按需计算。
很明显,其中每个类别都值得深入挖掘。AWS增强了自身服务组合,确保企业客户能随时向使用者提供针对工作负载进行过优化的计算平台,且随时配备安全、高带宽的网络连接。
而工作负载支持内容基本跟大家想象的一样,会上发布了一系列跨越不同计算领域的实例方案,包括通用型、计算密集型、内存密集型和存储密集型等。
AWS公司下阶段的网络发展重点则放在利用监控与管理工具实现快速、安全、便捷的端点连接能力,希望借此简化IT部门的日常工作。
AWS还专注于“随处按需计算”理念,在我看来这也是接下来市场上最值得重视的领域。在这个区间,我们不应再将AWS理解成云服务商,而该把AWS看作等同于戴尔、HPE、联想、思科等企业的IT解决方案供应商。
退后一步来看,我们很容易意识到AWS正打算在整个解决方案堆栈之内参与竞争——这是一场从芯片到硬件、再到软件的全面进军。不同于以往玩票性质的牛刀小试,这一次AWS公司认真证明了自己有能力立足云端、边缘位置或核心数据中心为客户提供完整的解决方案堆栈。
换句话说,AWS在本届re: Invent 2021大会上好好秀了把肌肉,证明自己在整个IT解决方案价值链中都有存在感、都有重大作用。
其次——消费型计算成为新的常态
很长一段时间以来,我们都在讨论计算的商品化趋势,只是上下文背景似乎有点问题。虽然软件架构、框架和交付方法的快速发展让底层架构(例如英特尔对AMD、x86对ARM对POWER等)越来越不重要,但特定工作负载出于性能需求的考量仍然有着比较清晰的架构与CPU偏好。事实上,在去年关于re: Invent大会的报道中就出现过AWS打算如何在计算领域实现差异性的内容。
通过AWS Outposts、Azure Stack、HPE GreenLake等一体式交付并优化的解决方案,可以看到消费型计算的正一步步迈向市场主流。这类服务的核心亮点,就是在本地环境中实现类似于云的经济性和便捷性。
随便找位负责支持现代化业务的IT管理员聊聊,我们就会意识到对方已经不再购买服务器——他们购买的是分析平台、混合云环境或者AI解决方案。没错,这些都是完整的解决方案堆栈,经过预先打包并针对性能做出了优化。在多数情况下,由AWS、HPE、戴尔等厂商或者使用这些平台的集成商负责安装、监控和管理。
所以真正的问题在于,随着消费型计算的扎根和持续扩张,最终谁能在市场上笑到最后?答案当然是客户。而在供应商一面,谁能以最低成本提供最佳性能的IT解决方案、谁就能把握住这块巨大的新蛋糕。AWS无疑将在其中发挥重要作用,包括提供完全基于AWS技术进行设计、开发和优化的解决方。近年来的积累已经让AWS拥有了从芯片到硬件、再到软件的全面方案成果,未来云巨头很可能成为消费型计算领域引人注目、甚至独一无二的主导者。
第三——聊聊ARM架构
自从首次公布Neoverse以来,我就一直在关注ARM,甚至有读者朋友批评我对基于ARM架构的数据中心服务器表现得过于乐观。但就目前的形势来看,ARM Neoverse生态系统确实成功迈出了第一步。AWS正稳定地以12到18个月为周期交付性价比越来越高的Graviton(基于ARM架构)平台。Ampere在云领域也取得了诸多成功,包括Oracle云基础设施(目前ARM实例已经处于供不应求的状态)。此外,中国也有多家云服务商在各自的功能家族中构建并扩展了ARM方案。
ARM架构在高性能计算(HPC)和AI方面也取得了辉煌的成功。其架构在超级计算机五百强榜单中表现突出,上榜数量和头部比例都有显著提升。另外,基于ARM架构的服务器在高性能计算市场上也实现了与x86不相上下的性能水平。
当然,大家也可以说AWS的ARM探索道路之所以走得很顺,是因为先后收购了Annapurna Labs与Graviton。但AWS确实也在不断扩展其基于ARM架构的服务,同时通过Outposts服务将ARM引入了物理数据中心。随着消费型计算的持续扎根,ARM的份额占比将越来越大,凭借出色的性价比帮助供应商保持自己的良好市场竞争力。
最后再说一点。AWS的Annapurna团队能够利用Graviton产品及其功能特性优化特定工作负载——包括启用有利于工作负载的功能与指令,关闭那些不适合的功能和指令。于是乎,性能上升、价格下降,这也再次凸显出ARM架构美妙的敏捷性与开放性优势。
结语——这一切对企业客户意味着什么?
AWS re: Invent 2021大会上发布的公告切实反映出AWS对于企业IT的理解思路。目前各类组织正处于数字化转型的阵痛当中,他们迫切需要一组新的工作负载与分析工具来推动这种转型。换言之,现有工作负载和工具大多运行在过于复杂和昂贵的平台之上,极高的准入门槛令IT人员苦不堪言。
另一方面,企业亟需将这些产品作为即服务(包括本地或云服务形式)方案拿来使用。HPE GreenLake、戴尔APEX以及联想TruScale的快速增长都证明了这一点。AWS Outposts也正是为此而生,属于帮助IT部门高效部署并维护的预配置解决方案。而这种只按实际使用量计费的解决方案,也将成为企业IT未来的标准形态。
AWS显然找到了一条正确的前进道路,有望成为现代数字化业务的重要参与者。Graviton3、Trainium以及Inferentia的相继出炉正是AWS在芯片领域不断创新的直接证明。而从更全面的角度来看,这些原研芯片的最大意义甚至不在于技术、而在于如何让AWS拥有属于自己的完整价值链。
IT解决方案市场正在蓬勃发展,接下来将是变数多多、妙趣横生的几年。让我们拭目以待吧!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
低代码市场正迎复兴,Kissflow凭借包括业务用户与IT团队都可使用的全能平台迅速找到定位。平台支持从流程自动化到应用开发的规模化扩展,并集成AI功能,加速构建和监控,助力东南亚企业实现数字化转型。
NHS正要求关键供应商签署一份自愿网络安全公约,以提升对勒索软件等威胁的防御能力,确保临床系统支持、及时打补丁、多因素认证、持续监控及数据备份,同时筹备自评、网络研讨会和供应商安全论坛。
近期,多机构大举应用生成式 AI,但却未能有效落实安全防护。英国 NCSC 警告,未来关键系统可能面临更高攻击风险,要求企业加强供应链及网络安全管理。
CISO面临勒索软件、商业邮件诈骗、身份攻击等多种威胁。构建安全计划需把安全方案视为产品,通过平衡先进技术、内部协作与风险管理,确保企业业务畅通无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