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探路智造,以5G引领未来工厂焕然新生
在“十四五”新发展阶段,“数字中国”的深入推进和“新基建”的广泛布局,让5G网络的建设和应用迎来了飞跃式的增长和重要的创新机遇期。作为5G技术创新和实践应用的先行者,新华三集团在杭州以5G创新实力融合智能制造的实践经验,打造出的紫光智能制造工厂,实现了5G在制造业场景的部署应用,成为了2021年浙江省“未来工厂”试点企业,创造了一个高度智能化的“工业4.0”生产基地。

赋能场景变革,向“制造强国”迈进
目前,新华三集团依靠5G网络大带宽、低时延、海量连接的特性和优势,已经在智能制造场景中成功突破了多终端连接、时延敏感业务等网络技术瓶颈,并以边缘计算的本地分流实现了工业数据不出园区等核心安全诉求,为5G在制造行业中的应用夯实了基础。目前,紫光智慧工厂已经实现了5G+AGV柔性物流运输、5G+机器视觉、5G+AOI/SPI/AXI生产设备等一系列智慧应用在生产和物流、检测等环节中落地,让工厂得以通过数字化的手段提升物流运转效率,提升自动化水平,实现少人化,进一步提升生产效率和管理决策准确性。
在紫光智能制造工厂的实践中,5G网络不仅实现上行带宽增强、低时延漫游切换,充分验证在可靠性、可用性等方面的实力,同时实现工厂数字化系统的轻量化,展现了在提升运维成效,推动降本增效等方面的价值。未来,紫光智能制造工厂将作为智能生产实践基地和“数字孪生”的创新样本,成为泛在感知、科技赋能宜产、高效睿智精治、绿色节能生态、便捷创新亲民“五位一体”的新型工厂,探索智能制造的转型升级。
 0赞
0赞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
 推荐文章
                    推荐文章
                  虽然ChatGPT等AI工具正在快速改变世界,但它们并非无所不知的神谕。ChatGPT擅长"令人信服的错误",经常提供有偏见、过时或完全错误的答案。在健康诊断、心理健康、紧急安全决策、个人财务规划、机密数据处理、违法行为、学术作弊、实时信息监控、赌博预测、法律文件起草和艺术创作等11个关键领域,用户应避免完全依赖ChatGPT,而应寻求专业人士帮助。
清华大学团队开发了名为DiffTester的AI代码生成加速框架,专门解决程序测试代码生成效率低的问题。该框架通过识别测试代码中的重复结构模式,让AI模型能够批量生成相似代码片段,而非逐词生成。实验显示该方法可将生成速度提升一倍以上,同时保持代码质量,在Python、Java、C++三种语言上均表现出色,为软件开发中的自动化测试提供了新的解决方案。
微软重启三里岛核反应堆的协议确认了AI革命与能源现实主义的融合。亚马逊和谷歌也达成类似协议,共同押注核能为AI未来提供最可行的动力路径。到2030年代,数据中心用电量可能媲美大国水平。国际能源署预测全球电力需求到2050年将增长六倍。核电厂90%的容量因子使其独特适合数据中心需求。世界核协会估计,当前全球398GW核能产能必须在2050年前至少增长两倍。
英国巴斯大学研究团队开发了Policy Reasoning Traces方法,通过让AI学习专家的推理过程来提升政策合规判断能力。该方法在HIPAA、GDPR等重要政策测试中表现卓越,准确率超过81%,创造新纪录。PRT不仅能跨领域迁移,还具有良好的成本效益,为企业建立智能合规体系提供了实用解决方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