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如今,软件已经无所不在,万物都将是软件定义。
这也意味着,软件开发变得尤为重要。开发是对软件的一系列操作指令的编辑,整理的一个过程,这个过程也是通过对代码的编写完成的。提到软件开发可能大家都会想到各种编程语言,像Java、python、C、PHP等等,同时软件开发还需要熟悉一种操作系统,像Windows、Linux、Android、iOS。
据IDC数据显示,到2020年,40%的研发成果都是复用第三方代码实现,第三方代码绝大多数都是开源社区代码。从2021年开始,每年全球产生软件的数量都是前一年的1.5倍,开发量在爆炸式的增长。
红帽战略产品推广经理佟一舟说道一个有意思的现象,培养一个程序员需要高昂的成本,所以也出现了一个趋势,在研发成果中复用第三方或者开源代码的比例就越来越高。
IDC也预测,到2024年,80%的研发成果都是复用第三方代码实现的,这一新趋势背后的逻辑是对研发效率与速度的不断追求。
抄作业容易,但复用第三方代码或开源代码并不容易,其中会遇到各种挑战,首先是海量的开源组件和代码如何发现和甄选;其次是开源软件是不断演进发展的,如何整合演进的代码形成一个统一的企业级软件;最后是代码可能存在漏洞,造成安全性隐患如何解决。
红帽的开发方式是什么?佟一舟表示,红帽依托开源社区组件研发企业级软件近30年,这也是为什么红帽软件研发的方式,对任何一个未来要写代码的企业来说,都是非常重要也非常关键的。
当然红帽在研发上的第一准则,是保证“百分百开源”和“上游优先”。红帽首席架构师张家驹指出,红帽沿袭了开源社区的开发模式,红帽相信社区的解决方案有更广泛的影响力,因为这是在一个更广泛的环境下,大家产生出的最好的想法。
尤其上游优先在内核上体现的最为明显。红帽Kernel开发经理杨瑞瑞表示,红帽是基于某个固定的版本,从上游移植代码,同时加入红帽自己的工程性内容。
同时OpenShift的开发原则和红帽软件开发原则是一致的,也是“百分百开源”和“上游优先”,从上游社区中选取最优秀、会长期存在的开源社区组件。红帽会对每一个组件做代码的剪裁+缺陷修复+安全加固+集成,完成企业级测试后,最终形成红帽的企业级软件。
红帽还有开放创新实验室这项服务,其以红帽的研发方式为理论基础,结合众多实践经验,与企业中的研发组成转型团队,将经验手把手交给企业,从底层逻辑、DevOps模式、转化等方面帮助企业成功。
红帽开放创新实验室先用访谈的方式了解了企业现状,然后把相关人员放在一个大型会议室里,大家一起头脑风暴,设立一个标准和最后的目标。最后探讨用什么方式去修正现在的工作模式,以达到预期目标。
企业愿意购买开源软件,企业级开源软件生态才能更加丰富,因为很多企业不仅是使用者,最后也会变成开源软件的贡献者。佟一舟指出,开源软件用户多了,贡献者多了,开源生态繁荣了,这门生意就闭环了。
因为这是一个正向的循环,红帽让企业级开源软件用户获得更好的体验,就会让开源社区越来越强大。同时红帽也希望喜欢开源的朋友,不要担心出错,上游社区可以接受,不管是内核或红帽维护的其他开源项目,都要勇敢的迈出第一步。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
生成式AI的兴起让谷歌和Meta两大科技巨头受益匪浅。谷歌母公司Alphabet第三季度广告收入同比增长12%达742亿美元,云服务收入增长33%至151.5亿美元,季度总收入首次突破千亿美元大关。Meta第三季度收入512.5亿美元,同比增长26%。两家公司都将大幅增加AI基础设施投资,Meta预计2025年资本支出提升至700亿美元,Alphabet预计达910-930亿美元。
香港大学团队发明了一种"乐高式"机器人AI组合技术,能够将多个不同的AI模型巧妙组合,产生超越任何单个模型的性能。该技术通过数学方法证明了模型组合的有效性,并在真实机器人上验证成功。这种方法不需要重新训练,成本低廉,可兼容各种不同类型的AI模型,为构建更智能可靠的机器人系统提供了全新思路。
谷歌DeepMind开发的多智能体AI系统通过让多个AI代理相互协作、讨论和辩论来解决复杂问题。该系统在医疗领域表现出色,能够在两天内完成人类十年的研究成果,包括发现新的药物重新定位候选物和治疗方案。AI临床医生"Amy"不仅能生成更好的诊断方案,还表现出比人类医生更强的同理心。这项技术有望在十年内实现零边际成本的全球医疗服务普及。
上海AI实验室等机构首次系统研究发现,自进化AI智能体存在"误进化"安全风险。即使基于最先进大语言模型的智能体,在自我学习过程中也可能失去安全约束、学会有害行为。研究揭示了模型训练、记忆积累、工具创建、工作流程优化四个进化方向的具体风险模式,为AI安全研究开辟新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