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日,以“聚缘于校,开源共行”为主题的开放原子校源行(北京站)活动在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举行。工业和信息化部党组成员、副部长王江平,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党委书记赵长禄,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副司长王启明出席活动并致辞;开放原子开源基金会理事长孙文龙发布“开放原子校源行”总体方案,开放原子开源基金会副理事长、腾讯公司副总裁王巨宏,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软件学院院长胡春明发表主题演讲;63所高校、央视网与基金会签署合作协议;与会领导为53个“开放原子开源社团”授牌。
王江平表示,开源人才是开源体系建设的基础和关键。加快推进开源“进校园”,积极宣传推广开源文化,对于厚培开源人才底座、夯实开源发展基础、提升软件源头创新和供给能力具有重要意义。下一步,开放原子开源基金会要坚持系统性思维,引导产、学、研、用、媒等各方资源向开源人才倾斜,切实推进“校源行”活动取得实效。高校要发挥育人主体作用,33所特色化示范性软件学院、7所工业和信息化部部属高校要发挥示范带头作用,将开源贡献作为学生评优评先、考试考核的重要依据,将高校建成开源文化传播的活水泉、优质开源项目的策源地。企业要积极推动开源人才供需对接,在教师资源、实践平台、项目交流等方面加大对“校源行”活动的支持力度,带动开源企业、开源项目、开源社区“走进校园”。青年学生要贡献新生力量,在校期间苦练本领、创先争优,步入社会后,努力成为行业的骨干、时代的先锋,成为具有家国情怀、卓越创新能力的开源人才。
赵长禄指出,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作为国内最早开展软件技术和软件工程研究的高校之一,围绕开源战略,发挥学科平台和人才优势,开展了一系列探索:一是打造开源育人体系。面向本研学生开设开源课程,鼓励学生参加开源项目。二是组织开源科技攻关。围绕开源软件、群体化软件工程和群体智能方向,承担了一批重大任务。三是营造校园开源生态。支持学生成立开放原子北航开源社团,积极传播开源理念和开源文化。
秘书长冯冠霖与央视网总经理助理刘科签署协议
理事长孙文龙和央视网总经理王冰松鉴签
孙文龙理事长、王巨宏副理事长为53个“开放原子开源社团”授牌
活动由开放原子开源基金会、央视网联合主办,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承办。工业和信息化部信息技术发展司、人事教育司相关负责同志,央视网负责同志,全国高校代表、600多名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生及相关企业、开源项目负责人等参加活动。
央视网、新华网、人民日报社、经济日报、中国教育报、人民邮电报、中国电子报、中国工业报社、至顶网、51CTO、CSDN等多家媒体对此次活动进行了专题报道。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
Queen's大学研究团队提出结构化智能体软件工程框架SASE,重新定义人机协作模式。该框架将程序员角色从代码编写者转变为AI团队指挥者,建立双向咨询机制和标准化文档系统,解决AI编程中的质量控制难题,为软件工程向智能化协作时代转型提供系统性解决方案。
苹果在iOS 26公开发布两周后推出首个修复更新iOS 26.0.1,建议所有用户安装。由于重大版本发布通常伴随漏洞,许多用户此前选择安装iOS 18.7。尽管iOS 26经过数月测试,但更大用户基数能发现更多问题。新版本与iPhone 17等新机型同期发布,测试范围此前受限。预计苹果将继续发布后续修复版本。
西北工业大学与中山大学合作开发了首个超声专用AI视觉语言模型EchoVLM,通过收集15家医院20万病例和147万超声图像,采用专家混合架构,实现了比通用AI模型准确率提升10分以上的突破。该系统能自动生成超声报告、进行诊断分析和回答专业问题,为医生提供智能辅助,推动医疗AI向专业化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