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5日,神州控股、神州信息、神州数码集团共同主办的数云原力大会暨2023TECH第五届数字中国技术年会隆重开幕。开幕式上,数百位投身并关注数字技术、数字产业发展的学者、技术专家、从业者、行业用户齐聚一堂,围绕云原生、数字原生、大数据、金融科技、AIGC等前沿话题展开深度对话和分享,探寻数字时代的底层逻辑,激发数云原生创新原力,为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拾柴添薪。
构建数字创新原力,2035实验室开启
随着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不断推进和拓展,自主可控架构创新、数云原生驱动的敏捷数字化的支撑、以及数据资产的快速累积和价值重构,正成为全社会数字化转型的全新战略方向。
神州控股董事局主席、神州信息董事长、神州数码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郭为在开幕式主题演讲中谈到,二十多年来,神州数码始终以数字化中国为名,在“数”、“云”领域不懈深耕,在二十多年无尽的探索中,我们走到了围绕数云融合推动数字化转型的技术发展新阶段。围绕着数据资产的累积,我们也基于数云融合的技术体系形成了很多独一无二的解决方案。
今天,数据资产的累积,已成为数字化时代企业业务创新迭代最重要的支撑点。在数云融合的架构下搭建技术体系,支撑基于泛在敏捷业务能力的数据资产化将成为完成数字化转型的核心。这也是数字化同信息化的本质不同。AIGC大模型的出现,使得数据生成的飞轮加速,成为引爆数字原生最重要的一个技术奇点。在底层的架构方面,数云原生平台打破传统的技术范式,数云融合已成为拥有复杂系统体系、甚至带有生命体现象的全新体系架构,以数据驱动的企业数字化进入数据和知识涌现的新时期。自主可控、掌握核心技术成为每一个企业必须要做的事情,云生态和开源生态将使得数云融合真正进入到一个新的时代。人类将从工业信息时代进入数字文明时代。
郭为进一步讲到,我们的初心就是用我们微薄的力量去推动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数字化的技术将成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力量。以数字化中国为使命的神州数码,希望可以与全社会的创新资源共同融入到数字中国建设整体布局规划的国家战略中,共同推动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伟大目标的实现,因此在这个时刻,我们成立2035实验室,和我们的初心相对应。
神州控股董事局主席、神州信息董事长、神州数码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 郭为
中国科学院院士、CCF理事长梅宏在主题分享中谈到,回顾大数据最近十年的发展历程,大数据产业经历了一段完整的产业变迁,但总体而言,大数据理论技术还处于发展的早期阶段。未来,大数据将保持长期稳定增长。在这种情况下,传统的计算架构已经不适应目前数据指数增长的发展模式,所以数与云要紧密结合。如果没有云的能力,数据就无法得到有效处理,我们要围绕以数据为中心,构建新的计算机技术体系,迎接高性能、可用性、能效等各方面挑战,从而满足大数据高效处理的需求。现阶段,ChatGPT是AI发展史上重要的里程碑事件,在这个背景下,AI一定离不开算力和大数据的支撑。数据和智能的关系是体和用的关系,数云是其中最底层的两个技术因素,数云原力是当前最热趋势里不可或缺的一种支撑。
中国科学院院士、CCF理事长 梅宏
开幕式上,郭为与梅宏院士共同开启“2035实验室”,并启动2035实验室开放计划。2035实验室将面向需要较大规模的、未来5-10年可能成为数字时代根技术的底层关键技术方向,推动前沿技术的突破和产品孵化。未来,2035实验室还希望构建一个面向未来的技术创新的开放性平台,以“技术产品化+孵化器”的形态,关注通用核心关键技术,构建相应技术生态,通过更长期、更开放、更大规模的科研投入,与先进的学术组织、科研院所、产业组织等各类创新资源共同发力创新,围绕数云原力中更具颠覆性的、可能成长为新型基础设施的根技术进行创新,做大做强数字经济、实践数字中国。
2035实验室启动
数云原力布局初绽,三大研究院最新技术成果发布
布局数云原力“根技术”,开幕式现场,神州数码通明湖云和信创研究院、神州信息新动力数字金融研究院、上地大数据研究院多项具有产业引领作用和标杆效应的技术成果逐一亮相发布。
深化数云融合,构建原力引擎,神州数码通明湖云和信创研究院发布“下一代云原生应用引擎OpenNJet”,并与开放原子开源基金会共同宣布,OpenNJet将捐赠给开放原子开源基金会孵化,项目已经通过TOC评审,在AtomGit和Gitee建立了代码仓库。
神州数码技术总监、通明湖云和信创研究院院长李刚介绍到:“OpenNJet在NGINX架构上完成了内核重构、功能增强、安全加固,可为企业提供坚实的云化技术底座,并且可适应国内特定的技术规范及标准,有效支撑我国云原生产业生态。秉承开源理念,捐赠完成后,神州数码也将继续投入力量,与更广泛的用户和生态合作伙伴共创。”
神州数码技术总监、通明湖云和信创研究院院长李刚 发布“下一代云原生应用引擎OpenNJet”
开放原子开源基金会秘书长冯冠霖表示,这是开放原子开源基金会首个云原生应用引擎捐赠项目,OpenNJet的捐赠是抢抓云原生技术发展机遇的重要举措,对于夯实云原生技术发展根基,提升云原生技术创新、成果落地具有重要意义。
开放原子开源基金会秘书长 冯冠霖
共建共治共享下一代云原生应用引擎OpenNJet开源生态
上地大数据研究院与交叉信息核心技术研究院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将在数据治理建设与共享、数据要素、数据资产、金融监管科技及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等方面,以及数据要素定价模型、数据流通定价与资产化算法、数据价值图谱、数据资产图谱等方面形成试点,推动双方数据要素、数据资产的场景融合,提升实体经济价值。
上地大数据研究院与交叉信息核心技术研究院签署战略合作协议
同时,上地大数据研究院正式发布“六合上甲一体化数据智能开发平台”。神州信息首席数据官、上地大数据研究院院长、DAMA理事黄万忠介绍到:“六合上甲一体化数据智能开发平台是基于DataOps和DataFabric理念,融入AIGC自动生成技术的一站式的智能大数据全生命周期研发平台,用户只需一个平台即可完成数据的采集、开发、治理、分析、分享等全链路数智场景,实现将企业数据向数据资产的转化,帮助企业激活数据价值。”
神州信息首席数据官、上地大数据研究院院长、DAMA理事黄万忠 发布六合上甲一体化数据智能开发平台
神州信息新动力数字金融研究院与中国互联网协会数字金融工作委员会共同发布“九天揽月云原生金融PaaS平台”(简称:九天揽月平台)。作为中国金融行业的新一代“云原生”架构平台,“九天揽月平台”通过三大技术创新和八大产品特点,统筹兼顾金融机构发展与安全需求,有力的推动了中国金融行业整体IT架构的再次演进。
九天揽月云原生金融PaaS平台发布
神州信息云原生与分布式首席专家、新动力数字金融研究院副院长薛春雨介绍九天揽月云原生金融PaaS平台
神州信息云原生与分布式首席专家、新动力数字金融研究院副院长薛春雨介绍:“九天揽月平台与行业现有金融PaaS平台相比,从三大技术创新点看,一是采用组件化的设计理念,通过简单的拖拉拽就可以实现复杂金融场景的快速开发,推动行业开发模式的跨代升级。二是将分布式技术与中台理念进行融合,支持上层业务快速创新,助力银行数字化转型,实现分布式从‘支撑使能’到‘价值赋能’的转变。三是将分布式技术与云原生进行结合,帮助银行业更好的落地云原生技术,助力行业由‘ON Cloud’往’IN Cloud‘的升级换代。”
汇聚生态原力,共谱创新之章
开幕式上,创新大咖共聚2035,众多数字产业相关领域的专家也携最新技术成果亮相分享。
在“从燕云到数瑞:以数联网构建数字中国数据空间基础设施”的主题分享中,数据空间技术与系统全国重点实验室主任,北京大学博雅特聘教授、博导,人工智能研究院副院长黄罡表示:当前,数联网和数据空间已成为世界强国大数据战略“技术制高点”,也是蕴含新一代信息技术的“根技术”,在这样的背景下,数联网“北大方案”,打造基于数字对象的数联网和数据空间及基于数字对象的软件定义数据网络,实现数据空间之间的广域协同,并落地系列示范工程,共建产业生态。
数据空间技术与系统全国重点实验室主任,北京大学博雅特聘教授、博导,人工智能研究院副院长黄罡
深圳Idea研究院讲席科学家王嘉平,在“AGI时代的数据安全新挑战”分享中讲到,聚焦对计算过程的洞见,强调数据安全与隐私计算,Idea研究院发布的自主研发的新一代机密计算协处理器SPU(Secure Processing Unit),通过硬件的方式实现整个数据计算过程中的安全可信,可有效帮助政府、金融、云计算、医疗等数据流通需求大、数据隐私安全要求高的行业,实现数据的安全高效流通,为数字经济安全发展筑牢基底。
深圳Idea研究院讲席科学家王嘉平
北京大学计算机学院研究员,北京大学信息技术高等研究院泛在操作系统主管曹东刚,在“矽璓——面向工业物联的泛在操作系统”中介绍到,XiUOS作为一款面向工业物联场景的泛在操作系统,通过高效管理工业物联网设备、支撑工业物联应用,实现智能化的“全面感知、泛在互联、实时认知、精准调控”,使能智能制造。目前,矽璓支持ARM和RISC-V两种架构的处理器,已在配电房电力监控、车间环境感知系统、数字工厂、数字化改造等多个场景落地实践,未来还将提供功能全面、方便易用的工业现场分析服务。
北京大学计算机学院研究员,北京大学信息技术高等研究院泛在操作系统主管曹东刚
随着数云原力大会暨2023TECH第五届数字中国技术年会的正式开幕,在接下来的一个多月中,一系列围绕技术与产业的特色主题论坛还将密集举办,广邀行业实践分享,洞见数字技术创新原力,聚焦数云融合与AIGC,众多业界大咖还将带来前瞻技术与实践分享,共谱数字中国技术新章。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
临近年底,苹果公布了2024年App Store热门应用和游戏榜单,Temu再次成为美国下载量最多的免费应用。
云基础设施市场现在已经非常庞大,很难再有大的变化。但是,因为人们可以轻松地关闭服务器、存储和网络——就像开启它们那样,预测全球云基础设施开支可能非常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