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科技迅猛发展的当下,人工智能的边界不断扩展,探索其无限可能已成为时代的呼声。2024年4月27日,通用人工智能论坛将作为中关村论坛平行论坛在北京正式召开,届时将带来一系列通用人工智能领域最新科技成果。
4月17 日上午,北京通用人工智能研究院(通研院)举行媒体见面会,展示了他们在通用人工智能领域取得的突破性成果。这些创新不仅标志着技术的飞跃,也预示着未来生活方式的革新。
全球首个通用智能人,小女孩“通通”
要塑造真正的通用智能体,或许得回到人类作为通用智能体的原点,那是一个充满好奇、逐步学习和成长的阶段,从儿童时期开始学习常识,形成价值观,在生活中自主完成各种任务。小女孩“通通”(Little Girl)就是这样一个正在被构建的通用智能体。
在会场,研究人员介绍了人类与“通通”交互的三种方式:语音交互、VR交互和利用动捕设备投影,并现场进行了演示。当研究人员与“通通”说话时,她可以把语言和当前场景进行关联,并实时展示对于指令的分析解答,这体现了她推理和决策过程的透明和可解释性。
在实际操作中,“通通”可以根据其价值倾向——如好奇心、情感和整洁——自主执行任务,实现对环境的探索、收拾房间、擦拭污渍等。在清洗被弄脏的抹布够不到水槽时,她无需人类提示,便自行找到并使用凳子来完成清洗任务,其行为堪比3到4岁的人类儿童。
作为首个由价值与因果驱动的AGI系统原型,“通通”以原创的认知架构理论为顶层设计,由自研国产学习和推理框架(通用人工智能操作系统TongOS2.0和编程语言TongPL2.0)为底层支撑,因此无需依赖大规模计算资源和海量数据便能实现自主学习和成长。
面向未来,“通通”的应用前景广阔,包括智能家居、健康管理、教育培训和娱乐互动等多个领域。
通用人工智能科研平台“通境”,激发具身智能潜力
具身智能是迈向通用人工智能的重要一步,为了把这一概念的巨大潜力转换为实际的产业应用,通研院推出了“通境” (TongVerse)通用人工智能科研平台。该平台作为“AI+机器人”仿真训练场,集成了大规模场景生成能力,支持人形机器人、复合协作机器人等多类型机器人的技能训练,为机器人进入真实世界打好提前量。
TongVerse平台拥有超过10000个覆盖从工业生产到居家生活各种环境的仿真场景,提供了一个几乎和真实世界无异的训练空间。此外,TongVerse还支持动态开放环境下的机器人动力学仿真。在应用场景上,TongVerse不仅服务于科研,还面向智能制造、特种行业等实际需求,提供多场景、多任务的机器人应用解决方案。
智能体在通用人工智能科研平台“通境” (TongVerse)中训练
值得一提的是,“通通”也将在“通境”平台上接受训练。通过自研视觉-语言-运动联合解译架构,智能体不仅能够“看到”和“理解”事物,还能将这些理解转化为精准的动作和语言,让智能体的行为反应更加自然和流畅。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
当前企业面临引入AI的机遇与挑战。管理层需要了解机器学习算法基础,包括线性回归、神经网络等核心技术。专家建议从小规模试点开始,优先选择高影响用例,投资数据治理,提升员工技能。对于影子IT现象,应将其视为机会而非问题,建立治理流程将有效工具正式化。成功的AI采用需要明确目标、跨部门协作、变革管理和持续学习社区建设。
这项由东京科学技术大学等机构联合发布的研究提出了UMoE架构,通过重新设计注意力机制,实现了注意力层和前馈网络层的专家参数共享。该方法在多个数据集上显著优于现有的MoE方法,同时保持了较低的计算开销,为大语言模型的高效扩展提供了新思路。
美国垃圾收集行业2024年创收690亿美元,近18万辆垃圾车每周运营六至七天,每日停靠超千次。设备故障成为行业最大隐性成本,每辆车年均故障费用超5000美元。AI技术通过实时监控传感器数据,能提前数周预测故障,优化零部件库存管理,减少重复维修。车队报告显示,预测性维护每辆车年节省高达2500美元,显著提升运营效率和服务可靠性。
小米团队开发的MiMo-7B模型证明了AI领域"小而精"路线的可行性。这个仅有70亿参数的模型通过创新的预训练数据处理、三阶段训练策略和强化学习优化,在数学推理和编程任务上超越了320亿参数的大模型,甚至在某些指标上击败OpenAI o1-mini。研究团队还开发了高效的训练基础设施,将训练速度提升2.29倍。该成果已完全开源,为AI民主化发展提供了新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