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5月23日,北京),今天,IBM 在北京举行“AI for Business论坛”,与客户、合作伙伴、生态联盟等行业参与者一起,探讨如何将生成式 AI 应用到企业创新和实践当中。会上,中国开源软件推进联盟与 IBM 联合发布《可信赖的企业级生成式AI白皮书》(以下简称“白皮书”),旨在为中国企业提供借鉴,助力企业基于自身的业务需求与数据来构建开放、可信、具有业务针对性的企业级AI应用与模型,以提升生产力并推动创新,把握生成式AI带来的机遇,成为拥有AI领先优势的价值创造者。
 2024年5月23日,IBM 在北京举行“AI for Business论坛”
2024年5月23日,IBM 在北京举行“AI for Business论坛”
生成式AI触发了新一轮人工智能创新浪潮,在推动经济转型和社会进步中展现出巨大潜力。企业是把技术创新转化为核心生产力的重要载体,然而技术重塑业务有其复杂性、差异性与多样性,既包括模型选择、训练、调优以及数据准备等技术问题,也包括场景价值、投入产出比等策略性问题,企业对于AI采用在各个层面有着不同的疑虑与困惑。
由IBM 委托Morning Consult 调研并发布的 2023 年全球AI采用指数显示,规模超千人的企业级公司中,有四成已积极部署AI,另有四成仍处于探索或实验阶段,尚未部署自己的模型;而阻碍企业成功采用和规模化扩展AI的主要障碍包括:AI技能和专业知识不足(33%)、数据过于复杂(25%)、对AI伦理的担忧(23%)、AI项目难以整合和扩展(22%)、价格太高(21%)以及缺乏AI模型开发工具(21%)。
随着各种AI大模型及其迭代版本的快速上市,企业更是“乱花迷眼”,不知如何选择恰当的技术路线与模型,才能从AI的投资与采用当中获得应有的价值回报。为此,IBM与中国开源软件推进联盟联合撰写并发布白皮书,从生成式AI的技术演进、治理框架、相关产品、解决方案、参考架构,以及生成式AI的应用实践、前景及商业价值等重要层面进行阐述与分析,并结合IBM的技术、实践及用例,以期为企业的AI之旅指明方向,提供具有开放性、成本效益与灵活性的方法与工具借鉴。
白皮书特别强调了开源在推动AI发展方面的重要作用,开源不仅促进了技术的透明性,还加速了研发进程,为构建开放、共享、协同、自由的AI生态提供了坚实基础。白皮书针对近来企业极为关注的AI模型及平台、数据治理以及AI治理等重点领域,进行了先进经验与理念的分享;在场景价值方面,白皮书通过深入分析汽车、金融等行业的成功案例,展示了AI技术如何助力企业实现转型和创新。

IBM大中华区首席技术官谢东
IBM大中华区首席技术官谢东表示:“要实现可信赖的企业级生成式AI,开放和透明的创新至关重要,这就必须倚赖于一个开放的生态。借助开放社区的力量,企业可以选择和整合符合业务需求的开源模型、专有模型,或者自建模型,以恰当的成本获得最大的业务价值。IBM去年与全球50多个创始成员及协作者成立了AI 联盟,旨在聚合顶尖资源与知识来解决安全问题,同时提供一个平台,共享和开发符合世界各地研究人员、开发人员和采用者需求的解决方案。目前AI联盟已有100多个成员与合作者。IBM近期开源了一系列Granite代码模型,用生成式AI来简化和加速开发人员的代码开发与部署工作,提升代码开发的工作效率。此次IBM与中国开源软件推进联盟的合作,旨在进一步加强本地开放式生态共建与协作,推动开放式AI创新,促进中国企业规模化采用和扩展AI。我们期待通过携手共创,将IBM领先的企业级AI与基础模型能力提供给更多本地客户,赋能千行百业。”

中国开源软件推进联盟名誉主席、原国务院信息化联席会议办公室常务副主任陆首群
中国开源软件推进联盟名誉主席、原国务院信息化联席会议办公室常务副主任陆首群表示:“很高兴应邀参加今天的活动,共同见证白皮书的联合发布。今天发布的白皮书有一个关键词——可信赖。实现可信赖的人工智能,开放开源不可或缺。半个世纪以来,开源在全球发展壮大,在中国崛起也有三十多年。包括IBM在内的主要科技公司,其人工智能的发展都受益于开源。如今,开源已崛起为一种全球性的创新与合作模式,开源创新也成为企业数字化转型、智能化重构的基础。我深感欣慰地看到,IBM在代码与模型开源及开源社区共建方面都始终扮演着领导者的角色,而且致力于将前沿科技转化为生产力,为企业提供开放、可信、有针对性的AI解决方案。展望未来,我们期待与IBM齐心协力,加速开源AI社区的进步,共同开启企业级可信AI的新时代。”
北京时间5月21日晚在美国波士顿举行的 IBM 年度旗舰活动 THINK 大会上, IBM 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 Arvind Krishna 在开幕式上分享了 IBM 投资、建设和为开源 AI 社区做贡献的计划,并以此作为 IBM 战略的核心。他指出,“我们坚信要将开放创新的精神引入 AI。希望借助开源的力量,在AI领域取得像 Linux 和 OpenShift 那样的成功。开放意味着更多选择,意味着有更多人关注代码,更多人集思广益,更多人着手解决问题。任何技术要想获得快速发展和普及,必须同时兼顾以下三点:竞争、创新和安全。开源是实现这三点的绝佳途径。”
可点击下载白皮书:https://icon.zhiding.cn/ftps/28022.pdf
 0赞
0赞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
 推荐文章
                    推荐文章
                  AI实验室不再与企业签署昂贵的数据合同,而是通过Mercor平台招募前员工获取行业知识。Mercor为投资银行、咨询公司和律所的前员工与OpenAI、Anthropic等AI实验室搭建桥梁,向行业专家支付高达每小时200美元来训练AI模型。该公司年化经常性收入达5亿美元,估值100亿美元,每天向承包商支付超150万美元。
约翰斯·霍普金斯大学研究团队提出了创新的隐私保护AI文本生成方法,通过"控制代码"系统指导AI生成虚假敏感信息来替代真实数据。该方法采用"藏身于众"策略,在医疗法律等敏感领域测试中实现了接近零的隐私泄露率,同时保持了高质量的文本生成效果,为高风险领域的AI应用提供了实用的隐私保护解决方案。
作为AI热潮的最大受益者,英伟达成为首家市值突破5万亿美元里程碑的上市公司。受特朗普总统表示将与习近平主席讨论该公司Blackwell芯片消息推动,公司股价周三上涨超过5.6%。英伟达CEO黄仁勋预计AI芯片销售额将达5000亿美元,并为美国建设七台新超级计算机。该公司还投资10亿美元于诺基亚,用于AI原生5G和6G网络开发。这一里程碑距离突破4万亿美元仅三个月。
这项由Reactive AI提出的稀疏查询注意力机制通过减少查询头数量而非键值头数量,直接降低了注意力层的计算复杂度,实现了2-3倍的训练和编码加速。该方法在长序列处理中表现出色,在20万词汇序列上达到3.5倍加速,且模型质量损失微乎其微,为计算密集型AI应用提供了新的优化路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