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全球工业发展的“风向标”,2025中国国际工业博览会集中展示了全球制造业的高质量制造实力和创新能力。在30万平方米的展区内,智能制造的先进场景令人目不暇接:灵活自如的超精度机械臂、更高集成度的各类芯片、高效运转的全柔性生产线、智能化的生产管理平台、数字化的智慧工厂……这些“硬核”技术的背后是持续、稳定、高品质电力的澎湃支持。
施耐德电气高级副总裁,关键电源业务中国区负责人朱文沁表示:“可靠电力是未来工业发展的‘稳定器’。纵观工业历程,电力始终是驱动生产和创新的关键力量。它们不仅保障了生产线的高效运转,更对企业运营效率的提升和市场竞争力的增强起到决定性作用。数据显示,今年7月,中国全社会用电量达到10226亿千瓦时,其中第二产业的用电量占比近六成。随着工业生产规模的持续扩大和向‘新质生产力’的转型升级,电力需求激增的同时,也对电力系统的可靠性和灵活性提出了更高要求,尤其需要适应智能制造和自动化生产对电能质量的严格标准。”
在本届工业博览会上,施耐德电气展示了多款为工业应用环境而设计的产品。其中Galaxy PW二代 UPS拥有卓越的适应能力,不仅能在高温、高湿、密集粉尘等恶劣用电环境下稳定运行,更可从容应对电压波动、谐波干扰等多重不确定因素,为关键设备提供全方位电力保护,确保其稳定运行。同时展出的施耐德电气Galaxy VXL UPS以更高的功率密度、领先的空间利用率为设备部署带来革命性的高效率。在双变换模式下,其整机效率可达97.5%,E变换模式下系统效率更高达99%,从而在助力工业企业适应强劲电力增长的同时,实现经济与环境效益的平衡,赋能可持续发展之路。此外,其创新的模块化设计,便于企业根据实际需求进行灵活扩展,适应工业场景的升级迭代需求,在线插拔功能则支持在不影响业务连续性的情况下,实时更换模块,同时为人员安全和设备安全提供全面的保障。
未来工业的蓬勃发展,源自电力的稳定守护。作为产业技术的全球领导者,施耐德电气致力于成为工业领域客户信赖的合作伙伴,凭借前瞻技术与丰富实践,持续推动工业电力解决方案在产品、技术和服务方面的创新发展,筑牢未来工业发展的“坚实后盾”,赋能构建智能、高效、可持续且“了不起的未来工业”。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
当前软件工程团队正在试验基于AI代理的编码工具和大语言模型,以提高开发速度和质量。然而,AI编码工具的效果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使用方式。开发者需要提供结构化的问题描述、明确的执行要求和相关上下文,同时建立适当的防护机制。AI不仅能处理重复性任务,还能识别和评估替代方案,从被动助手演进为工作流程推进器。成功的关键在于将AI视为合作伙伴而非快捷工具,并将其整合到软件交付的全生命周期中。
NVIDIA研究团队开发出名为Lyra的AI系统,能够仅凭单张照片生成完整3D场景,用户可自由切换观察角度。该技术采用创新的"自蒸馏"学习方法,让视频生成模型指导3D重建模块工作。系统还支持动态4D场景生成,在多项测试中表现优异。这项技术将大大降低3D内容创作门槛,为游戏开发、电影制作、VR/AR应用等领域带来重大突破。
Salesforce发布企业级AI智能体平台Agentforce 360,将AI智能体融入几乎所有应用中。该平台采用混合推理引擎Atlas,结合大语言模型的概率思维和业务规则的精确性,支持语音交互和深度集成。以Slack为主要界面,提供Agentforce Builder开发环境,能将非结构化文档转换为可查询记录。Salesforce内部已部署该系统,每周处理180万次对话,主动服务活动增长40%。
谷歌DeepMind团队创新性地让Gemini 2.5模型在无需训练的情况下学会理解卫星多光谱图像。他们将复杂的12波段卫星数据转换为6张可理解的伪彩色图像,配以详细文字说明,使通用AI模型能够准确分析遥感数据。在多个基准测试中超越现有模型,为遥感领域AI应用开辟了全新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