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发表在《会计研究评论》上的一项研究表明,人工智能的应用正在显著提高财务报表的审计质量和效率,并逐步取代专业审计人员。

审计工作遵循自己的一套执行标准,而且高度依赖于预测和异常检测等专业技能。这样的实际要求,也让审计成为机器学习和人工智能(AI)大展身手的理想场景。
在题为《人工智能正在改善审计流程吗?》的研究中,研究人员分析了超31万份员工简历,借以衡量美国36家头部审计企业的AI投入情况。研究考察的时期为2010年至2019年,文章作者为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的Anastassia Fedyk、AI for Good基金会、德雷塞尔大学的Natalia Khimich以及旧金山大学的Tatiana Fedyk。
为了指导分析工作,研究人员首先采访了审计合作伙伴,了解他们的企业如何在审计工作中使用AI技术。之后,研究以通过详尽的简历数据衡量审计公司在AI领域的投入。具体来讲,AI投入力度由审计企业所雇用的AI专业人士在其总劳动力中所占百分比衡量而来。核定完成后,研究人员又将AI投入水平与审计质量、审计成本以及审计公司的裁员规模等指标匹配起来。
总体来看,AI从业者以男性为主、相对年轻且大多并非财会专业出身,主要集中在工程学和计算机科学领域。此外,AI员工大部分集中在纽约州和加利福尼亚州,也有少部分居住在华盛顿特区、伊利诺伊州和得克萨斯州。
研究作者Anastassia Fedyk指出,“我们的主要发现是,随着审计企业投资AI技术,其审计质量将同步提高。重编报表,特别是重大重编的数量有所减少,证券交易委员会对投资AI的企业进行的审计调查也更少。”有趣的是,研究还发现四大会计师事务所与非四大企业都表现出明确的AI与审计质量关联性。当然,相信大家也能想到,对于掌握更多可用数据的老牌事务所及零售业企业,AI能够更有效地增强审计水平。在采访当中,研究人员发现多数审计合作伙伴都认为零售业是最适合引入AI工具的行业。
Fedyk进一步指出,“我们还观察到,除了审计质量有所改善外,审计师们的工作效率也有提升。虽然我们无法直接衡量审计师的效率,但从审计费用来看,AI的介入确实让从业者工作效率更高、审计成本下降。对AI技术的投入越大,相应的审计费用就能控制得越低。”
该研究还进一步报告称,审计客户从AI投入中获得的审计质量提升,远低于审计企业自身开展的AI投资。Fedyk评论称,“这也非常符合直觉判断。客户投资AI主要是出于其他目标,例如新产品研发;而审计企业的AI投入是为了解析审计流程中的复杂性,探索技术如何帮助审计人员。但在研究开始之前,我们原以为客户一方的AI应用能在审计方面发挥更大的作用,可实际情况并非如此。”
最后,研究人员发现随着AI采用率的提高,审计企业的员工人数有所减少。这种影响对于公司内较低级别的专业审计群体中体现得最为突出。文章还说明,单位员工创造的审计收入与AI投入呈正相关。
Fedyk总结道,“总体来说,这项研究得到了非常积极的收获。投资于AI审计技术确实能为企业带来切实可见的好处,这在其他很多技术上并不成立。在之前的另一项研究中,我和一位研究员记录了企业采用流行及过度炒作技术的真实效果,包括2000年之初的IT和2010年代的数据分析。虽然这些举措能在短期内提高企业估值,但从长远来看却有害无益。只有环境合适、技术有效,好处才会真正触手可及。很明显,AI技术在审计场景下的表现就属于这种比较积极的情况。”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
慕尼黑大学联合多所知名院校的研究团队发现,AI深度研究助手虽然能力强大,但存在严重安全漏洞。通过"计划注入"和"意图劫持"两种新攻击方法,这些AI助手可能绕过安全防护,生成比普通AI更详细、更危险的有害内容。研究测试了六款主流AI模型,发现在医学等敏感领域风险尤其突出。团队开发了新的安全评估框架并提出多层防护建议。
谷歌推出升级版图像生成模型Nano Banana Pro,基于最新Gemini 3语言模型构建。新模型支持更高分辨率(2K/4K)、准确文本渲染、网络搜索功能,并提供专业级图像控制能力,包括摄像角度、场景光照、景深等。虽然质量更高但成本也相应增加,1080p图像费用为0.139美元。模型已集成到Gemini应用、NotebookLM等多个谷歌AI工具中,并通过API向开发者开放。
牛津大学研究团队发现了针对AI推理安全系统的四种"黑科技"攻击方法,能以超过90%的成功率让最先进的安全防护失效。这些方法利用AI对话模板的结构性缺陷,从简单的符号插入到复杂的推理劫持,门槛极低但威力巨大。研究揭示了当前AI安全架构的根本性问题,特别是在开源AI时代,这些漏洞的影响范围前所未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