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软似乎打算将都柏林数据中心试点的电池储能项目,扩展到该公司运营的其他数据仓库。该公司在一次能源会议上表示,其在爱尔兰测试的电池储能系统(BESS)已经展现出了可行性。
6月份,微软宣布正在与能源管理专家Eaton合作开发“电网交互式UPS技术”。该技术可以在必要的时候,让数据中心准备的储能系统向电网供能,目的是平滑可再生能源的不可预测性造成的电力供应变化。
一个月后,该公司透露它打算在都柏林的数据中心对该系统进行试验。微软表示,该技术将使都柏林数据中心的UPS实现与电网的实时交互,从而让其管理的锂离子电池银行能够快速响应以提供电网服务。
爱尔兰被视为测试该技术的理想地点,因为那里有400多座风电场,总共生产了全国35%以上的电力。随着可再生能源供应的增加,人们越来越需要将这些电能存储起来,随后在需求超过供应的时候将它们释放出来,以提供不间断的服务,这正是微软的目标。
据报道,微软能源与可持续发展高级项目经理Christoph Mazur博士本周在伦敦举行的储能峰会上表示,人们越来越意识到电力消耗对电网的影响,都柏林数据中心采用智能管理的能源使用方式适用于任何地方。
在爱尔兰,电网运营商EirGrid经营着一个优先考虑非碳排放解决方案的电网服务市场,微软正在通过能源服务和解决方案提供商Enel X参与其中,Enel X充当了聚合器,将微软等工业和商业组织组合成电网上的“虚拟电厂”。
据Energy Storage News报道,Mazur表示,微软已经将在爱尔兰的这个项目作为一项全球能源运营商运营电网的可行性案例研究,并倡议让该公司参与实施类似的计划。
正如The Register在该试点项目发布时所指出的那样,这并非是微软等公司的慈善之举,而是数据中心运营商利用没有充分利用的资产赚钱的一种方式。微软能源战略总监Nur Bernhardt表示,提供这种电网服务“是我们释放数据中心价值的一种方式。”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
OpenAI和微软宣布签署一项非约束性谅解备忘录,修订双方合作关系。随着两家公司在AI市场竞争客户并寻求新的基础设施合作伙伴,其关系日趋复杂。该协议涉及OpenAI从非营利组织向营利实体的重组计划,需要微软这一最大投资者的批准。双方表示将积极制定最终合同条款,共同致力于为所有人提供最佳AI工具。
中山大学团队针对OpenAI O1等长思考推理模型存在的"长度不和谐"问题,提出了O1-Pruner优化方法。该方法通过长度-和谐奖励机制和强化学习训练,成功将模型推理长度缩短30-40%,同时保持甚至提升准确率,显著降低了推理时间和计算成本,为高效AI推理提供了新的解决方案。
中国科技企业发布了名为R1的人形机器人,直接对标特斯拉的Optimus机器人产品。这款新型机器人代表了中国在人工智能和机器人技术领域的最新突破,展现出与国际巨头竞争的实力。R1机器人的推出标志着全球人形机器人市场竞争进一步加剧。
上海AI实验室研究团队深入调查了12种先进视觉语言模型在自动驾驶场景中的真实表现,发现这些AI系统经常在缺乏真实视觉理解的情况下生成看似合理的驾驶解释。通过DriveBench测试平台的全面评估,研究揭示了现有评估方法的重大缺陷,并为开发更可靠的AI驾驶系统提供了重要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