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去几十年来,一场蔓延全球的流行病一直在悄然酝酿。具体而言,全世界心理健康问题开始呈指数级增长,其灾难性后果也开始引起人们的极大关注。
美国卫生与人类服务部下辖的物质滥用和精神健康服务管理局(SAMHSA)曾在2020年发布一份开创性报告,强调了精神与物质使用障碍(M/SUD)引发的破坏性影响。管理局的分析发现,“2020年内,来自全部公共和私人来源的精神/物质使用障碍治疗支出预计将达到2805亿美元,高于2009年的1717亿美元。”更重要的是,心理健康问题不仅给患者本身带来沉重负担、对患者家庭和护理机构造成难以估量的损失,更导致无数人永远告别这个世界。事实上,单纯的金钱或经济分析根本不足以量化心理健康疾病在身体和情感层面造成的破坏。
本月早些时候,美国外科医生Vivek Murthy博士发布一份题为《我们的流行病:孤独与疏离》的咨询报告,强调了心理健康问题引发的重大公共卫生风险。他特别指出,其中最重要的核心问题之一是孤独和缺乏社会联系。回顾整个研究历程,他意识到:“孤独不仅仅是一种负面感受,更会损害个人和社会的健康。它与心血管疾病、痴呆、跟风、抑郁、焦虑和过早死亡的风险增加都具有相关性。与社会疏离对残废率的影响,则与每天吸多达15支香烟的效果相仿,甚至比肥胖和缺乏体育锻炼的影响更大。在我们的学校、工作场所和民间组织中,都能观察到缺乏社会联系引发的负面后果,导致绩效、生产力和参与度出现下滑。”
幸运的是,人们已经开始为心理健康筹划新的补救措施,并通过重大创新和投资探索更多治疗方式。其中一个新颖概念,就是在心理健康领域应用人工智能。
一对夫妇正寻求心理健康专家的治疗。
随着生成式AI、对话式AI和自然语言处理技术的出现,使用人工智能系统陪伴人类的想法已经开始迈入主流。
作为可扩展AI解决方案的开发先驱,Google Cloud一直在深入分析对话式AI的定义和可能性:“对话式AI会将自然语言处理(NLP)和机器学习(ML)结合起来,利用大量数据(例如文本和语音素材)训练而成。这些数据将教会系统如何理解和处理人类语言。之后,系统利用这些知识以更自然的方式与人类交互。它会不断从交互中持续学习,随时间推移进一步提高自身响应质量。”
也就是说,只要拥有充足的数据、训练和交互,这些系统不仅能够重现人类语言,最终甚至可能利用数十亿个数据点和基于证据的指南为受众提供医疗健康和治疗方案。毫无疑问,谷歌、亚马逊、微软等科技巨头已经在这项技术身上砸下数十亿美元,因为他们意识到当前AI技术距离掌握人类语言和对话能力仅剩几步之遥。一旦有企业能够完成最后几块拼图,就将从中发掘出无限的潜能:从客户服务到情感陪伴、再到人际关系维护,一切都可以在AI的驱动下高效运转。
事实上,试用系统已经纷纷悄然上线。以Pi为例,这是一套由Inflection AI公司开发的个人AI系统。Inflection AI公司CEO兼联合创始人Mustafa Suleyman解释道,“Pi旨在为人们提供一种新的自我表达方式,包括分享自己的好奇心、探索新观点,并体验值得信赖的个人AI。Pi是一种新型AI,不仅聪明而且情商很高。我们将Pi视为手边的数字伙伴,既能帮助我们随时学习新知识,也能当作倾诉对象消解突如其来的难题和打击。又或者,您也可以单纯跟这位善良且充满好奇的朋友随意消磨时间。”除了Suleyman,Inflection AI的另一位联合创始人Reid Hoffman曾是LinkedIn的联合创始人。目前,Inflection AI已经筹集了数亿美元的种子资金用于技术支持。
2017年1月5日在内华达州拉斯维加斯金沙会展中心举办的CES 2017上,用于护理和陪伴儿童和老人的AvatarMind iPal社交伴侣亮相展台。这个会跳舞、会讲故事、会玩游戏甚至能听音乐的机器人拥有25部电机,能够做出与人类相似的动作。父母可以用手机远程控制,通过它监控孩子身在何处、在做什么,并随时进行视频聊天。
然而,这项令人难以置信的技术也引发不少潜在担忧。虽然AI有望缓解不平等问题,以便捷的方式提供医疗保健服务,甚至能够为最需要的人们提供陪伴看护,但出于种种现实考量,其开发工作也必须辅以适当的指导和约束。
其一,在心理健康这样敏感的领域,患者隐私和数据安全将至关重要。对于以陪伴者角色出现且需要收集大量敏感信息的AI技术来说,开发者必须确保这些数据永远不受侵害,始终将患者隐私视为重中之重,能够持续抵御不断增加的网络安全威胁。
此外,也有人提出了更务实的担忧:人类到底该在这条路上走多远?虽然AI肯定带来了不少好处,但创新者们也应当对这些系统的局限性持审慎态度。必须注意到,系统的优劣将取决于它们作为学习对象的模型和数据集。因此一旦落入坏人之手,这些系统很容易向弱势群体提供不正确、甚至是危险的建议。因此,企业必须围绕负责任开发建立起严格的实践管控策略。
最后,从整个社会的角度看,使用AI系统解决心理健康问题和孤独症也开创了一个危险的先例。目前,还没有任何系统能够重现人性、交互、情感、感受等错综复杂的元素。医疗保健领导者、监管者和创新者们必须牢记这个基本前提,并优先采取可行且可持续的措施来解决心理健康危机,例如培训更多心理健康专业人员、增加患者获得护理服务的机会等。
总之,无论这个终极解决方案会是什么,现在我们都必须行动起来——否则,这场心理层面的流行病灾难必将汹涌肆虐、无法控制。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
树莓派基金会调查发现,尽管60%的家长认为编程是孩子的重要技能,但超过70%的家长表示孩子在正常课程中没有学习编程。该基金会CEO指出,随着AI技术快速发展,年轻人掌握技术理解和创造能力比以往更重要。超半数家长认为编程应成为必修课程,并相信学习编程能提升孩子未来职业前景。为填补学校教育空白,基金会呼吁在学校和图书馆广泛设立编程俱乐部,目标到2035年全球教授1000万儿童编程技能。
Patronus AI发布突破性研究,构建了首个系统性AI代理错误评估体系TRAIL,涵盖148个真实案例和21种错误类型。研究发现即使最先进的AI模型在复杂任务错误识别上准确率仅11%,揭示了当前AI代理系统在长文本处理、推理能力和自我监控方面的重大局限,为构建更可靠的AI系统指明方向。
文章介绍了AI大语言模型中最新的深度研究功能,这是目前最令人印象深刻的新功能之一。作者详细解析了ChatGPT、Claude和Gemini等主流模型的使用方法,并重点展示了深度研究功能的实际应用。通过实际测试,作者用ChatGPT 4.5的深度研究功能生成了一份关于1990-2025年最令人厌烦歌曲的详细报告,展示了AI如何通过思维链进行深度研究和分析。文章还提到了语音交互模式将进一步改变用户与AI的交互体验。
这项研究首次从理论和实践证明AI模型可通过模仿生物睡眠-学习周期显著提升性能。研究发现AI训练中存在自发的"记忆-压缩循环",并据此开发了GAPT算法,在大语言模型预训练中实现4.8%性能提升和70%表示效率改善,在算术泛化任务中提升35%,为AI发展指出了注重信息整理而非单纯数据扩展的新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