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时间2023年7月5日上午,2023全球数字经济大会主论坛在北京国家会议中心开幕,中兴通讯董事长李自学先生带来了主题演讲。在演讲中,李自学先生强调了中国未来技术创新方向的明确路径,就是大会的主题:数据驱动发展、智能引领未来。
李自学表示,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信息基础建设基础设施的发展,并且强调加快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打通经济社会发展的信息大动脉。2022年国务院印发《“十四五”数字经济发展规划的通知》标志着我国数字化建设进入了崭新的发展阶段。
新一轮的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为全球带来新的发展机遇,特别是在中国,数字经济发展尤其迅猛,预计到2025年我国数字经济的规模将超过60万亿,数字经济新的浪潮将带来从创新应用到信息基础设施等各个层面新一轮的发展机遇。
中国的数字经济发展尤其迅猛,预计到2025年,中国的数字经济规模将超过60万亿。中兴通讯作为信息通讯行业的领军企业,积极参与数字中国的建设,围绕着三个方面展开工作,以推动数字经济的高质量发展。
第一,完善新基础设施建设,打造数字经济发展的基石。截至今年5月底,中国的5G基站数量超过284万个,占全球的60%以上。中国的算力规模已达全球第二。李自学强调,数字基础设施建设的目标应围绕以下三个方面:首先,建设极致高效的数字基础设施。通过运用AI、大数据、数字孪生等技术,提升网络智能化的运营效率。其次,推动数字基础设施的深度融合,通信网络应从以信息传递为核心的基础设施转变为融合计算和存储的智能化、综合性的数字基础设施。最后,构建更绿色的数字基础设施,推动数字基础设施的绿色化、低碳化。
第二,李自学强调了强化基础软硬件创新、推进核心技术突破的重要性。他表示,核心技术是国家的重器,只有在这个领域上自主自强,才能掌握主动权,充分发挥数字技术的驱动力,塑造新的国际竞争优势。他提出,要围绕以下三个方面强化核心技术创新,解决痛点问题,筑牢产业发展的根基。首先,加强研发投入,建立竞争优势。其次,李自学强调了中兴通讯对底层软硬件核心技术的自主创新,最后,他强调了创新链条整合能力的重要性。
第三,李自学强调了深度发展,构建能力平台和挖掘深层价值场景的重要性。他表示,传统产业的数字化转型已经从探索试点的阶段,逐步迈向规模复制推广的阶段。在这个过程中,重要的是构建数字化赋能平台和深挖高价值场景。
李自学还强调了深挖高价值场景的重要性,他表示,产业数字化转型的本质在于优化、创新和重构价值体系。中兴通讯利用“5G+数字星云”的架构,围绕15个重点行业,探索100多个应用场景。同时,中兴通讯响应了国家数字乡村建设的号召,在河南和江苏推出了5G智慧果园和5G智慧水稻种植的项目,利用5G、VR和机器视觉等技术,成功提升了农户的收入,并减少了种植的成本。
李自学呼吁,未来已经来临,我们要以高瞻远瞩的视野和大胆的实践,引领数字科技的自主创新,大力投入“5G-A通感算控”、AI大模型和垂直模型等前瞻技术的研发,持续向高价值跃迁。中兴通讯作为数字经济的筑路者,将继续与各方伙伴广泛合作、持续创新,推动产业数字化、智能化的发展,为构建数字中国贡献力量。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
OpenAI和微软宣布签署一项非约束性谅解备忘录,修订双方合作关系。随着两家公司在AI市场竞争客户并寻求新的基础设施合作伙伴,其关系日趋复杂。该协议涉及OpenAI从非营利组织向营利实体的重组计划,需要微软这一最大投资者的批准。双方表示将积极制定最终合同条款,共同致力于为所有人提供最佳AI工具。
中山大学团队针对OpenAI O1等长思考推理模型存在的"长度不和谐"问题,提出了O1-Pruner优化方法。该方法通过长度-和谐奖励机制和强化学习训练,成功将模型推理长度缩短30-40%,同时保持甚至提升准确率,显著降低了推理时间和计算成本,为高效AI推理提供了新的解决方案。
中国科技企业发布了名为R1的人形机器人,直接对标特斯拉的Optimus机器人产品。这款新型机器人代表了中国在人工智能和机器人技术领域的最新突破,展现出与国际巨头竞争的实力。R1机器人的推出标志着全球人形机器人市场竞争进一步加剧。
上海AI实验室研究团队深入调查了12种先进视觉语言模型在自动驾驶场景中的真实表现,发现这些AI系统经常在缺乏真实视觉理解的情况下生成看似合理的驾驶解释。通过DriveBench测试平台的全面评估,研究揭示了现有评估方法的重大缺陷,并为开发更可靠的AI驾驶系统提供了重要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