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日,2023杭州云栖大会上,阿里云瑶池数据库宣布已全面实现Serverless化,并接入通义等大模型能力,大幅提升数据库一站式及智能化水平。同时,PolarDB Always On系列推出3大重磅升级,首个数据智能助手DMS Copilot也惊艳亮相。
“在Serverless与AI的驱动下,云原生数据库加速向一站式智能数据平台发展演进。”阿里云数据库产品事业部负责人李飞飞在会上表示。
李飞飞指出,数据平台应该像“搭积木”一样便捷好用,而Serverless化是实现此目标的核心路径。
目前,阿里云瑶池数据库几大核心产品均已推出Serverless形态,并进一步实现了“弹得更快、更稳、更广、更细”的全面升级,较传统架构可降低60%成本。
为一站式解决开发者的全部需求,阿里云数据库进行了一体化的大幅升级,包括HTAP一体化、DB+Cache一体化、DB+存储一体化等三大能力的全面提升,并在OLTP、OLAP、NoSQL等多业务场景融合落地,产品易用性大大提高,进一步简化开发、管理和运维成本。
本次云栖大会上,阿里云还公布3大技术升级:PolarDB实现Multi-Master三层解耦架构,内存使用率提升50%;Multi-Master轮动升级,不可用时间减少50%;高压缩比数据存储,最高可节省80%存储成本。
“大模型技术的突破,让AI更好地驱动底层技术迭代升级。”李飞飞表示,底层基础设施中的数据库,将全面拥抱AI技术变革。
目前,阿里云瑶池数据库全面提升了向量检索能力,在PolarDB、RDS、AnalyticDB、Lindorm、Tair等产品中集成向量功能,实现结构化数据、半结构化数据、多模数据、向量数据的一体化处理。阿里云新发布的8大行业模型及“百炼”平台,就采用AnalyticDB作为内置向量检索引擎,性能较开源增强了2至5倍,加速AIGC应用落地。
数据智能助手DMS Copilot也在会上惊艳亮相。据悉,DMS Copilot可支持30+种数据库类型,提供NL2SQL、SQL注释生成、SQL纠错、SQL优化等功能,大幅降低SQL编写门槛,提升开发效率。在耶鲁大学推出的Spider数据集评测中,DMS Copilot的成功率和准确率达到99.5%和78%,比开源模型的正确率高出4%。
此外,阿里云还宣布与SelectDB、MongoDB和Clickhouse分别达成战略合作,推进技术合作和生态协同,构建合作共赢的生态体系。
目前,阿里云瑶池数据库已在千行百业的核心业务中落地应用,服务于自然人税收管理系统、全国60%的省级医保信息平台、广东移动、友邦保险、南方基金、上海市新能源汽车数据平台、掌阅科技、莉莉丝游戏、识货APP等金融、政务、电信、互联网等多领域的客户。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
Python通过PEP 810提案正式引入惰性导入功能,允许程序延迟加载导入库直到实际需要时才执行,而非在启动时全部加载。该提案由指导委员会成员Pablo Salgado于10月3日提出并于11月3日获批。新功能采用选择性加入方式,保持向后兼容性的同时解决了社区长期面临的启动时间过长问题,标准化了当前分散的自定义解决方案。
Meta FAIR团队发布的CWM是首个将"世界模型"概念引入代码生成的32亿参数开源模型。与传统只学习静态代码的AI不同,CWM通过学习Python执行轨迹和Docker环境交互,真正理解代码运行过程。在SWE-bench等重要测试中表现卓越,为AI编程助手的发展开辟了新方向。
Valve最新Steam硬件软件调查显示,Linux用户占比达到3.05%,较上月增长0.37个百分点,相比去年同期增长约50%。游戏网站Boiling Steam分析显示,Windows游戏在Linux平台兼容性达历史最高水平,近90%的Windows游戏能在Linux上启动运行,仅约10%游戏无法启动。
卡内基梅隆大学研究团队发现AI训练中的"繁荣-崩溃"现象,揭示陈旧数据蕴含丰富信息但被传统方法错误屏蔽。他们提出M2PO方法,通过改进数据筛选策略,使模型即使用256步前的陈旧数据也能达到最新数据的训练效果,准确率最高提升11.2%,为大规模异步AI训练开辟新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