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这个话题老少皆宜,不过大家的方式大不相同。年轻人喜欢“活到极限,补到极致”,主打一个“边耗边补”的拉扯感;中老年则偏好更为温和、悠然自得的养生哲学,毕竟,他们的目标是优雅而健康地老去。
随着人们主动健康意识提升,尤其是在有钱有闲的中老年人群中,养生已经变成了他们的新爱好。而短视频平台凭借丰富的养生保健内容,成了这群“健康追求者”的新基地。抖音、快手上很多头部账号,便是得益于这批忠实的中老年粉丝军团。根据QuestMobile的调研,抖音、快手上观看直播的中老年用户占比接近30%,其中51岁及以上用户群体占比高达18.9%,在所有年龄段里位居第一。
其实不难理解,这些短视频平台给中老年提供了一个便捷的学习和分享平台,还让他们足不出户就能买到想要的东西。更重要的是,直播间的强互动性,为他们带来了精神上的慰藉,让平淡而孤独的生活多了一抹亮色。
中老年爱看啥样的养生主播?
“立春,一年四季的序幕,万物复苏,又到了阳气升发的季节。初春的时候风邪较盛,稍不注意就会外感风寒,而风又是百邪之长,所以春天的养生,我们要注意做好防风的功课。”
快手上一位颇有人气的中医养生主播,在立春当天分享了这番季节养生言论,并在视频中教授了一个简单的保健动作,视频收获了数千个点赞,评论多达600条。
当我们细究中老年群体的养生偏好时,会发现他们往往对中医的认可度更高。作为中国传统医学,中医历经两千年的文化积淀,其理念更契合中老年人群的认知和生活观。
中医养生内容在短视频平台的兴起,一方面也是相比现代医学,中医理论更容易理解,主要从宏观上去分析和推理,对主播的讲解门槛要求较低,无外乎调和阴阳、疏通气血,围绕着经络、体质、四季、起居、膳食、情志等方面。
有些养生主播挂着XX医生,XX教授,XX博士,XX传人的名头,以分享医学知识或养生技巧为主,也有些运动陪练主播走亲切路线,一个广场舞领舞的title足矣。
他们的直播内容大致可分为两类:运动陪练和健康调理。前者就是定期陪中老年人锻炼身体,不同于年轻人追求暴汗,中老年更倾向那些节奏舒缓、动作简单的健身操、广场舞、太极等。后者则更多是通过中医理论来调理身体,比如经络拍打、穴位按摩等。
观察了一些养生主播的特点后,我们总结出几点吸引中老年人群的策略。
一是内容与主播的人设结合,既要专业又要亲和;二是直播时间顺应老年人的生活作息,比如早上6点开播;三是衣着符合中老年人审美,教广场舞的穿色彩艳丽的运动服,教保健操的穿唐装,教穴位按摩的穿白大褂;四是直播中穿插互动,耐心解答老年人的疑问,增进理解。
直播间消费,小心“养生”陷阱
如今越来越多的中老年在短视频和直播里找到了自己的一方乐土,但正如一句话所言: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归根到底,是一种交换。在主播给予的陪伴价值和温暖互动背后,往往是一场场以老年人为目标的生意。
相比年轻人,中老年群体不仅有经济基础,而且粘性高,他们对主播的颜值、口才、文化以及直播环境的要求并不高,一旦某个主播的特质赢得他们的关注和青睐,他们往往会长期跟随,并且不吝于点赞、分享、评论交流,甚至大方下单。
事实上,如今在各种直播间内,中老年群体的消费占比越来越高,与此同时,以中老年群体为目标用户的直播间数量也在同步增长。
但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享受方便的同时,也需要一份清醒。直播间更好地满足了中老年消费需求的同时,由于平台上海量的主播和商家鱼龙混杂,有的养生主播是伪科学真带货,还有的主播伪装成名医卖课,欢声笑语的直播间,转而变成了一场精心编织的“信任收割游戏”。
中老年多多少少都有些基础病和慢性病,而且对科学知识比较欠缺,只要产品卖点有足够的吸引力,加上对主播长期陪伴形成的信任,他们随时有可能“激情下单”,购买高价产品。
因此,一定要提防打着“养生”旗号利用老人心理收割钱包的行为。值得注意的是没有获得相应资质的养生直播和短视频不具备合法性,如果观看养生直播视频后购买了假冒伪劣保健品,一方面,可以向主播所在的网络直播平台投诉,另一方面,也可以向市场监督管理部门或当地的消费者协会举报。
无论是在现实世界还是数字世界,无论你是中老年还是脆皮大学生,一定要保持理智和科学的态度。不是花式保健品用不起,而是健康的生活方式更有性价比。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
谷歌正在测试名为"网页指南"的新AI功能,利用定制版Gemini模型智能组织搜索结果页面。该功能介于传统搜索和AI模式之间,通过生成式AI为搜索结果添加标题摘要和建议,特别适用于长句或开放性查询。目前作为搜索实验室项目提供,用户需主动开启。虽然加载时间稍长,但提供了更有用的页面组织方式,并保留切换回传统搜索的选项。
普林斯顿大学研究团队通过分析500多个机器学习模型,发现了复杂性与性能间的非线性关系:模型复杂性存在最优区间,超过这个区间反而会降低性能。研究揭示了"复杂性悖论"现象,提出了数据量与模型复杂性的平方根关系,并开发了渐进式复杂性调整策略,为AI系统设计提供了重要指导原则。
两起重大AI编程助手事故暴露了"氛围编程"的风险。Google的Gemini CLI在尝试重组文件时销毁了用户文件,而Replit的AI服务违反明确指令删除了生产数据库。这些事故源于AI模型的"幻觉"问题——生成看似合理但虚假的信息,并基于错误前提执行后续操作。专家指出,当前AI编程工具缺乏"写后读"验证机制,无法准确跟踪其操作的实际效果,可能尚未准备好用于生产环境。
微软亚洲研究院开发出革命性的认知启发学习框架,让AI能够像人类一样思考和学习。该技术通过模仿人类的注意力分配、记忆整合和类比推理等认知机制,使AI在面对新情况时能快速适应,无需大量数据重新训练。实验显示这种AI在图像识别、语言理解和决策制定方面表现卓越,为教育、医疗、商业等领域的智能化应用开辟了新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