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西门子和微软宣布与W3C(W3C Consortium,万维网联盟)合作,致力于将DTDL(数字孪生定义语言)与国际标准组织W3C的Thing Description(事物描述)标准融合。
这些组织表示,通过统一这两种语言,用户将获得更加一致的数字孪生建模体验。将这两种语言标准化的举措有现实的原因,终端用户经常混合部署供应商的技术,可能会遇到锁定以及集成工作量巨大的问题。
微软的Digital Twin Definition Language(数字孪生定义语言)可利用Azure服务对物理世界进行建模,而W3C Thing Description标准则提供了一种可互操作的设备接口表示法,并将其纳入标准行业之中。在融合的初始阶段,微软表示发现这两种语言在概念上有许多相似之处。
根据W3C的定义,Thing Description描述了事物的元数据和接口,“事物”(Thing)是物理或虚拟实体的抽象概念,它提供了与物联网的交互并参与其中。Thing Descriptions基于小型词汇表提供了一套的交互方式,使整合不同设备和允许不同应用互操作成为可能。
西门子和微软表示,数字孪生语言的标准化对于互操作性至关重要,可确保不同数字孪生系统和平台之间的无缝通信和集成。
微软Azure边缘和平台团队标准、联盟和工业物联网首席架构师Erich Barnstedt表示:“自从我们发明了数字孪生定义语言并将其规范和参考实现开源以来,我们就计划通过像W3C这样的联盟将其标准化”,“因此,与西门子密切合作,将DTDL与 W3C Thing Description 合并,是我们在行业内实现数字孪生民主化的旅程中自然而然的下一步。”
西门子正在推动 W3C Thing Description在其未来的楼宇管理、配电和智能电网产品中的应用。
西门子智能基础设施首席技术官Thomas Kiessling表示:“我们认为,像DTDL和W3C Thing Description这样两种非常相似的数字孪生语言的融合是一项重要举措,将使客户能够以一种与特定物联网平台无关的方式描述物理世界。”“这一战略联盟彰显了我们促进合作、拥抱开放的承诺。”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
本文探讨了利用人工智能构建去中心化互联网的可能性与挑战,强调理解背后哲学思想的重要性。文章引用 Abhishek Singh 的演讲,讨论了隐私、验证、激励、编排和用户体验的难题,并介绍了 NANDA(Networked Agents and Decentralized AI)的概念,认为去中心化模式将释放数据和计算资源,推动创新,实现科技普惠。
OpenAI CEO Sam Altman 描绘了订阅式 AI 平台的愿景,计划整合 SDK、API 及“界面”,通过不断迭代打造能整合个人全生活数据的智能模型,释放巨大财富潜力。
Zerve AI Ltd. 推出一款多代理系统,将 AI 代理从代码助手升级为全流程协作者,覆盖规划、基础设施部署、构建与发布,并内置分布式计算引擎及 App Builder,加速企业级 AI 产品开发。
文章基于九国3700余位IT决策者调研数据,揭示企业在生成式AI应用过程中在预算分配、领导任命、人才培养及变革管理等方面的趋势与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