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发布的 Xlibre 服务器旨在对 X.org X11 服务器进行现代化改进,并提升其安全性和性能。
Xlibre Xserver 是对 X.org X 服务器的分支,由长期担任 X.org 维护者 Enrico Weigelt 发起。该项目旨在开发和改进 X.org 显示服务器,作为较新且更时髦的 Wayland 显示协议的替代方案。
我们大约一年前曾提到过 Weigelt 在改进 X.org 多显示器支持方面的工作。然而,这并非他第一次出现在 The Register 的页面上——早在 2021 年,Linus Torvalds 就因他散布伪科学且反疫苗的言论而对其进行了斥责。
我们怀疑,即便这些观点处于 FOSS 世界的边缘,实际上仍会吸引一些人。
可以说,Weigelt 对争议并不陌生,此次公告也不例外。自公告发布以来,The Register FOSS 编辑部见证了来自 Wayland 支持者对 X11 持有相当明显的负面情绪……尤其是考虑到讨论的话题仅仅是处理 Unix 计算机图形用户界面的显示协议,从表面上看似乎微不足道。但正如我们上个月所指出的那样,激烈而充满激情的倡导虽然令人遗憾,却是软件开发中不可避免的一部分。
我们相信这丝毫不会影响 Weigelt。实际上,X11Libre 的 README 文件乐于接受这一点,其中包含如下内容:
"它明确地不包含任何 “DEI” ( diversity, equity, and inclusion ) 或类似的歧视性政策。"
哦,天哪。
然而,这一声明在某些地方获得了赞誉和认可。
同一份 README 文件指出,这次分叉源自于对默认 FOSS X11 服务器进一步开发和改进的系统性压制尝试:
"必须进行这次分叉,因为 Xorg 项目中的有毒元素——来自 BigTech 的内应——正在抵制对 Xorg 的任何实质性工作,企图摧毁该项目,以消除其自家产品的竞争。这正是典型的 'embrace, extend, extinguish' 策略。"
就在第一批记者开始报道计划中的 Xlibre 分叉之时,2025 年 6 月 6 日,Redhat(拼写错误)的员工便对 Xlibre 创始人在 freedesktop.org 上的 GitLab 账户进行了清洗:删除了 Git 仓库、工单、合并请求等,一举引发了全世界的震动。
Weigelt 在发送给 xorg-devel 邮件列表的一封邮件中进一步扩大了这些指控。据我们所知,他 GitLab 账户被删除的说法确有其事——例如,有一个合并请求写道:"The source project of this merge request has been removed." 他的 freedesktop GitLab 账户现在只显示 "This user is blocked" ,而他众多的合并请求大多都被草率地标记为 "closed" 。
他直接提交的代码贡献之前也曾遭遇反对。例如,对这项更改的部分评论。
这只秃鹰意见矛盾。我们谴责反疫苗者及其他反科学的虚假信息。疫苗不会导致自闭症;它们会让人变成成年人。气候变化是真实存在的,社会正义是一件好事,我们热情支持多样性、公平性与包容性。
因此,我们觉得极具讽刺意味的是,目前从可访问性角度来看,X11 明显优于 Wayland,而后者在这方面的记录十分糟糕。正如我们最近所言,可访问性至关重要。即使你现在尚未残疾,总有一天你会变得残疾。今天,最易于通过老派、以键盘为中心的用户界面进行控制的桌面和应用程序,如 MATE 和 Xfce,也意味着那些不那么炫酷、老式的桌面环境更具可访问性。而推行 Wayland 的桌面环境,如 GNOME 和 KDE Plasma,在这一领域仍显得相对薄弱。
Wayland 及其原生支持的桌面环境自诩拥有一些炫目的特性,如自适应同步、可变刷新率支持以及高动态范围显示,我们确信如果你是一个目光敏锐的二三十岁游戏玩家,这些功能一定非常棒。而本文作者则不是这样,尽管佩戴眼镜也能达到 20:20 视力,却在生理上无法察觉这些东西。这也是我们强烈偏好旧款桌面环境如 Xfce 和 Ubuntu 的 Unity 的原因之一,因为它们遵守并延续了业界标准的用户界面,而这正是近期版本的 GNOME 和 KDE 所摒弃的。
正如我们之前所言,我们怀疑这一代年轻而敏锐的开发者,他们或者不懂、或者不在乎 20 世纪末的用户界面标准或可访问性问题,却坚决想抛弃他们认为的遗留负担,这正是推动弃用并移除 X11 的背后原因——尽管这一进程仍在稳步前行。
正如 The Register 在 2004 年报道的那样,X.org X11 服务器本身起初就是从 XFree86 分叉而来。或许,现在又到了分叉的时刻。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
当前软件工程团队正在试验基于AI代理的编码工具和大语言模型,以提高开发速度和质量。然而,AI编码工具的效果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使用方式。开发者需要提供结构化的问题描述、明确的执行要求和相关上下文,同时建立适当的防护机制。AI不仅能处理重复性任务,还能识别和评估替代方案,从被动助手演进为工作流程推进器。成功的关键在于将AI视为合作伙伴而非快捷工具,并将其整合到软件交付的全生命周期中。
NVIDIA研究团队开发出名为Lyra的AI系统,能够仅凭单张照片生成完整3D场景,用户可自由切换观察角度。该技术采用创新的"自蒸馏"学习方法,让视频生成模型指导3D重建模块工作。系统还支持动态4D场景生成,在多项测试中表现优异。这项技术将大大降低3D内容创作门槛,为游戏开发、电影制作、VR/AR应用等领域带来重大突破。
Salesforce发布企业级AI智能体平台Agentforce 360,将AI智能体融入几乎所有应用中。该平台采用混合推理引擎Atlas,结合大语言模型的概率思维和业务规则的精确性,支持语音交互和深度集成。以Slack为主要界面,提供Agentforce Builder开发环境,能将非结构化文档转换为可查询记录。Salesforce内部已部署该系统,每周处理180万次对话,主动服务活动增长40%。
谷歌DeepMind团队创新性地让Gemini 2.5模型在无需训练的情况下学会理解卫星多光谱图像。他们将复杂的12波段卫星数据转换为6张可理解的伪彩色图像,配以详细文字说明,使通用AI模型能够准确分析遥感数据。在多个基准测试中超越现有模型,为遥感领域AI应用开辟了全新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