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实现逻辑数据模型

ZDNet软件频道 时间:2002-08-23 作者:BUILDER.COM |  我要评论()
本文关键词:
如果我们不花点时间创建一个逻辑模型,那么要实现一套高效和优秀的设计是完全不可能的。本文讨论设计的逻辑和物理模型,然后引领读者经过逻辑模型的创建全过程。
业务和系统开发领域绝对不能容许设计上的重大失误。可是,很多开发人员却因为不了解设计步骤而恰恰轻视乃至完全忽略了整个设计过程。而实际上,我们中的大多数人也确实缺乏必要的有关技能和知识,结果令我们往往“旁路”了项目开发中最重要的阶段。说真的,有本事敢直接绕过设计阶段的人还没诞生呢。

如果我们不花点时间创建一个逻辑模型,那么要实现一套高效和优秀的设计是完全不可能的。略过设计步骤会产生大量的错误,而这些错误又会令我们耗费大量的时间在发现它们的时候反复调试和纠正。下面我就大致讨论下设计的逻辑和物理模型,然后引领读者经过逻辑模型的创建全过程。本文是有关主题系列的开篇,在后续的第2部分里,我会根据已经发现的缺陷修改我们的原始设计。

数据库的设计方法

在对数据库项目的需求着手评估和分析周,接下来的一步就是设计出一套方案帮助你达到项目的要求和目标。在开发领域这一步骤被称做数据库设计方法。它是一种结构化的措施,支持设计流程同时还包括了诸如公司业务流程、规定和文档等一系列工具。步步进阶的整套流程帮助开发人员计划、管理和控制设计及其实现从而高效地完成任务。

这意味着,你拥有一整套方法,也就是按照特定顺序安排的项目列表,这些方法指引你经过数据模型创建的全过程。请不要错误地把这个过程理解为平常的过程,实际上它是完全必要的阶段。你应该从完全理解数据和用户需求这一目的出发研究该过程。

每一个项目无论其规模大小都能从以下三种模型中获益:

  • 概念:明确和说明创建数据全局视图的主要对象,同时辅以一定的轻微细节。许多企业都局限于特定的数据库管理系统(DBMS),所以这一步可以忽略或者放到逻辑模型一组。
  • 逻辑:构造采用特定数据的模型,但还不用考虑最终保存数据以及运营应用程序的具体数据库系统。由于SQL Server是一种关系型数据库管理系统(RDBMS),所以我们要依赖于实体关系模型(ER:Entity-Relationship)。在这一阶段你必须明确实体、关系、属性并对你的数据实行规格化。逻辑模型建立在数据集合的基础之上。为了更深入地了解ER模型,不不妨访问下ITS数据库服务网站或者参考Mapping an ER Model to the Relational Model Web site(是一个.PDF文件)。
  • 物理:根据所采用的具体RDBMS设计实现逻辑模型的具体模型。在这一阶段,你需要说明数据表、索引等数据库对象,而物理模型就是根据数据表建立的。

建立逻辑模型的真实用意无非是为了确认应用程序能满足最终的需求(包括输入和输出两方面)。换句话说,逻辑模型必须能产生所有已知的报告、查询等结果。此外,用户还应该能够以合理的方式输入和操作数据。一旦逻辑模型到位,你就应开始把你所了解的情况应用到项目的物理需求方面——比如说——物理模型。图A就描述了逻辑和物理模型在这一阶段的差别。

图A

点击放大

逻辑和物理数据模型


百度大联盟认证黄金会员Copyright© 1997- CNET Networks 版权所有。 ZDNet 是CNET Networks公司注册服务商标。
中华人民共和国电信与信息服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证010391号 京ICP备09041801号-159
京公网安备:11010821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