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决了正规化、主键和关系问题后,一些人可能会忽视引用完整性。假定你负责维护一个重要数据库,其中存储着产品和订单数据。同时,假定你为主键使用了自然数据,并在某天更新了一位特定用户的主键值。不久,客户气冲冲地打来电话,因为发票出错,或是因为承诺的时间并没有发货。另外,也可能是因为客户获得了订单,但一直没有拿到发票。错误可能要等到系统审计时才会发现——而且即便在审计时,也有可能检测不到任何错误。
到底发生了什么?当你更改客户的主键值时,你实际忽略了为那个客户的相关记录更新外键值。换言之,你创建了“孤儿”——也就是不和主键值匹配的外键记录。在这种情况下,系统没办法将订单的细节与客户对应起来。
没有引用完整性的保障,就可能输入不匹配的外键值。关系模型不允许这些“孤儿”记录。尽管你的数据库系统可能允许创建“孤儿”,但开发者必须主动地防止它们。要防止“孤儿”,最简单的办法就是实现引用完整性。
关系模型强制引用完整性。你必须启用系统的引用完整性特性来满足关系规则。虽然在表和表之间启用引用完整性是一个简单的操作,但你必须理解这样做(和不这样做)的后果。从技术上说,完整性规则负责维护关系(也因此维护着数据)。有3种类型的完整性:
如果禁用引用完整性,你在任何时候都可输入数据,只要数据不会违反其他表或字段属性的要求,例如验证规则和数据类型等。相反,引用完整性会强制规则,限制你在什么时候能修改、添加或删除数据。启用引用完整性后,除非在相关的表中存在一个匹配的主键值,否则不能输入一个新的外键值。如果相关的表中有一个匹配的外键值,就不能更改主键值。另外,如果在相关的表中有匹配的外键值,就不能删除一个主键值。在这种情况下删除主键记录会造成“孤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