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开发过程中利用UML流程图显示类协作

ZDNet软件频道 时间:2003-08-08 作者:ZDNet China |  我要评论()
本文关键词:
在UML里,我们通常使用流程图(sequence diagram)来表示类协作的动态特性。现在让我们来探讨一下流程图的元素。
本文译自Builder.com,未经许可请勿转载类图表(class diagram)的目的是显示应用程序的结构标示。应用程序结构由类协作(class collaboration)的动态特性来控制。在UML里,我们通常使用流程图(sequence diagram)来表示类协作的动态特性。现在让我们来探讨一下流程图的元素。
行为造型

行为造型(behavioral modeling)是给组成你系统的类分配职责的过程。虽然对此还有一些争议,但是这是开发生命周期里你需要进行的最重要的活动,因为这一行为将决定你系统的结构。不幸的是,很多开发人员都倾向于直接将需求转变到结构造型,而跳过了行为造型的阶段。这种方法是错误的,因为你没有有意识地去确定类的职责。

虽然你最终能够得到想要的类及其相关联的职责,但是行为造型会将这一确定的过程变成一项明确的活动。其结果是获得一组更加健壮的类及其相关联的行为,如果你没有有意识地进行行为造型,那么这一结果是不会发生的。

你应用程序的弹性最终要以你能够处理类之间依赖性的程度为基础。

这些灵活的依赖性是获得一个灵活系统的关键。但是,当你不知道对象是如何相互交谈的时候,要确定这些依赖性是极其困难的。如果一个对象和另一个对象交谈,那么类就必须有一个结构关系。所以通过行为造型,你不仅仅能够确定类要做什么,还能够看到在被初始化的时候,它会如何同其它的对象进行交互操作。

虽然行为造型强调职责的分配,但是这并不意味着你只能够使用行为图表。事实上,行为和结构造型在同编码活动一起被执行的时候是最有效的。将这些活动进行分离所需要的时间是以小时来计算的,如果不是以分钟的话。

软件静态观察的作用可能还不到整体规范的作用的一半。软件就是关于行为的;因此,动态观察要比静态观察更有价值。不幸的是,很少有开发人员能够意识到这一点,而更少有人能够真正地建立系统动态特性的模型。


百度大联盟认证黄金会员Copyright© 1997- CNET Networks 版权所有。 ZDNet 是CNET Networks公司注册服务商标。
中华人民共和国电信与信息服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证010391号 京ICP备09041801号-159
京公网安备:11010821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