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一扫
分享文章到微信
扫一扫
关注官方公众号
至顶头条
此书最早出版于1966年,我还没出生,PC也还没出现,知识分子应该还没有今天的浩浩荡荡。乍一看书名,讲的是“管理”没引起什么兴趣,看了才知讲的是知识分子的自我管理,只能叹为先知先觉,昂首仰视ing……
英文名字叫《The Effective Executive》,怎么看都象“有效执行”,看完了才觉得中文名译的也是经典,虽然让我误以为是一般管理的书籍差点漏过:) [注:德鲁克的书有时比较厚,讲的有时我觉得有点罗嗦而且兴趣暂为在此,所以我看的比较少翻的比较多,不是因为我对大师不敬,不要批评偶:)。不过此书很薄,细看]
以下笔记并非完全按照书中顺序,并且夹杂了少量个人理解,仅供参考
在一个现代的组织中,如果一位知识工作者能够凭借其职位和知识,对该组织负有贡献的责任,因而能实质的影响该组织的经营能力及达成的成果,那么他就是一位管理者。
书中,“管理者”泛指知识工作者、经理人、专业人员,他们必选在工作中利用其职位和知识做出影响整体绩效和成果的决策。
值得注意的是,上述的定义并不以为着大部分知识工作者都是管理者,因为知识工作中也有属于日常事务,不需要什么技能的工作。
其判定的标准:利用自己的知识/技能/职位等,通过思考做出决策影响组织绩效和成果,也就是“贡献”,承担起做出贡献的责任。
1、组织的发展需要成员不断的贡献。对“管理者”而言,使工作达到令人满意的程度,唯一可行的办法,就是提高“有效性”——使能力/知识/资源产生更多更好的成果。
“体力劳动”重视的是效率——“把事情做对”的能力; “知识工作”除了需要“把事情做对”的能力,首先还需要有“做对的事情”的能力。
“体力劳动”,有一套完整的衡量方法和机制;“知识工作”则既不能用数量,也不能用成本来衡量,衡量“知识工作”只能看其结果。
“体力劳动”可以进行严密、细致的监督;但对“知识工作”无法进行严密和细致的监督,对知识工作者,只能进行协助。
4、知识工作者的工作动力,取决于他是否具有有效性,及他在工作中是否能有所成就——否则,热情会消退,变成朝九晚五消磨时间。
5、知识工作者生产的是知识、创意和信息,这样的产品本身并无用途,只有通过另一为知识工作者,把他的产品作为投入,并转化为另一种输出,才具有实际的意义。
综上所述:作为个体知识工作者的管理者,必须自我管理,追求有效;作为主管的管理者,除自我管理追求有效外,还必须学会有效的管理和保障知识工作者的工作动力。
Yes!否定的话就没有意义了:)
有效性是一种习惯,必须练习、练习、再练习,实践、实践,再实践! 没有捷径,直到变成习惯!
以上四项现实,是管理者无法改变的,也是管理者存在的原因。
如果您非常迫切的想了解IT领域最新产品与技术信息,那么订阅至顶网技术邮件将是您的最佳途径之一。
现场直击|2021世界人工智能大会
直击5G创新地带,就在2021MWC上海
5G已至 转型当时——服务提供商如何把握转型的绝佳时机
寻找自己的Flag
华为开发者大会2020(Cloud)- 科技行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