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DNet至顶网软件频道消息: 和其它体育运动相比,国际足联(FIFA)对高科技技术的引入一直比较保守,不过2014年巴西世界杯终于首次启用了门线技术——通过摄影机而非人眼来做判断足球是否越过球门线。国际足联一直以来都反对引入门 线技术,而是只依靠裁判和第四官员执法。门线技术已经在2010-2011年欧洲冠军联赛开始使用。2013年2月19日,国际足联正式宣布,在2013年联合会杯以及2014年巴西世界杯上将启用门线技术,这是国际足联在经过漫长的讨论与测试后,历史性决定将高科技引入世界杯,向球场上的误判宣战。
本届比赛的门线技术来自德国GoalControl公司,比赛时每个球门上分别安装7台高速摄像机,比赛用球中也将植入芯片。摄像机与高性能的IT系统相连,可追踪足球场上所有的移动物体,并过滤掉球员、裁判等干扰 物体。一旦系统探测到球越过球门线,会在1秒内向裁判的智能手表发送“进球(GOAL)”的消息。
门线技术在本届世界杯上法国对战洪都拉斯的比赛中,就发挥了重要作用:在2014年6月16日的世界杯小组赛比赛第48分钟,法国队卡巴耶右路送出精准传中,本泽马禁区内左脚凌空垫射,皮球打在右侧立柱内侧弹下,这个球本来没有进,但在皮球弹向门将巴拉达雷斯时,巴拉达雷斯慌乱中将球碰了一下,然后迅速将球从球门里捞出。而巴西籍裁判佩戴的手表很快也在第一时间显示了“进球”的消息。通过门线鹰眼回放的结果显示,这粒进球越过门线1.4892厘米,鹰眼将该球判定为进球。此外,也正因为采用了门线技术,国际足联将这粒进球算在洪都拉斯门将头上——记为乌龙球。
这和多年来很多起门线冤案和悬案形成了鲜明的对比:2010年世界杯上,英国队球员兰帕德的怒射打中德国队横梁弹入门线,慢镜头显示明显是个好球,裁判却未判罚进球有效,以至于英格兰最终含冤出局。上赛季英格兰足总杯的关键淘汰赛上、意甲AC米兰与尤文图斯的争冠焦点战中,又有裁判难以判决的门线悬案发生,惹出连串争议。
事实上,电子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其对体育运动的影响力度越来越大,体育和IT的粘合度也越来越紧。从1968年开始使用的电子计时系统,到2006年在网球大满贯比赛中使用鹰眼系统,以及F1和NBA赛中应用的大数据分析系统,IT对对体育的影响已经涉及到训练方法、比赛规则、以及观众看比赛的很多习惯,作为第一大体育运动的足球顺应和IT融合的趋势当然也是不可逆转的。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
Xbox 部门推出了名为 Muse 的生成式 AI 模型,旨在为游戏创造视觉效果和玩法。这一举措反映了微软全面拥抱 AI 技术的战略,尽管游戏开发者对 AI 持谨慎态度。Muse 不仅可能提高游戏开发效率,还有望实现老游戏的现代化改造,但其实际效果和对行业的影响仍有待观察。
Sonar收购AutoCodeRover,旨在通过自主AI代理增强其代码质量工具。这项收购将使Sonar客户能够自动化调试和问题修复等任务,让开发者将更多时间用于改进应用程序而非修复bug。AutoCodeRover的AI代理能够自主修复有问题的代码,将与Sonar的工具集成,提高开发效率并降低成本。
人工智能正在推动数据中心的变革。为满足 AI workload 的需求,数据中心面临前所未有的电力消耗增长、散热压力和设备重量挑战。应对这些挑战需要创新的解决方案,包括 AI 专用硬件、可再生能源、液冷技术等。同时,数据中心还需平衡监管压力和社区关切。未来数据中心的发展将决定 AI 技术能否实现其变革性潜力。